衛武營本事
一本好書:輕鬆打開衛武營管風琴的祕密
對大部分人來說,管風琴是很玄妙的玩意,平常安放於教堂或音樂廳,彷彿是一座宏偉華美的裝飾品;然而當管風琴奏起樂音時,儘管感覺耳炫神馳,卻又不太知曉它的發聲原理。若身為一位管風琴小白,如今有一本中文自救指南可以解惑。
舞作進行中—雲門《關不掉的耳朵》排練側記
這齣作品,從一開始就關於「聲音」。 在鄭宗龍的經驗裡,聲音不只是聽覺,它會牽動身體,也能喚醒記憶。某些聲響一出,心跳和情緒已經不自覺地跟著變了;某些節奏響起,腦海裡便浮現過往片段。
有料的《無題島》:一場關於人性的華麗冒險
第一個聯想到的,絕對不是小時候在廟口看到的那種鏗鏘傳統歌仔戲,反而是奧芬巴哈(Jacques OFFENBACH)歌劇《霍夫曼的故事》(Les Contes d'Hoffmann)。在這部十九世紀的法文歌劇當中,浪漫的詩人霍夫曼愛上了沒有生命的人造機械洋娃娃,這是何等荒謬的劇情!
當獅子遇見柴可夫斯基:卡瓦科斯與NSO重現《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當柴可夫斯基在1878年寫下《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時,他的人生正被陰影籠罩。婚姻破裂、創作停滯、精神幾近崩潰。然而,從這樣的黑暗中,他竟寫出一部閃耀著陽光與激情浪漫的作品。
若收不回來,乾脆一起飛 ——黃裕翔、李宗霖、羅章恩《歡迎光臨笨蛋酒吧》
黃裕翔、李宗霖、羅章恩,他們三個分開來看,各有特色,才華洋溢。但若湊在一起,對話就開始變得既玄且妙,隨時準備好從音樂聊到角落的塵埃,從酒吧聊到高雄的日出,或者是從一場無關緊要的雨談到某個音符的特色。
向光的聲音,日常裡傾聽 ——黃裕翔的音樂劇場
黃裕翔的名字,最初走進大眾視野,是透過電影《逆光飛翔》。 電影最末,他在黑暗中彈奏,鋼琴聲如流水淌在觀眾的視野,是非常迷人感性的重要一幕。凡此以後,他持續在舞台上演奏、探索聲音,也感受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從電影走到劇場,與演員莫子儀、音樂家日京江羽人攜手打造《失眠的人》以及《夢遊的人》,乃至今年即將推出的全新作品《歡迎光臨笨蛋酒吧》,攜手同門師弟李宗霖、羅章恩共同呈現,此些都是他以音樂與世界連結的方式。
當心跳遇見琴聲── 小提琴大師卡瓦科斯最難忘的音樂瞬間
羅賓威廉斯曾在電影《心靈點滴》裡扮演一個戴著紅色鼻子的醫師。患了絕症的孩子看到他都笑了,他們笑得那樣燦爛,忘了身體的痛苦。這是電影史上動人的一瞬,綻放著愛與希望。
五天的蛻變:2025【衛武營青少年戲劇營】,見證改變的力量
化妝間裡,學員們有的在補妝,有的在休息,有的則在一旁開心地聊天。氣氛輕鬆而充滿期待。然而,作為觀察員,我不禁回想起五天前的第一天,那時的他們還只是彼此陌生、不敢表達的孩子。這短短五天的戲劇營,究竟如何讓他們發生這樣的轉變?帶著這個疑問,我親眼見證了一場改變的奇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