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春美歌劇團《忘川遙》歌仔戲重繪陰間地圖 照見人生無常
我們害怕死亡,也無法停止想像死亡。它是一個避談的禁忌,也是文學與戲劇最執著追問的命題。從韓影《與神同行》、《比天堂還美麗》,到現象級舞台劇《勸世三姊妹》,以各自的語言描摹死後世界,拼湊出一幅陰間的地圖,那裡既是生命的終點,也是幽冥旅程的起點。
綻放,不必解釋——農村武裝青年寫給這座島的溫柔革命
每一蕊花 攏有家己想欲展現的姿勢 欲按怎開花 毋免向啥人來解釋
電音與現代舞的熱血共振
由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領軍的現代舞劇作《我・我們》,集結舞蹈、電子音樂與影像多重跨域創作,自2023年開演以來好評不斷。今年十月,《我・我們》第一部曲即將首度進軍高雄衛武營演出,本次特別邀請舞作的音樂統籌ABAO阿爆(阿仍仍)、編曲與混音師溫娜Wenna,從「音樂製作」的角度分享她們的創作故事。
畢契科夫和捷克愛樂,最完美的組合!
在疫情發生之前,捷克愛樂開始進行一個長達四年的柴可夫斯基計畫(The Tchaikovsky Project),他們和指揮畢契科夫(Semyon BYCHKOV, b.1952)要花四年的時間,在樂季演出柴可夫斯基,同時也進行捷克愛樂的「柴可夫斯基交響及鋼琴協奏曲全集」錄音,而這也是他們「唯一」除了和當時的首席指揮貝洛拉維契(Jiří BĚLOHLÁVEK, 1946~2017)合作之外的錄音計畫,畢契科夫也被任命為這個計畫的計畫總監。
回家跳舞,在山海與聲光之間尋回部落靈魂
「臺東的土會黏人」,這句話是所有曾在臺東生活過的每個人心中獨有的情懷。十多年前,布拉瑞揚・帕格勒法從紐約林肯中心的聚光燈下謝幕,或許也是受到來自土地的感召,讓他突然有了想回臺東的念頭。而「回家」對於布拉瑞揚而言,既是一條真實蜿蜒的省道,也是一條必須用身體探勘、丈量的心靈長路。
烏猫妹烏狗兄來聽歌—臺灣百年流行曲
身為臺灣人,應知臺灣歌,我們的流行歌曲,與歌仔戲在早年有著纏綿悱惻的羈絆,這些熟悉的旋律,將在衛武營這場「烏猫行進曲-摩登歌仔微醺之夜」中,綻放可親可愛的時代氛圍。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羅恩格林》的革命與浪漫
《羅恩格林》是一個童話傳奇。一位「天鵝騎士」現身被陰謀籠罩的宮廷,拯救了被冤屈的落難公主,然後飄然遠引,簡直是西部片《原野奇俠》的中世紀版。
從傳奇到驚奇—鋼琴名家利謝茨基
擁有高人氣的80歲鋼琴家皮耶絲因近日健康因素,不得不暫停她忙碌的演出行程。對於臺灣樂迷而言,除了祈盼皮耶絲早日康泰之外,原訂7月18日與漢堡愛樂於衛武營的音樂會,眾人也翹首期盼誰來擔任代打。如今答案揭曉,是剛滿30歲的加拿大鋼琴家揚.利謝茨基(Jan LISIEC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