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當心跳遇見琴聲── 小提琴大師卡瓦科斯最難忘的音樂瞬間
©Gregor_Hohenberg__Sony_Music_Entertainment
文|瓦力唱片行
羅賓威廉斯曾在電影《心靈點滴》裡扮演一個戴著紅色鼻子的醫師。患了絕症的孩子看到他都笑了,他們笑得那樣燦爛,忘了身體的痛苦。這是電影史上動人的一瞬,綻放著愛與希望。
如果你問我,真實的世界裡真有那樣美好的故事嗎?我不知道,我不是醫師。但我可以告訴你,關於小提琴家卡瓦科斯(Leonidas KAVAKOS)的難忘經歷。
卡瓦科斯曾經造訪希臘一間兒童醫院的加護病房。病房裡滿是急促的嗶嗶聲,醫生們在昏暗的燈光下奮力守護脆弱的小生命。許多設備老舊不堪,機器的運轉聲聽起來就要解體。
部門主任看著他,鼓起勇氣提出了一個近乎冒險的請求:「能不能為這些嬰兒演奏?」話才出口,他就後悔了。
卡瓦科斯沒有馬上答應。他知道醫學研究早已證明音樂能帶來安撫的作用,但他不確定才剛出生的孩子,如此近距離聆聽音樂是否真的是一件好事。
那一晚的景象卻一直留在他腦海裡。孩子們細小的身軀被管線與機器包圍,醫生們眼神裡閃爍著不忍的光。他想,也許音樂真能帶來些什麼。於是,他帶著琴走進病房。
琴聲響起。卡瓦科斯站在透明保溫箱前,為嬰兒演奏巴赫。旋律如細流,緩緩注入充滿緊張氣息的空間。幾分鐘後,奇妙的變化發生了,監測器上原本劇烈跳動的曲線漸趨平穩,急促的心跳緩緩放鬆。
多年後,卡瓦科斯仍說:「這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經歷。」對他而言,那是整個音樂人生中獨一無二的時刻;對我而言,也是如此。
卡瓦科斯是誰?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上迅速找到耀眼的經歷:西貝流士和帕格尼尼大賽首獎、知名英國古典雜誌《The Strad》稱他為「小提琴家中的小提琴家」。《紐約時報》甚至把他和海飛茲相比。如果這還不夠誇張,《留聲機雜誌》乾脆這麼說,就算帕格尼尼再世,也未必能夠和他比肩競技。
若只是列舉這些榮譽,未免太過表面。真正打動人心的,從來不是獎盃或頭銜,而是你願意傾注的小小努力,是在不為人知的角落默默付出的溫柔,最終如何匯聚成浩瀚星空裡的光芒。
想像那些新生嬰兒的心跳隨音符慢下來,醫生的眼神透過屏幕映著柔光,房間裡的壓力漸漸消散。是啊,即使世界殘酷,仍有善意和美好在悄悄發生。音樂的奇蹟,不必轟轟烈烈。它可能輕如鴻毛,不過是一段最簡單的旋律,卻靜靜流入生命最柔軟的地方。
儘管忘掉他的獎牌和獎盃吧,但誠摯歡迎帶著他的故事前來相認。12月來聽葛拉夫、卡瓦科斯與 NSO 的精彩演出,一同感受那份跨越時空、溫暖人心的音樂魅力。
節目資訊
12/14(日)14:30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當音樂響起,他們會想起曾經的自己」――專訪編舞家葉名樺
這場始於2023年的《遇見胡桃鉗的女孩》音樂芭蕾劇場,即將在2025年寫下最終章。三年的旅程像是一場不可能的任務,除了「面對挑戰、生出勇氣」的故事核心不變,編導葉名樺從第一年挑戰古典新編,戰戰兢兢跨出第一步,猶如首部曲中初探芭蕾的小女孩;到第二年,女孩長大、遇見新的困難,她在古典芭蕾的底蘊下,創造具當代美學的編舞;同步演奏的室內樂團,也在經典框架下帶來更細膩的柴可夫斯基。
妳敢不敢,不愛任何人——蔡佾玲的《海妲.蓋柏樂》
在進入戲劇系之前,蔡佾玲從未真正思考過「外貌」這件事。過去在女校長大,沒有異性的對照,也不覺得需要特別打扮,一切相對自然。然而十八歲進了戲劇系、開始接觸角色分,她才第一次意識到,原來長相會成為很多事情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