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聚焦荷蘭.魅力鹿特丹愛樂
照片版權© Guido Pijper
文|林伯杰
世界頂尖的管絃樂團,若只認識維也納愛樂與柏林愛樂,那就太可惜了。在荷蘭,有兩大國際級名團,一是135年歷史的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另一則是也超過百年歷史的鹿特丹愛樂。
建城683年的鹿特丹是全歐第一大港,在一戰後的1918年,幾位音樂家成立了最早的鹿特丹愛樂,原本僅是私人音樂團體,在荷蘭指揮家Eduard FLIPSE長達35年擔任首席指揮,改善了樂團財務問題,鹿特丹愛樂才蛻變為專業的管絃樂團,並致力於演出當代音樂與荷蘭作曲家作品。
二戰後,鹿特丹愛樂開始建立起國際聲望,特別是1980年代起,歷任首席指揮持續將樂團推向世界一流的頂尖水準,包括美國的康隆(James CONLON,任期1983-1991)、英國的泰特(Jeffrey TATE,任期1991-1995)、俄國的葛濟夫(Valery GERGIEV,任期1995-2008)、加拿大的聶澤-塞金(Yannick NÉZET-SÉGUIN,任期2008–2018),直到現任首席指揮的沙尼(Lahav SHANI)。
近些年來,全球各大樂團有個明顯潮流,乃是一流樂團的首席指揮或音樂總監,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過去,樂團需要老大師,除了提昇演奏水準之外,更現實的是票房與贊助的商業考量。如今,當樂團已擁有名氣與實力之後,便不一定需要大師加持,進而向活力十足的年輕指揮家招手,從柏林愛樂到鹿特丹愛樂,都可觀察到這種態勢轉變。
鹿特丹愛樂迎來聶澤-賽金擔任第十一任首席指揮時,年僅33歲,十年的任期,樂團的受樂迷歡迎程度更上層樓,證明鹿特丹愛樂的選擇正確。2016年,沙尼首次與鹿特丹愛樂合作,在音樂會上同時指揮並擔任鋼琴獨奏,就僅這麼一場的契機,同年全團員便選出沙尼為第十二任首席指揮,2018年就任時,是這百年老團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領導者,這時沙尼才29歲。
1989年出生於以色列特拉維夫的沙尼,學生時代雙主修鋼琴與指揮,22歲時祖賓梅塔邀請他擔任以色列愛樂巡演的鋼琴獨奏家與助理指揮。2013年,24歲的沙尼贏得重要的馬勒指揮大賽首獎,開啟他璀璨的指揮之路,鹿特丹愛樂是他的第一個全職指揮工作,2020年起,沙尼也同時接下另一個重量級名團:以色列愛樂的音樂總監之職。
這些年來,鹿特丹愛樂在沙尼的帶領之下,持續與國際唱片品牌合作錄音,也為過去的錄音而成立自家的唱片品牌。在Covid-19肆虐期間,透過數位平台來直播音樂會,更以貝多芬的《歡樂頌》作為「From Us, for You」主題,被點閱超過三百萬人次而廣為人知。
在疫情爆發前,沙尼曾率領鹿特丹愛樂於2019年首次造訪衛武營,闊別四年,他們將在今年六月再次回到衛武營,6月16日是全本布拉姆斯,包括作曲家構思21年才完成的第一號交響曲,並邀請臺灣小提琴名家黃俊文合作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6月17日推出柴科夫斯基的第六號交響曲《悲愴》,亦邀請到贏得本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首獎的華裔鋼琴家劉曉禹,攜手演出貝多芬的第三號協奏曲,都是不容錯過的名曲名演。
以年輕活力和獨到詮釋著稱的鹿特丹愛樂,這次僅在衛武營的葡萄園式音樂廳演出兩場次,高雄樂迷,幸福啊!北中樂迷,衝吧!
節目資訊:
6/16(五)、6/17(六)19:30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當心跳遇見琴聲── 小提琴大師卡瓦科斯最難忘的音樂瞬間
羅賓威廉斯曾在電影《心靈點滴》裡扮演一個戴著紅色鼻子的醫師。患了絕症的孩子看到他都笑了,他們笑得那樣燦爛,忘了身體的痛苦。這是電影史上動人的一瞬,綻放著愛與希望。
捨下古典樂苦練手風琴,吳詠隆靠執著走出探戈音樂一片天
吳詠隆是臺灣極少數專業班多鈕手風琴演奏家暨探戈音樂家。原本主修長笛,大學畢業時意外聽到班多鈕(Bandoneon)多變且情感豐沛的音色,立刻愛上,捨下熟悉的古典樂器,隻身飛往阿根廷全心學習班多鈕,不但成為亞洲第一位奪下德國克林根塔爾手風琴大賽冠軍的演奏者,還前往日、韓、港、中、馬來西亞等多地演出,是台灣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探戈演奏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