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
照片版權由 雲門基金會提供,攝影|李佳曄
\n\n\n\n
設計合作無間,演出富饒層次
\n\n\n\n
編舞家鄭宗龍採用日本爵士音樂家清水靖晃(Yasuaki Shimizu)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薩克斯風版選粹,音樂作為聽覺主軸,經由三十五年老字號的資深音場設計馬塞洛.阿內茲(Marcelo Anez)設計整場聲音,「樂」與「聲」交融,拉出多種聽覺的空間感受,深入舞者的身心靈魂,創作出兩個版本的舞作。
\n\n\n\n
《霞》的創作過程由舞者、設計群、編舞家共同交織碰撞而成,影像設計周東彥、音場設計馬塞洛.阿內茲、燈光設計沈柏宏、服裝設計范懷之、動畫設計魏閤廷、舞蹈構作陳品秀、以及助理影像設計孫旻,透過與舞者的共同創作,將「形形色色,都是我」的「霞」,轉化為個別舞者的身心狀態。相信觀眾可以在演出中感受到這些共融又各自獨立的元素,如何豐富舞作,甚至創造多重焦點。主視覺設計也來自大量對話,由究方社創意總監方序中操刀;拍攝主視覺時,鄭宗龍與方序中兩位總監爬上了樓高數米的貓道(Catwalk),指揮舞者擺出各種模擬五官的動作,真的是誠意十足,拋頭顱灑熱血才生出來的主視覺。
\n\n\n\n
《霞》的創作過程中與舞者進行了大量的工作坊,影像設計周東彥與動畫設計魏閤廷透過繪畫貼近舞者、梳理創作脈絡,而擁有豐富經驗的音場設計阿內茲,透過舞者採集的錄音,創作出更貼近臺灣這片島嶼的聲音。阿內茲自己也經常在排練中著迷於舞台呈現;舞者的力量、狀態與視聽覺呈現的關係太美,他常常提醒自己「現在我正在工作(專心點)!」。阿內茲形容《霞》的音樂與聲音交錯轉換,正如戲劇性地跳躍於不同的宇宙之間。現場觀眾「看到」聲音的轉換時,應該會相當佩服音場設計如何拉出聲音的空間感,創造了聲音與肢體互動的趣味。
\n\n\n\n
《霞》的設計層面合作無間,視覺呈現與舞者的動作彼此關聯,就算從來沒進過劇場看舞的觀眾,也可透過動畫、影像進一步理解舞作。宇宙跟宇宙的跳躍之間,動畫與影像縫合了舞者與聲音/音樂,縱使演出的精神狀態有所轉變,也不至於令觀眾感到錯亂。《霞》的現場演出淋漓盡致地運用了劇場的空間,舞者肢體來回於「人」與「環境」的境界,相信觀眾能在現場共感。雙人舞猶如遊戲,群舞張力十足,並透過聲音創造了另類的詮釋,觀眾在現場應該能會心一笑。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演出,5月7日演出場次有演前導聆,5月8日有演後座談,也值得參與。
\n\n照片版權由 雲門基金會提供,攝影|李佳曄
\n\n\n\n
謝幕之後,享受市集、綠樹、夏夜晚風
\n\n\n\n
請容筆者在此提醒大家,演出後務必多留一點時間看完謝幕!《霞》的服裝實在是太美了。服裝設計范懷之在看似常民的服裝中傾注的巧思,在謝幕時一覽無遺。每位舞者的服裝都不同,甚至連有沒有穿襪子、襪子的顏色,也都照顧到。而謝幕正是可以清晰看到這些服裝細節的時刻。觀眾只要買了票,就能看到全心全意呈現給觀眾的誠意之作,還能夠在謝幕時靜心欣賞美麗的服裝,穿在真的很美且體型各異的舞者身上。就常民百姓的角度,或許一生無緣參與服裝秀,也無法回應服裝秀勾起的「買我!買我」之強大慾望,但在衛武營欣賞《霞》,卻可以一魚多吃,同時欣賞肢體、音樂、聲音、服裝、動畫、影像與燈光。多焦舞台,卻可以聚焦觀看,非常值得。
\n\n\n\n
這些細節,在您離開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時,或許會因為整個藝文中心的場館空間與周遭綠地,而重新被召喚。不管您是喜歡古典音樂或是喜歡噪音、喜歡肢體表現亦或喜歡抽象的視覺線條,甚至是喜歡服裝的時尚愛好者,都能在這個作品找到美好之處。正值母親節的週末,無論跟媽媽、家人一起看《霞》,或是享受獨處時光,療癒因為疫情充滿變數與創傷的心,《霞》都是您最好的選擇。如果看完演出忍不住想買衣服、喝喝咖啡吃個點心,演出場館外就有市集可以參與。在炎熱的五月,先在涼快的室內場館享受《霞》,再到市集吃吃喝喝、看看美麗的服裝飾品,在夏夜晚風中感受衛武營都會公園的綠意,那將是一場心靈豐盛的小小旅行。
\n\n照片版權由 雲門基金會提供,攝影|李佳曄
\n\n\n\n
了解更多
\n\n\n\n\n\n\n\n
\n\n
\n',date:"2022.04.26",description:"進劇場看演出時,您喜歡留到最後一刻,或是謝幕還沒結束,就偷偷彎著腰溜走呢?不管您是哪一種觀眾,觀賞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最新作品《霞》時,相信您會留到最後。",image:"7ae7ef26a68954421b29ada4c746b8fb",title:"隨您怎麼看,《霞》都挺好看——來衛武營進行一場小旅行吧!",tags:["5b10e3c9f295ec000672a6d4"],programs:[{_id:"619ef661bf4bbf000b4f8f4e",introduction:"朝日將起或夕日沉落前,在雲層之上所折射出的美麗色彩,那是《霞》。",title:"雲門舞集 鄭宗龍《霞》 ",image:"79b825b56cc45375335812808f14eb9e",catalogs:["衛武營主合辦節目","舞蹈"]}]},recommendReadings:[{_id:"64cb62e2f0a0520007726875",date:"2023.08.03",introduction:"說是舞蹈,但更多是身體的探索心得。5、6月【武營來開槓】分別找來舞蹈空間藝術總監平珩,從人體的206塊骨骼逐步探問肢體與感官的連結,拆解編舞脈絡,也帶領大家理解人類如何透過舞蹈打開身體的無限可能。而驫舞劇場編舞家蘇威嘉則從年紀切入,探究生命經驗如何積累出豐富的身心狀態,以及看不懂舞蹈的人,又為什麼該暫時放下排斥,試著親身體會看看?",image:"ae87ff107be10f861ca3f89289d43639",title:"【武營來開槓】|講座側記5、6月"},{_id:"650939289492b0000701cadf",date:"2023.09.19",introduction:"若說丞舞製作團隊的第一支舞《浮花》,是生者凝視死亡的光輝,溫暖而深刻倒映在世間的舞作;那麽他們十週年的最新作品《深深》,或可視為一張鏡子,與《浮花》對視,從死亡回看生者,展現黑暗的力量與震動。\n",image:"e13527a54085ec14143bc91d29131867",title:"踩在黑暗之中,不再畏懼深淵: 丞舞製作團隊十週年鉅獻《深深》"}],relatedPrograms:[{_id:"619ef661bf4bbf000b4f8f4e",introduction:"朝日將起或夕日沉落前,在雲層之上所折射出的美麗色彩,那是《霞》。",title:"雲門舞集 鄭宗龍《霞》 ",image:"79b825b56cc45375335812808f14eb9e",catalogs:["衛武營主合辦節目","舞蹈"]}]},fetched:!0},shippingAreas:{rows:[],loaded:!1},userAuth:{logined:!1,status:"NORMAL",inited:!1,data:null,showNsoOverlay:!1},announce:{show:!0},youthOverlay:{show:!1,showed:!1},featureCategories:{rows:[],loaded:!1,loading:!1},features:{rows:[],loaded:!1,loading:!1},newsCatalogs:{rows:[],loaded:!1,loading:!1},chronologies:{rows:[],loaded:!1,loading:!1}},routing:{locationBeforeTransitions: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