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衛武營青年評論家|看見另一個世界,《新社員》
- 2016衛武營藝術祭《新社員》(攝影/拉風)
「沒有一片雲的天空,不覺得有點討厭嗎」耳邊還輕輕的唱著,不時傳來的笑聲裡也還能聽見角色的名字,看著散場後的星海旗幟下興奮合照的群眾,想到演出中大家毫不掩飾的興奮之情與回應,我也不禁笑了。
2016衛武營藝術祭《新社員》心得分享
地點:衛武營
時間:2016/10/15(六)19:30
撰文:衛武營青年評論家 吳庭誼
- 《新社員》首度移師高雄演出 (攝影/拉風)
《新社員》是臺灣首部以BL為主軸的校園搖滾音樂劇。而BL這個字第一次出現在懵懂的國中女孩話題裡,當時的我在她們難掩激動的羞澀神情之下,所能聯想的只是屬於女孩們的幻想,很漫畫式的浪漫,一笑置之繼續認命地將時間投注在課本考試上,謹慎告誡自己要對「真實世界」負責才行。
- 2016衛武營藝術祭《新社員》(攝影/拉風)
望著教室窗外想像未來的那三年過得很快,後來毅然決然地帶著稚嫩的髮型裝扮離開了升學主義的國中,踏入非高中體系的五專生活;來自各地的同學們各個帶著不同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提前選擇了接近大學的校園環境。或許因為文學院的男女懸殊比例,「同性戀」的話題更頻繁地出現在身邊,也才漸漸有了去了解的動機――不再只是過去那幻想般的話題,或是媒體社會關注的議題,轉而成為成長過程中不可忽視的課題。
「我是同性戀,不管你怎麼想,告訴你就像說了『我很信任你』一樣。」
- 2016衛武營藝術祭《新社員》(攝影/拉風)
那個交心的男性朋友親手把這些文字交到我手上,很難忘記。那年的我們正好十七歲,正如同《新社員》故事裡的他們一樣;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的巧合,除了讓人微微悸動的戀愛元素以外,我感受到更多「青春叛逆」的影子。不知道用「叛逆」這樣的字眼是不是合適,這兩個字似乎總脫離不了消極的面向:反抗的、不符規矩的、不受管教的、放蕩不羈的;不管是從小被教育及自己所瞭解的,但卻也沒能想到更貼近的字眼描述這樣的心情,說到這樣的矛盾也真是讓人會心一笑。
對我而言青春這件事,不僅反映在劇中六個還在找尋自我的高中生上,老師與教官這一對「被現實所迫」而分開的戀人角色設定也加成回應了這個主題,特別令我印象深刻。想起十七歲那年我伴著擺盪的生活體悟曾寫過這麼一句話――
不再顧忌年少輕狂後才得以擁有的青春。
「現實人生不能像漫畫一樣,就是現實人生的錯!」或許就像劇中這句看似任性的宣言一樣,即使故事終究是故事,舞台劇也還是舞台劇,但我們卻能從中看見另一個世界,不曾想過的也好,渴望過的也好,討厭過的也好。「在晴朗的天空找到一朵雲,為什麼我反而覺得安心」旋律卻還能在耳邊唱著,就好了。
延伸閱讀:萬物皆可萌|從《新社員》看腐女書櫃超展開
衛武營青年評論家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在今年8月份舉辦「青少年戲劇營」,從燈光、服裝、聲音、導演…等面相,解密劇場黑盒子,並拉近青年學子與藝術的距離。營隊結束後,學員接受衛武營的邀約,陸續成為青年觀察家、評論家,嘗試走進幕後,觀察製作過程;賞析戲劇作品,從青年觀點出發,進一步分享他們的視野。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Danang 眼中的王宇光與《人之島》
舞蹈家 Danang Pamungkas,出生於印尼中爪哇梭羅,擁有深厚傳統舞背景。藝術學院畢業後,於梭羅的旺古尼嘉藍宮(Mangkunegaran Palace)學習爪哇傳統舞,成為核心舞者。2008 至 2011 年期間為雲門2專職舞者,之後返回印尼發展個人編舞生涯。在雲門2期間,Danang 深入了解現代舞,也在那時候,認識了同為舞者的王宇光。
【2024臺灣舞蹈平台】開始跳舞與繼續跳舞的人們
從花蓮遠道而來的TAI身體劇場,其舞作《啪啪喀》選在半戶外場地――衛武營樹冠大廳東側露台演出。身處其中,雖然身體依然被水泥盒子包圍,但能看見天色變化,縮著身體感受冬季寒風,聽見吱吱喳喳鳥叫聲。在人造物與自然這兩組關鍵字的相互迴盪間,舞者們敲著分解開的太魯閣族木琴琴鍵,現身繞行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