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讓呼吸通過放鬆的身體發出自然之聲 | 林克雷特聲音表演訓練筆記
我們是否思考過,這幾年看戲的經驗出現變化,聲音的來源透過麥克風傳到我們耳朵,冰冷機器成為中間的介質,影響我們對於聲響的共鳴與感受?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可能會問:真實的聲音呢?什麼是人類真實的聲音...
衛武營主辦2016聲音表演訓練工作坊在8月27日展開,其中,林克雷特聲音系統(Kristin Linklater Voice Centre,KLVC)創辦人、歐美知名聲音訓練大師克莉絲汀 ‧ 林克雷特(Kristin Linklater)指導主要課程。她提醒工作坊的專業表演者們,是否已經習慣收音器和擴大機取代的自然發聲?同時也追問,早期劇場的演員為何不需要麥克風?
林克雷特的課程安排在周六上午,連續六天,其中還包含一個休息日,這是她對於聲音訓練的要求與堅持,因為她認為,好的發聲應該在白晝,也是人們身體最有能量的時刻。
林克雷特的聲音訓練帶有一種身體哲學。主要透過臉部、肢體按摩、敲打、伸展等全身性活動來放鬆緊繃的肌肉,讓學員的呼吸通過身體的使用達到自然流暢地發出聲音,換句話說,從頭頂到腳底,從腳底到頭頂,不管延展,或是彎曲,都應該是空氣從身體的各部位自在地形成聲響,這也是她最主要的概念之一「 嘆息釋放」( sigh of the relief)。
第三天下午,學員依性別分次圍成不同的圓,或以男女錯置的方式構成一個向內的圈,林克雷特專注而細心地示範、聆聽,學員有時會無意識地模仿,成為一個暫時性的發音難題,所以,她要學員放鬆肌肉,放棄模仿,並逐一調整他們的姿勢,去感受肌肉的震動和顫抖,讓空氣在不同姿態、不同身體裡通過唇齒、胸腔、背脊、腹肚,貫穿全身,製造出自然聲響,形成由內到外的共鳴效果。
想像力也是林克雷特聲音訓練的方法之一,她以鋼琴、響鈴作為輔具,依次念誦顏色,協助學員想像被顏色壟罩的情緒和情狀,將聲響自然流洩,幾經操作後,林克雷特提醒我們,不應先將色彩與特定對象連結 (例如:紅色是血液、黑色是死亡…等),而是感受顏色本身的氛圍,帶動肢體的表現與發聲。她在每個色彩所影響的動作和聲音練習後停頓片刻,讓學員甩動肢體,把累積在體內的氣與聲音能量散發乾淨,才會進入下一個習題。
林克雷特透過不同練習,引導學員動作並嘗試唸出各段台詞,有時言語內容可能已被不同情感所解構,成為情緒反饋的聲音,但這不代表聲音是單純靠著想像力去尋找,而是為了協助學員從內在,找到不同的衝動(impulse) 所發出的不同聲音,也是指向了身體放鬆的重要性。
林克雷特在學員發聲的當下,偶會以按摩協助其放鬆肌肉,然後讓學員感覺空氣在身體裡面的感受,最後透過身體的通道釋放,發出聲響。這整個放鬆的步驟,或是感覺身體震動、尋找身體共鳴等,都是她提供學員尋找自己體內聲音的方法。
林克雷特領著我們重新思考呼吸和情緒的關係,也帶我們摸索長期被忽略的身體與聲音間的聯繫,開展了一段咬字發聲的維度。當演員的身體放鬆後,專注於角色的表演,彼時,完全融入文本的動作姿態和呼吸頻率,自然而然地牽動身體內的一股氣/流,形成具有表情的聲音。課堂上,林克雷特適時地安排學員反思、分享和對話,了解同學們在過程中的體會,親切地逐一回覆,以確保課堂練習能被充分地被吸收。
「共鳴」 林克雷特突然複頌助教林微弋翻譯的這兩個中文字音。她笑說,這是一個好的發音。
※本文為第三天課程小筆記,非2016聲音表演訓練工作坊全貌。
※相關文章 LINKLATER大師首訪 | 2016聲音表演訓練工作坊集訓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從「文雄與秀英」看見自己與身邊人的每段關係──巴鈺與謝孟庭專訪
活性界面製作與僻室聯合製作推出的韓國版權劇《文雄與秀英》,2024年於PLAYground 空總劇場演出近兩個月計53場,共有四個文雄、三個秀英。在劇本設定的角色框架中,演員們長出各自獨特的樣貌。
王宇光:盛開的舞蹈新星,點亮國際、在地創作動能
曾為雲門2舞者的王宇光轉型編舞家後,自2019年與生活、創作伴侶李尹櫻創辦「微光製造」已邁入5年,並首度入選國藝會TAIWAN TOP演藝團隊。王宇光長期發展「關係三部曲」在2024年也走到了第二部曲,自編自跳的系列作《捺撇》、《人之島》在國內外累積了許多好評與獎項,更在英國倫敦沙德勒之井(Sadler's Wells)的新設獎項中獲選為3個全球舞蹈新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