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手指頭,也能欲語還休
文|魏琬容
手指頭,也能詮釋「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怎麼可能?手指不能講話、手指沒有五官,這要怎麼表演?
我也是看了比利時阿斯特嘉舞蹈劇場(Astragales)才知道,光用手指就能展現千言萬語。《Kiss & Cry》才華高超、執行精準,讓人心服口服。
【舞技高超】
我稱讚一個舞者時,有時候會說「她連手指都在表演」,阿斯特嘉舞蹈劇場把這份稱讚放大到極致,運用高超的身體技巧,整場把手指當作主角。指尖輕輕顫動,那是欲語還休,手指緩緩爬上另一雙手,那是纏綿繾綣。
手指可以模擬花式滑冰,手指可以跳雙人探戈,手指可以是蜘蛛....看久了,我都相信那雙手自己有生命,險些忘記手上頭還連著人呢。
蜜雪兒.安.德梅與格雷戈里.格雷斯尚的編舞,展現了手部各個關節的靈巧,我試著跟著作,只撐了三秒,手部肌肉原本就不是拿來這樣用的,不敢想像他們演出前要如何精細的暖身。
【技術出眾】
舞台上方大螢幕投出手指影像,下方,劇組活生生在你眼前拍給你看,既看到手指表演,又看到運鏡方式。於是你恍然大悟,「啊,原來厲害的畫面,是這樣來的啊」。
我愛看武打片,看完武打片總要找幕後花絮來看,想看那些飛天遁地的特技是怎麼來的,越是迷人的鏡頭我越想看幕後。《Kiss & Cry》一口氣帶來作品與幕後,螢幕上是電影,舞台上是幕後,眼光在電影與幕後間來回,正是看阿斯特嘉舞蹈劇場的獨特享受。
【文本與配樂出色】
光是只有技巧,當然不足以撐起好作品,故事也很重要。
你可曾想過「當有人從生活中、記憶中消失時,他們去了哪裡?」《Kiss & Cry》就從這問句出發,講述一位年老的女子,回想她人生的五段戀情。有些人你跟她相視十秒能記一輩子,有些人你跟他共度十年,平淡如一日。
手指不講話,但旁白帶領我們認識主角的內心,本作口白是一絕,帶有詩意,又具啟發性。
手指不講話,但配樂帶我們翱翔於回憶之中,本作配樂有歌劇、美國情歌,甚至還有中文歌(!),每一個場景都有屬於他的配樂,濃淡合宜。
起初,我心中暗嫌Kiss & Cry作品名稱太俗氣,後來才知道,花式滑冰競賽中,選手靜候成績的等待區就叫作Kiss & Cry。成績揭曉時,難過委屈的淚水,或是興奮的微笑,全都濃縮在揭曉那一秒。
Kiss & Cry ,我們一生,也能集中縮在這樣一個瞬間。
【中文觀眾的優勢】
看此作品時,講中文的觀眾有一項獨步全球的優勢—中文裡描述戀情終止的動詞,正好就是「分手」。
分手,原本牽在一起的手,分開了。
一齣手指為主角的戲,講的是相遇與分手,多美的巧合,我忍不住在腦中為整部 《Kiss & Cry》配上陳奕迅的《十年》
「如果那兩個字沒有顫抖/我不會發現我難受/怎麼說出口也不過是分手
如果對於明天沒有要求/牽牽手就像旅遊/成千上萬個門口總有一個人要先走」
分手,牽手,中文原本就用「手」來隱喻人際,如果有機會,我想對劇組說
In Mandarin, we don't say "we broke up." We say "we separated our hands."
(好想知道他們會說什麼)
節目資訊
10/18(六)14:30、10/19(日)14:30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Danang 眼中的王宇光與《人之島》
舞蹈家 Danang Pamungkas,出生於印尼中爪哇梭羅,擁有深厚傳統舞背景。藝術學院畢業後,於梭羅的旺古尼嘉藍宮(Mangkunegaran Palace)學習爪哇傳統舞,成為核心舞者。2008 至 2011 年期間為雲門2專職舞者,之後返回印尼發展個人編舞生涯。在雲門2期間,Danang 深入了解現代舞,也在那時候,認識了同為舞者的王宇光。
最初也最終,見證奇蹟的時刻
曾有幾位聲樂巨星來臺灣舉辦過告別音樂會,2017年的71歲卡列拉斯、2005年的70歲帕華洛帝、上世紀還有66歲的次女高音露德薇希(Christa Ludwig)於1994年,皆把臺灣作為告別巡演的一站。今年11月,「年僅」60歲的花腔女高音娜塔莉.德賽(Natalie Dessay),也即將在高雄臺北舉辦告別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