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歐洲導演愛上臺灣歌仔戲,妙喻一特質堪比義大利即興喜劇
文|凌美雪(自由時報記者)
歐洲導演盧卡斯(Lukas HEMLEB)自2006年起與臺灣表演藝術團隊跨界合作,就深深愛上臺灣,2017年首度合作一心戲劇團,推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作品,2024年再度攜手,跨越了探索與磨合的階段,以默契相融,更上層樓的作品《幻蘊迷宮》,被形容為巴洛克式的臺灣歌仔戲。
《幻蘊迷宮》改編自法國17世紀古典主義作家皮耶爾‧高乃依的作品《L'illusion comique》(魔幻喜劇),故事描述一個期望兒子事事順遂己意的父親,搞到兒子離家出走仍時時牽掛,因此求助於通天法師,在幻象中目睹兒子死裡逃生的離奇遭遇……整件事就如同迷宮般,導演在劇中暗藏了很多塊「拼圖」與「符號」,讓觀眾試試看能不能將線索拼湊出完整的路線圖,順利找到迷宮的出口。
一心戲劇團將《幻蘊迷宮》建構在一個架空的三國時代上,讓許多耳熟能詳又「有點不一樣」的歷史名人,包括呂奉「茶」(呂布、字奉先)、「劉孫曹」(劉備、孫權、曹操的合體)、「朱」都督(取「周」瑜都督咬字不清的臺語諧音)與喬三姐(大小喬的妹妹)等,都活躍在舞台上,更讓西方劇作「無縫接軌」為臺灣歌仔戲。
盧卡斯認為,像一心這樣家族傳承的劇團相當特別,演員們熱衷於即興表演(廟會外台戲),與義大利即興喜劇異曲同工;最重要的是,「一心戲劇團的演出十分敢於挑戰,在傳統與實驗性之間、創作出不同的歌仔戲美學與戲曲發展方向。」因此,在《幻蘊迷宮》中甚至將年近80歲的一心老團長國寶級藝師孫榮輝,再度請上了舞台,在劇中嵌了一段包公的鍘美案,準備讓觀眾在迷宮裡暈頭轉向。
文章出處:自由藝文網
節目資訊
6/7(六)14:30、6/8(日)14:30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一代舞神,如何「背叛」一齣浪漫芭蕾經典?
《吉賽兒》原是近200年前,一齣描寫愛情與背叛的浪漫芭蕾的經典舞劇。它能夠百年來不斷重演,最大的吸引力就在於 ── 以足尖舞蹈和白色紗裙所塑造的幽靈 ── 快速飄移的幽靈舞者,美得不像人間俗物,卻仍然忠於愛情,致死不悔。
一次看完雅絲敏・瓦迪蒙的經典作品—最想知道的還是購票連結吧
雅絲敏・瓦迪蒙1997年在倫敦創團,到現在已有28年歷史,舞團累積了18個作品,可以從幾個面向來觀看她的創作,先以時間軸來定義,2003年的《搖籃曲》Lullaby可以作為一個斷代。1997-2003是舞團的開創期,作品規模較小大約就兩三位舞者,雅絲敏・瓦迪蒙身兼編舞與舞者,可惜當年的影像很難尋得,只能透過照片與評論來理解,剛好1997年的創團作《治療師》 Therapist與2003年的《搖籃曲》都以醫院為背景,來自於她移居到倫敦後發生的那場車禍,是她在醫院中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