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儂」情蜜意下的宿命糾葛-關於《瑪儂・雷斯考》的另類思考
Photo credit by Tiberiu Marta/Slovene National Theatre Maribor
文|呂岱衛(資深音樂人、樂評家)
義大利歌劇大師普契尼一生共寫下12齣歌劇,而其中又以自《瑪儂・雷斯考》為起點的10部歌劇為傳世經典。而在這些作品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除了有普契尼傑出的音樂設計與詠嘆調書寫天才外,對於每齣戲中女性角色的刻畫之深刻、個性描寫之生動,古往今來可說無人能出其右。無怪乎許多劇評與學者紛紛認同普契尼是比女人還了解女人的歌劇大師。
但若要在這些女性角色中挑選一個最勇於「做自己」的人物,那麼瑪儂絕對是不二人選。眾所周知,《瑪儂・雷斯考》一劇之靈感源自於18世紀法國小說家普弗(Abbé PRÉVOST)所發表的經典小說《騎士德.格里厄與瑪儂.雷斯考的故事》。在原著中,瑪儂是個善變、放蕩的拜金女子,在屢次背叛癡情男子德.格里厄後,最後走上悲劇性的命運。然而在普契尼的歌劇裡,我們所看到的瑪儂並非一無可取。無論在第一幕中與德.格里厄私奔,還是第二幕羞辱老富翁傑隆特的場景,都讓我們看見瑪儂義無反顧的的性格。此外,若仔細解讀劇本我們也可發現,瑪儂對於德.格里厄的一片真心從未動搖,但她同樣無法忘懷金錢帶給她的物質享受與滿足,所以在第二幕終場因捨不得滿屋的珠寶首飾而被官兵抓捕,這也是她為自己的選擇所付出的代價。
許多朋友都知道,1893年李科迪出版社為避開威爾第《法斯塔夫》在米蘭的首演,而刻意將本劇提前兩週於杜林上演。但許多人有所不知的是,當年該出版社同樣也為了本劇能順利獲得義大利民眾的青睞而推遲了馬斯內的《瑪儂》在義大利本土的上演時程。由以上這些行為都可明白出版商、演出方對於此劇所寄與的厚望,但事實上就算不做這樣的安排,我們都可發現普契尼為了避開與《瑪儂》雷同的劇情線,早在劇情取捨與分幕的安排上都做出了許多調整;縱使劇情線因劇作家的刻意拆解而顯得零碎,但卻也更聚斂了瑪儂與德.格里厄之間的愛恨糾葛,同時也讓兩人悲劇性的結局更加合理。
雖說《瑪儂・雷斯考》是普契尼的東山再起之作,不過在此之後,普契尼再無敗筆,他筆下的每個女性角色都引人入勝。諸如咪咪的純真、托斯卡的善妒、巧巧桑的癡情、敏妮的膽識、瑪格麗塔的任性,喬潔塔的壓抑、安潔莉卡的悔恨、勞蕾塔的聰慧,最後再到杜蘭朵的跋扈。這些角色都有著普契尼的精雕細琢,透過音樂與唱段為劇迷勾勒出再清晰也不過的性格輪廓。普契尼的成功在於他的風格多變、不拘一格。他搭上了寫實主義的風潮,讓精緻藝術家喻戶曉。而寫實的特色就是讓音樂突破框架,不以結構形式為依歸,戲劇與音樂緊密貼合,詠嘆調不再只是歌手無限擴張歌藝的伸展台,而是能隨著戲劇帶出角色內心情感的珠玉珍品。
今年九月,衛武營將與歐洲及南美劇院跨國共製普契尼經典歌劇《瑪儂・雷斯考》,希望透過精良的製作呈現這齣歌劇所屬的時代氛圍與角色形象,讓觀眾能更貼近普契尼的創作初衷,同時也藉由聲樂家與樂團傑出的表現讓此劇深入人心,體會歌劇藝術的精髓。就如同行家所言,要了解普契尼,必從《瑪儂・雷斯考》開始!
節目資訊
►9/5(四)19:30、9/6(五)19:30,9/7(六)14:30、9/8(日)14:30 歌劇院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重新定義Mise en scène(場面調度)的舞蹈劇場《Kiss & Cry》
賈柯.凡.多梅爾出生於比利時,在德國長大,這個曾經在馬戲團當過小丑的人,出生時差點被臍帶勒死,有人把這個創傷連結到他的創作——持續探索生與死,作品有著嘉年華的歡愉,卻又在瞬間被突如其來的悲傷淹沒,總是在童真無邪與憤世嫉俗中擺盪,精神與身體可能分離然後又逐漸合一。
2025衛武營馬戲平台兩年一遇嘉年華!床鋪要飛上天、碼頭成伸展台,腦動大開無極限!
準備好迎接一場顛覆你對馬戲所有想像的狂歡了嗎?兩年一度的衛武營馬戲平台,即將在12月5日至14日盛大登場!這不只是演出,更是將衛武營場館變成巨型馬戲樂園的奇幻嘉年華!從室內廳院到戶外空間,處處充滿驚喜,保證讓你腎上腺素飆高,直呼過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