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多重時空織寫,直探人性幽光—唐美雲歌仔戲團《臥龍:永遠的彼日》
攝影:李建霖
文|許美惠
《臥龍:永遠的彼日》是唐美雲歌仔戲團2023年推出的年度創作。提到諸葛亮、孔明、臥龍先生這些姓名稱號,大家腦海中應該無意外會浮現「羽扇綸巾、運籌帷幄」的形象,以戲曲橋段而言,舌戰群儒、草船借箭,或是借東風火燒連環船、設計謀讓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等,觀眾早就耳熟能詳,他擅長計中計,將敵人玩弄於股掌之間,料事如神、幾無失誤,在數百年的傳唱中,孔明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2023年要再演孔明,應該如何演?談「忠孝節義」對現代觀眾而言可能疏離無感,講「英雄無敵」來造神是否了無新意?於是《臥龍:永遠的彼日》捨棄了上述豐功偉業,選擇從「後臥龍時代」開始談起,以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的視角回望父親生平,把諸葛亮從英雄的神壇上請下,直寫人性中的各種情感。
當時天下雖已然三分,但各國都仍懷有一統天下的野心,蜀漢看似偏安實則暗藏凶險。對百姓而言,諸葛丞相已然仙去,他們把希望寄託在「臥龍之子-諸葛瞻」身上。但諸葛亮在兒子八歲之時就已溘然長逝,諸葛瞻對父親一點也不熟,只能從眾人的描述中,一點一滴拼湊父親印象。
攝影:李建霖
編導鋪排的情節推進是多時空跳接的、也是多重視角的,透過說書大娘、黃月英(諸葛亮之妻)、劉禪(阿斗)、姜維(以諸葛亮為師之蜀將)所帶出的橋段,塑造了以點串接的雙主軸敘事模式,一方面述說以劉備及諸葛亮為軸線的故事,另一方面透過諸葛瞻與眾人的互動,來表陳自己對於諸葛亮的不諒解、不認同,帶出千古以來父子之間從不曾消失的矛盾。
從兒子/家人的視角來看,諸葛亮不是百姓眼中呼風喚雨的英雄,而是你我彷彿都不陌生的,那個在工作上是拼命三郎,卻早出晚歸平常也沒能跟你講上幾句話的父親。劇中諸葛亮/諸葛瞻、劉備/劉禪、諸葛亮/劉禪,甚至是諸葛亮/馬謖,多組父子親情的相互觀照,即使跨越數百年依然清晰,相當觸動人心,使人在劇場中熱淚盈眶。
攝影:李建霖
《臥龍:永遠的彼日》不談英雄事蹟,反而呈現諸葛亮面對困境及敗績的情感及反應。演出諸葛亮的唐美雲,從英雄少年演到風霜暮年,從意氣風發一心逐夢到身形佝僂勉力堅持,終究不敵時勢與歲月,讓人不禁浮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詩句,把諸葛亮請下神壇,讓我們更有機會見到他身為平凡人的不凡之處,直探人性的幽光。
節目資訊
10/07(六)14:30、10/08(日)14:30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向光的聲音,日常裡傾聽 ——黃裕翔的音樂劇場
黃裕翔的名字,最初走進大眾視野,是透過電影《逆光飛翔》。 電影最末,他在黑暗中彈奏,鋼琴聲如流水淌在觀眾的視野,是非常迷人感性的重要一幕。凡此以後,他持續在舞台上演奏、探索聲音,也感受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從電影走到劇場,與演員莫子儀、音樂家日京江羽人攜手打造《失眠的人》以及《夢遊的人》,乃至今年即將推出的全新作品《歡迎光臨笨蛋酒吧》,攜手同門師弟李宗霖、羅章恩共同呈現,此些都是他以音樂與世界連結的方式。
婚姻中容不下女性才華—晃晃跨幅町《海妲.蓋柏樂》
海妲・蓋柏樂是將軍的女兒,當時的名門女性除了結婚,沒有其他的出路,對於海妲・蓋柏樂而言,雖然丈夫尤根.泰斯曼是自己選的,但她被自己的選擇困住了,作為一個有想法的女性,她陷入抑鬱,想要尋找其他的生機。 寫到這兒,也許有些人會說「又來了,女人就是愛胡鬧,丈夫不是自己選的嗎?」工作也是自己選的,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覺得被工作困住,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