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皮耶蒙特西:音色清澈迷人,宛如精美瓷器的鋼琴家
文|焦元溥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知名樂評與作家)
或許他不顯眼,但一定會讓你注意到。
我說的是瑞士鋼琴家皮耶蒙特西(Francesco Piemontesi)。
為什麼不顯眼?因為皮耶蒙特西雖有傑出技巧,但不刻意炫技。他也彈繁複艱深的曲目,包括俄羅斯那些令觀眾目眩神迷的經典,但演奏主力仍置於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上半,偏西方的歐陸創作。這個領域,其實也是過去諸多名家大師的擅長範圍。如果沒有特殊話題,實在不容易獲得大眾矚目。
但為什麼他又一定會被注意到呢?
就從他2007年在伊莉莎白大賽演奏的舒曼《幻想作品》來說吧。這不是討好討巧的作品,需要優異音樂性和鮮明藝術個性,才能有所發揮。但皮耶蒙特西就是敢在比賽中演奏。他不但技術面顧得出色,細節一清二楚,更有美妙的抒情句法以及宛如陶瓷般的優美音色,在激烈競爭的賽事中宛如一湧清流,難怪最後被大賽收入紀念錄音,水準也能以正式錄音的標準衡量。
溫潤情感、扎實思考、用心處理,加上難能可貴的陶瓷音色,讓皮耶蒙特西得以脫穎而出,在新生代輩出的樂壇擁有一席之地。他於2019年發行的舒伯特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句法精到、音色純淨,音樂更完全有自己的主張,毫無拼貼組合之感。在他指下,這三曲並非垂死「天鵝之歌」(就考證來說,也的確不是。舒伯特創作之時,並未預期自己不久後會死去),而是病中抒懷與豐富的人生期待,洋溢旺盛生命力。即使我已經聽過不知多少同曲錄音,仍能被皮耶蒙特西的詮釋吸引。或者反過來說,正是因為聽過太多同曲版本,聽到這樣言之有物,不走偏鋒卻也有趣迷人的演奏,自然會記住演奏家是誰,期待他接下來的發展。
圖 / 被《泰唔士報》評為「有趣、自信、智性」的瑞士鋼琴家皮耶蒙特西,近年以詮釋莫札特和早期浪漫派作品備受樂壇讚賞。 (© Marco Borggreve)
皮耶蒙特西和BBC交響樂團錄製的舒曼與德沃札克鋼琴協奏曲也是如此。沒有標新立異的處理,速度中規中矩,仔細品味卻經得起一再檢視,也能恰如其分地表現不同作曲家。雖然有自己的個性,聽他受阿格麗希邀請,在盧加諾音樂節的室內樂演奏,也可發現皮耶蒙特西也是絕佳音樂搭檔,能配合夥伴表現相當不一樣的風格,著實是學養深厚、細心又有耐心的音樂家才能達到的成就。他的德奧曲目與李斯特,都有相當傑出的表現,讓人驚喜的,是皮耶蒙特西也相當喜愛法國作品。不只早早錄製了德布西的《前奏曲》全集,去年發行的最新錄音,正是拉威爾的鋼琴協奏曲與梅湘《異國鳥》。甚至,他還加上了荀貝格的鋼琴協奏曲,充分展現他對不同音樂文法的深入理解。聽到這些作品被這麼美好的音色演奏,已經是極大滿足,更不用說,我們還能欣賞皮耶蒙特西誠實踏實,思慮周詳的音樂見解,而不只是「又一份錄音」而已。或許這也和他出身瑞士有關。另一位鋼琴名家海夫利格(Andreas Haefliger),也有這種宛如陶瓷的清澈音色,曲目也博古通今,沒有學派或國籍的限制。巧合的是他們也都是莫札特好手,純粹而不失個性的演奏,總是令評論稱道。
這次來台,皮耶蒙特西帶來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舒伯特篇幅恢弘的G大調鋼琴奏鳴曲(D.894)以及德布西《前奏曲》第二冊,等於和台灣觀眾分享他功力最深的頂尖詮釋。錄音裡聽來如此美好的音色,在衛武營現場欣賞會是如何呢?希望大家不要錯過這精采可期的協奏曲與獨奏會,認識絕對值得親聞現場的皮耶蒙特西。
節目資訊:
2023/04/14 (五) 19:30
音樂廳
2023/04/15 (六) 14:30
表演廳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在英國創團的以色列鬼才編舞家Aka侯菲胥的前老闆——雅絲敏・瓦迪蒙的舞蹈拓荒路
第一次看到雅絲敏・瓦迪蒙(Jasmin VARDIMON)的作品,其實是因為侯非胥.謝克特(Hofesh SHECHTER)而誤打誤撞,侯菲胥離開以色列巴希瓦舞團後,來到巴黎學習音樂同時組成一個樂團,後來樂團到英國演出後解散,他重回舞蹈懷抱,加入了雅絲敏・瓦迪蒙舞團,在2003年演出雅絲敏的作品《Lullaby》,因而找來《Lullaby》影像觀看。原本是想要看看侯菲胥青澀的舞者樣貌,沒想到卻被雅絲敏充滿肢體劇場的編舞風格所吸引,像是DV8《阿基里斯進場》enter achilles與莎夏瓦茲《太空人巷》Allee der Kosmonauten的結合。
靈魂的琴鍵上,有首旋律叫皮耶絲
2022年11月22日中午12點12分,一檔名之為《皮耶絲在台灣》的獨奏會、也是大師首度在臺舉辦的音樂會,在眾人的注目下,準時開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