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n\t\n\n\n
劇場男神學南管
\n\n回望《大神魃》、《蓬萊》及《金銀鐲》等以南北管音樂為基調的創作,若參與演員能閱讀南管工尺譜,並學習南管琵琶的基本指法,絕對有助於演員們理解南管唱詞的發音咬字和抑揚頓挫等詮釋。曾參與《蓬萊》演出的演員崔台鎬,原本是以聽力硬背的方式學習《蓬萊》的唱曲,但這次參與《鯨之嶋》,被劇組要求一定要學習工尺譜,也「被鼓勵」學習琵琶指法,敬請期待台鎬更上一層樓的詮釋表現。
\n\n\n\n
各有利弊的多重選擇如何決擇,問卦吧!
\n\n拾念劇集的核心創作者李易修和許淑慧,皆有興致研究易經八卦,遇上各有利弊或意向不明的多重選擇,經常以問卦來徵詢後續的發展方向。例如2021年11月劇組在規劃2023年的排練及試裝台期程時,因為設計技術尚未明確,且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影響,但又必須先匡列確切的工作時間,以利劇組成員們作後續規劃。當時第一個擇定的試裝台時間,卜出來的卦象不佳,又再問了其他二週檔期才決定最終時間。後來驗證卦象不佳的那一週,負責後台技術的核心成員都必須去處理另一個巡演計畫,非常慶幸當時有先問卦排除。
\n\n有人戲稱我們是什麼邪教團體嗎?什麼都要問卦解決嗎?當然不是!什麼都能問卦,但也不需要事事都要問。那問卦準嗎?只能說心誠則靈!
\n\n\n\n
偶師的遊戲場
\n\n無獨有偶排練場倉庫裡一箱箱的各式物件,是劇團歷年累積的藏寶箱,只要一開箱,偶師和設計群全都興奮地挑選各式物件玩了起來,就像小孩子玩家家酒一樣歡樂。有些畫面或是想像,就在這個遊戲的過程中慢慢長出來了。
\n\n\n\n
垃圾島上的娜娜與咘咘
\n\n《鯨之嶋》劇本中設定的「人間世」場景,是一座漂浮在黑水之上的垃圾島,島上僅有小女孩娜娜和她的玩偶咘咘,偶師黃思瑋在一堆玩具中挑選裝點垃圾島(推車)的物件,跟著演員陳昕唸的台詞一路玩耍。不過也因為這個測試過程,讓易修導演決定不使用既有的物件形貌來組成垃圾島,因為視覺顏色比較紛亂,但應該會保留推車的移動設定,細節仍待後續排練再進一步發展。
\n\n\n\n
冰河時期的動物遷徒
\n\n2022年1月下旬,連日陰雨綿綿中來到宜蘭無獨有偶的排練場進行第一次偶戲工作坊,偶戲導演鄭嘉音和戲偶設計余孟儒預先準備了一些替代偶,讓演員協助將劇本描述「冰河時期動物遷徒」的文字立體化:養生膠帶加上光影、電風扇和燈光,就化成一片冰天雪地的場景,動物紙偶則在光影中緩慢地移動著。測試過程裡,大家都覺得動物骨頭的形象更能呈現化石積累在岩層中的時間感,也進一步變成宣傳主視覺運用的元素。
\n\n\n\n
匯集眾人意見的舞台手稿,但還是被推翻了
\n\n歷經三小時的鬼打牆設計會議,終於在最後半小時有了共識結論,讓舞台設計謝均安帶回去再好好拆解分場細節。但拆解過程又遇到不同的瓶頸,這個版本最終還是被推翻了。設計就是一場不斷推翻與挑戰自己的戰場啊!
\n\n\n\n
導演的鬼畫符
\n\n討論舞台設計或是演員走位時,易修導演很喜歡運用各種物件來組合表達他想要的空間感,最常使用的是筆電螢幕和手機,再加上衛生紙和水瓶等會議桌上會出現的物件,但如果當天桌上沒有足夠的物件,他也會試著畫圖表達,畫的當下配合口述,好像足以表達他的想法,但會議過後再看,實在會想不起來他到底在畫什麼鬼畫符。
\n\n\n\n
被演員捉弄的導演
\n\n劇本中有一段兩個角色互相調情的段落,動作設計小得和毓真、米溱二位演員用先前演出的替代偶設計了一些動作,易修導演想要試著上前調整,就被三人圍住嘻鬧捉弄導演,導演面露無奈說:「我錯了」。只能說導演難當。
\n\n\n\n
節目資訊:
\n\n6/17(六)19:30、6/18(日)14:30
\n\n\n\n\n\n
\n',date:"2022.12.29",description:"南北管作曲許淑慧總是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什麼文體都可以編寫成南管曲。這次《鯨之嶋》的劇本以「Kurosiwo」來指稱「黑潮」,淑慧直接採用,讓南管工尺譜首次出現英文單字。臺中國家歌劇院邱媛總監曾經在階段性呈現時提議我們創作人人可傳唱的南管曲,這首〈一鯨現〉沿用南管傳統演奏曲〈綿搭絮〉的部分旋律及新編創作,搭配重覆的歌詞,便成了《鯨之嶋》的宣傳曲。",image:"f264c3dca2d33c671e95b3e0602ba599",title:"《鯨之嶋》的幕後花絮",tags:[],programs:[]},recommendReadings:[{_id:"655c551bf0365a0009ba899e",date:"2023.11.21",introduction:"2022年2月,我與衛武營的藝術總監簡文彬打造了一場臺灣前所未有的音樂盛事,我們試圖打破古典與流行的界線——「大玩樂家」系列音樂會。這個構想是在疫情期間和簡總監閒聊中誕生的。我記得當時討論古典與流行音樂在營運與行銷管理上的差異,始終沒有結論。",image:"ff06b0d7e12d22f6c4f8a2f1ef77ebd1",title:"我們都是『大玩樂家』"},{_id:"649e9bf17ff0a40007874bfb",date:"2023.06.30",introduction:"如果說艾杜瓦.路易(Édouard Louis)在歐洲已是個文化現象,是一點也不為過。目前三十一歲的他已出版了五本小說,其中四部作品都被改編成為舞台劇,於歐洲各大藝術節或劇院演出。",image:"eb1e7e3138d685c4acaaa48c651625bb",title:"暴力的歷史-艾杜瓦.路易的文學與戲劇"}],relatedPrograms:[]},fetched:!0},shippingAreas:{rows:[],loaded:!1},userAuth:{logined:!1,status:"NORMAL",inited:!1,data:null,showNsoOverlay:!1},announce:{show:!0},youthOverlay:{show:!1,showed:!1},featureCategories:{rows:[],loaded:!1,loading:!1},features:{rows:[],loaded:!1,loading:!1},newsCatalogs:{rows:[],loaded:!1,loading:!1},chronologies:{rows:[],loaded:!1,loading:!1}},routing:{locationBeforeTransitions: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