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一起閉上眼睛,感受身在湖中的水底聲景吧! 專訪《湖底之鬼》音樂總監——櫻井弘二(Koji Sakurai)
文|陳威任
總是把「喜歡」唸成「喜翻」,有空就在家烹飪或做甜點的音樂家櫻井弘二(Koji Sakurai),今年中秋節,將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以音樂說故事劇場《湖底之鬼》跟大家見面,節目導演暨編劇為鄭詠珊,融合兩人多年的工作默契與創意,搭配最先進的聲景技術,要帶給所有觀眾一場最膽大心細的聽覺饗宴!
《湖底之鬼》改編自清代蒲松齡名著《聊齋誌異》裡的短篇小說〈王六郎〉,對喜歡民間故事跟歷史文化的Koji來說,製作出《湖底之鬼》這樣的音樂故事劇場,似乎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其實,《湖底之鬼》一開始是應連芳貝老師之邀,以「聊齋誌異」為題創作一首合唱作品。當讀到〈王六郎〉的故事時,koji腦海中頓時浮現了漁夫老許在水邊喝酒捕魚的畫面,更對兩位主角的情誼以及王六郎的善良感動不已,於是將它譜成一部合唱團的清唱劇,之後更將其擴展製作成音樂劇場。為了讓原作故事裡的場景與人物更符合演出的規模跟架構,負責編導的鄭詠珊將〈王六郎〉發展成一個更完整的故事,加入老許妻子、水仙花妖等人物,加重情感刻劃,也使劇情更為立體豐富。
除了增加了人物立體感跟故事細節之外,音場設計也是這次節目的一大看點。為了用聲音營造出沈浸式體驗,Koji跟唐宋音響將首次在表演藝術場館使用「d&b Soundscape」聲景系統,本次演出將會提供每位觀眾一副眼罩,讓觀眾把精神更加集中在聽覺上,增添更生動有趣的聽覺體驗,也希望透過這次讓聽覺主導感官的經驗,讓觀眾回到日常生活之後,也能重拾對聲音的敏感度。
對Koji來說,音樂是他表達內心感受,闡述各種故事的一套文法,而他對這套文法的掌握度,都在音場設計跟配器的靈活度與精確度上展露無遺,一次一次帶給觀眾們莫大的驚喜。談到今年跟未來的展望,除了希望全球疫情趕快好轉之外,當然也期待在中秋節上演的音樂說故事劇場《湖底之鬼》能演出順利。
Koji說:「希望能一直做好的音樂給大家,要讓櫻井弘二的名字成為品質保證!」
閱讀更多: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當音樂響起,他們會想起曾經的自己」――專訪編舞家葉名樺
這場始於2023年的《遇見胡桃鉗的女孩》音樂芭蕾劇場,即將在2025年寫下最終章。三年的旅程像是一場不可能的任務,除了「面對挑戰、生出勇氣」的故事核心不變,編導葉名樺從第一年挑戰古典新編,戰戰兢兢跨出第一步,猶如首部曲中初探芭蕾的小女孩;到第二年,女孩長大、遇見新的困難,她在古典芭蕾的底蘊下,創造具當代美學的編舞;同步演奏的室內樂團,也在經典框架下帶來更細膩的柴可夫斯基。
冰與火之間:《海妲.蓋柏樂》的致命誘惑
最近重讀了挪威劇作家 #易卜生(Henrik Ibsen, 1828–1906)的經典文本《海妲.蓋柏樂》(Hedda Gabler),上一次讀應該是大學的時候吧?#二十年前 小時候讀不懂易卜生,覺得很無聊,沒想到這次重讀,一口氣看完,欲罷不能,覺得這個文本跟對白實在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