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劇場,是否能開啟一條平等之路。《阿忠與我》
照片:《阿忠與我》於衛武營快閃,舞者鄭志忠(左)及舞者周書毅(右)的共舞畫面。
文|周書毅 衛武營駐地藝術家
你身邊有行動不方便的朋友嗎?你知道劇場有輪椅席的座位嗎?別忘了,你可以帶你的身障朋友一起來劇場看表演!如果有一天你的雙眼再也看不見,你還會來劇場感受表演嗎?也許有個現代舞的表演,能夠讓你來聽見不同身體交會的存在。那如果你聽不見,你還會來看表演嗎?雖然聽不見,但你仍可以看見光,在空間中起舞。這些自問自答,都是我對於生命的省思,也是我近期創作《阿忠與我》與製作團隊最常思考及需要面對的事。
三年前,我與鄭志忠(阿忠)首次共舞,在驫舞劇場策畫即興演出《混沌聲響》中,彼此身體撞擊出新的語彙,我在其中感受到強大的力量,關於平等、平權與自由。所以希望能有機會與阿忠合作一個作品,一個關於他與我們之間的作品。為何是他,因為他的力量、他的專注,還有他對於劇場藝術與身體表演的堅持,深深打動了我。而我也從認識他後,開始關注到社會上許多不同身體的處境,那不平等的存在,成為我想創作這作品的動能,像是與阿忠一起在街上開著電動輪椅,你會從路面的不平整與道路規劃,重新認識這個社會的設計,究竟是以誰為中心,所以才有了《阿忠與我》這個想法,如果阿忠代表的是中心,那我們與中心的距離是多遠?我們真的知道這世界的中心是如何運行的嗎?而劇場,正有著這樣的力量,能夠讓人一起齊聚關注你眼前的事,去面對你所願意走進來感受的一件事,拉近你與這世界的距離。
照片:《阿忠與我》於衛武營快閃,舞者:鄭志忠、周書毅的共舞畫面。
很幸運的,三年後可以正式開啟這作品的創作探索,由衛武營與兩廳院共同製作,讓這樣看似邊緣的議題,能有機會成為舞台上的主角。並且可以讓更多人認識阿忠,這樣一位臺灣不可多得的劇場工作者,透過身體去感受他的生命力,還有走入他的人生哲思。我將在台上與他共同演出,而舞台燈光設計是香港資深劇場設計師李智偉,音樂設計是高雄在地出生的音樂創作人王榆鈞,還有曾獲得國家文藝獎的林璟如老師擔任創作顧問,跨界製作人吳季娟與藝外創意的夥伴共同合作,希望能透過如此強大的夥伴,為《阿忠與我》開啟一條平等之路。
劇場,乘載著許多藝術創作的生命故事,那麼觀眾也是由眾人組成,不同年齡、不同身分背景,也因為不同原因而一起坐在同一個地方,感受舞台上的時光。《阿忠與我》這作品,正是期盼讓不同的人,能夠一起來到劇場,透過你我都有的身體,來感受舞蹈、來聽表演、來看屬於你我的生命風景。
待續
閱讀更多: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向光的聲音,日常裡傾聽 ——黃裕翔的音樂劇場
黃裕翔的名字,最初走進大眾視野,是透過電影《逆光飛翔》。 電影最末,他在黑暗中彈奏,鋼琴聲如流水淌在觀眾的視野,是非常迷人感性的重要一幕。凡此以後,他持續在舞台上演奏、探索聲音,也感受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從電影走到劇場,與演員莫子儀、音樂家日京江羽人攜手打造《失眠的人》以及《夢遊的人》,乃至今年即將推出的全新作品《歡迎光臨笨蛋酒吧》,攜手同門師弟李宗霖、羅章恩共同呈現,此些都是他以音樂與世界連結的方式。
冰與火之間:《海妲.蓋柏樂》的致命誘惑
最近重讀了挪威劇作家 #易卜生(Henrik Ibsen, 1828–1906)的經典文本《海妲.蓋柏樂》(Hedda Gabler),上一次讀應該是大學的時候吧?#二十年前 小時候讀不懂易卜生,覺得很無聊,沒想到這次重讀,一口氣看完,欲罷不能,覺得這個文本跟對白實在太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