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n舞台上,一座透著粉紅色光的房間,女子等著一名男子的來訪,房間右側是及地等高投影幕,同步上映著鏡頭內的另一種視野。
\n\n一位位輪番登場的男主角,觀眾對他們一無所知,女主角與每一位走進場的男士,角力著兩人在感情裡的權力關係,劇中似曾相識的口角對話,刺人難耐的靜默片刻,甚至是素人演員的真情流露,都映照著我們個人曾經歷過的情愛時光。
\n\n\n\n
下一個男人是什麼樣的模樣,和女主角的化學反應又會如何,是觀看The Second Woman令人上癮的秘密,只因為它太真實了,根本不能單純地只稱它是一齣戲。
\n\n節目文案提及借鏡行為藝術的精神,讓兩人在眾目注視之下,進行十分鐘的情感交流。別於約翰˙卡薩維蒂的電影,從編劇、執導到製作都由男性主導,The Second Woman作品融合行為藝術、劇場及電影元素,原創團隊及執行成員全是女性,由二名女性攝影師來補捉主角和每一位神情,同步投影在銀幕上;同一現場,觀眾關注的舞台演出才是核心重點,每一個人都變成了窺探者,近距離地觀察女主角如何微調她的表演,同時看著每一個男主角如何應變及決定他的詮釋方式。身為觀眾,我們一來擔心她,二來又打量著他們。或許,你以為看的是金鐘影后朱芷瑩的舞台表現,但另一面勾引出的卻是在男人主導的世界裡,男人和女人的權力關係,透過不斷反覆的情節,一一看見各種男人的樣貌。
\n\n\n\n
而我個人甚為期待的是,亞洲版本的The Second Woman中的臺灣男人們,究竟都會是像傅恆大人般的暖男,還是像腹黑乾隆帝呢?
\n\nThe Second Woman從11月2日晚上7點開始,場內不清場,觀眾隨時停留觀看或離場,每兩小時女主角得以休息15分鐘。只要你是生理男性或是酷兒男性,你都有機會上台用你的方式詮釋男主角Marty (報名後台入口走這邊);你也可推坑你親朋好友,然後搬板凳台下坐。
\n\n\n\n
\n\n
\n',date:"2018.09.24",description:"身為觀眾,我們一來擔心她,二來又打量著他們。或許,你以為看的是金鐘影后朱芷瑩的舞台表現,但另一面勾引出的卻是在男人主導的世界裡,男人和女人的權力關係,透過不斷反覆的情節,一一看見各種男人的樣貌。",image:"6ed65c7a035f61506a3701e68f536648",title:"The Second Woman: 24小時內的百態人生",tags:[],programs:[]},recommendReadings:[{_id:"643f566803e56c00081f5a4e",date:"2023.04.19",introduction:"如果和任何一位現代歌劇迷聊起莫札特、威爾第、華格納、普契尼,恐怕話匣子一開就很難停下來,但如果提到三百年前的「巴洛克時期」歌劇,也許不要幾分鐘,這個話題就會打住。",image:"f96ca4602848429a51890a45530fc597",title:"經典長存,巴洛克歌劇的璀璨與奇幻"},{_id:"64db4cc91771c4000af0b6ed",date:"2023.08.15",introduction:"韋伯(C.M.Weber, 1786-1826)可說是古典音樂史上十分獨特的存在。他出生於德國北部的奧伊廷(Eutin),在那個日耳曼地區仍被視為文化偏鄉、獨尊維也納與巴黎為全歐音樂中心的年代,他在日耳曼境內卻早已享有盛名。在他的作品中處處可見來自日耳曼民族的文化底蘊,在國族主義方興未艾的德意志人們心中撒下啟蒙種子,因此若要將韋伯視為19世紀國民樂派的先驅似乎也不為過。",image:"f8be1e922653299f3286c0e86a4860a0",title:"彈無虛發的劃時代經典~淺談韋伯的《魔彈射手》"}],relatedPrograms:[]},fetched:!0},shippingAreas:{rows:[],loaded:!1},userAuth:{logined:!1,status:"NORMAL",inited:!1,data:null,showNsoOverlay:!1},announce:{show:!0},youthOverlay:{show:!1,showed:!1},featureCategories:{rows:[],loaded:!1,loading:!1},features:{rows:[],loaded:!1,loading:!1},newsCatalogs:{rows:[],loaded:!1,loading:!1},chronologies:{rows:[],loaded:!1,loading:!1}},routing:{locationBeforeTransitions: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