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衛武營青年觀察家|《將盡》、《愛情雨》—藍祥瑛
- 《將盡》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王鴻駿攝影
前言
今年衛武營藝術祭邀請青少年戲劇的學員,參與表演幕後製作過程的觀察,也走到幕前欣賞正式演出。有別於節目欣賞的單一角度,透過臺前與幕後的觀察過程,深入了解作品在呈現之前,各階段的專業執行與連結。期待藉由這群青少年的文字中,看見新世代的藝評觀點。
觀察家 |藍祥瑛
節 目 |將盡、愛情雨
:: Circus馬戲把大家和藝術圈在一起
我想像的馬戲 - 色彩斑斕 / 驚奇歡樂 / 草地星空
Bruit de Couloir 將盡
演出人員|Clément Dazin 克萊門特.達贊
顛覆我所有想像,遇見體操與雜耍藝術共同譜出的故事。
藝術家想的故事,透過肢體、燈光、音效純粹的呈現給觀眾們。
劇場裡的細節總是蓋著一層神秘的紗,觀摩技術彩排時,藝術家與燈光統籌逐一調整與確認燈光的每個角度和照在藝術家身上的效果。工作人員和我說這齣作品來自藝術家的生命經歷,而「燈光」正可以呈現藝術家心境的變化。
開場時藝術家操控著雜耍球緩慢地走在一道束光之中,音效參雜了多種聲音且漸漸變成呼吸聲,我想那是最純粹的他,而接下來的每個畫面我相信都是藝術家在表述他人生的故事,某一段的旁白是一位男人的聲音,其中說著 : 「對我來說,讓我在生命中前進的動力是擁有壓力,甚至是給別人壓力。」,我們都背負著壓力在生活,來自個人、家庭、社會加載的期望,藝術家運用精湛的肢體動作和雜耍球的律動搭配富含意喻的文字,觸碰到我們層層包裹的內心深處。
曾經聽過這麼一句話 : 「我們一生下來它就是一齣大戲」,而藝術家透過極簡的演出勾起彼此對生命與美學的探討。
法國總是帶著一股浪漫;英國總是帶著一股沉穩;
而他們都用馬戲表演表述屬於他們的故事
Frantic 愛情雨
演出團隊|Acrojou 艾克馬戲團
-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王鴻駿攝影
愛情/自由/鮮血/汗水/暴風雨
整齣作品進行時藝術家們就像把觀眾帶入另一個世界,忘記時間的流逝,只專注於藝術家們舉手投足之間。剎那間我好像懂了什麼,愛不需要用言語來表達也能知道彼此;自由不只是幾句口號就算自由,而是讓心真正的自由,選擇自己熱愛的事就是一種自由;暴風雨,人生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可以看成暴風雨亦可看成一場愛情雨。
演出開始前,一旁的工作人員發給第一排的觀眾雨衣,未曾看過的演出形式讓我內心激動不已,藝術家們細膩的肢體動作和運用道具的互動,看得我如癡如醉的同時也想起一句話 : 「藝術是一種與靈魂相遇的歷程」。真實的水霧特效,彷彿漫步在倫敦蓦然遇見一場滂沱大雨卻帶著喜悅,表演畫下句點感動依舊存在。
簡單/深沉/純粹
喚起想像共鳴和情感
馬戲帶給我的感動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有料的《無題島》:一場關於人性的華麗冒險
第一個聯想到的,絕對不是小時候在廟口看到的那種鏗鏘傳統歌仔戲,反而是奧芬巴哈(Jacques OFFENBACH)歌劇《霍夫曼的故事》(Les Contes d'Hoffmann)。在這部十九世紀的法文歌劇當中,浪漫的詩人霍夫曼愛上了沒有生命的人造機械洋娃娃,這是何等荒謬的劇情!
「當音樂響起,他們會想起曾經的自己」――專訪編舞家葉名樺
這場始於2023年的《遇見胡桃鉗的女孩》音樂芭蕾劇場,即將在2025年寫下最終章。三年的旅程像是一場不可能的任務,除了「面對挑戰、生出勇氣」的故事核心不變,編導葉名樺從第一年挑戰古典新編,戰戰兢兢跨出第一步,猶如首部曲中初探芭蕾的小女孩;到第二年,女孩長大、遇見新的困難,她在古典芭蕾的底蘊下,創造具當代美學的編舞;同步演奏的室內樂團,也在經典框架下帶來更細膩的柴可夫斯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