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2日(一) 至 11月17日(六) 為期6日(共計30小時),需全程參加。
■報名方式:
●截止日期:即日起至2018/11/5 (一) 中午12:00止。
●收到上述報名資料將採報名次序審查,發錄取通知書與匯款資訊,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若有任何問題,請以電子郵件詢問:張小姐 lydia.chang@npac-weiwuying.org
■參加條件:
- ●21歲(含)以上
- ●需全程參與課程
- ●工作坊將英文授課,學員需具備英文溝通能力。
- ●專業表演者(特技、舞蹈、戲劇等相關領域,需有良好的身體條件,具備肢體及舞蹈基礎)
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專業人才培訓系列」- 融合雜技、特技、馬戲與舞蹈創作應用培訓營
在馬戲訓練和技巧發展的進程中,融合雜技、特技、馬戲與舞蹈創作應用成就了獨門顯學。於是,傳統雜技、特技、馬戲表演因此能進化,甚至超越原有的樣貌成為了新的舞蹈,它不再只是單純的表演形式,而可以獨立出來,主動演繹表演者當下的心理狀態、表達情感乃至於產生了敘事的邏輯,提供觀者更深入解讀。
這個培訓課程的規劃企圖融會貫通上述兩種特殊技巧:舞蹈能帶給雜技、特技、馬戲表演者從編舞出發,來想像立體的空間; 而雜技、特技、馬戲則可以帶給舞者在肢體動作上另外一種詮釋的語彙,更加強烈的力道和承擔更多的風險,加強冒險性。由此出發,表演者之於創作者可共同建構出,從不同主體和視野融合組成一個強大而豐富的馬戲新世界。
從這些可能的詮釋手法來看,這個培訓課程試圖回應、探究以下關鍵:
作為雜技、特技、馬戲表演者,我的表演是呈現什麼樣的質地?
我本身之於運動(動作)和所謂舞蹈的關係又為何?
作為編創或表演者,我又如何能成功的揉合雜技、特技、馬戲和舞蹈兩項看似迥異的元素?又該如何掌握融合兩者產出的黃金比例?
★上課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排練室(高雄市鳳山區三多一路1號)
★人數:20人
★費用:新台幣 7,200元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
★ 課程證書:完整修習學員將獲得「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 X雜、特技與舞蹈創作應用培訓營證書」。
■ 課程日期:
2018年11月12日(一) 至 11月15日(四) 09:30 – 17:00(每日6小時)
2018年11月16日(五) 09:30 – 12:30(3小時)
2018年11月17日(六) 09:30 – 12:30(3小時)
為期6日(共計30小時),需全程參加
■ 教學目標
- 提升學員在本業(雜、特技或舞蹈)既有的能力,加強其專業技術及智識。
- 注入新的角色元素,幫助學員精進自我創作之路,以期開發更為寬廣的創作語言。
- 延展身體動能的流暢度。
- 讓身體適得其所,強化空間與身體兩者間的關聯性。
- 交互修習舞蹈、雜技、特技、馬戲兩項專業技巧,融會貫通後,同時掌握兩種創作語彙的溝通要領。
- 為體適能鍛鍊及恢復身體狀態做最佳的準備。
■ 課程內容:
所有學員平分為兩組:A組、B組,每日上、下午兩組互換類別上課。
- 上午 - A組舞蹈類、B組特技類
- 下午 - A組雜技、特技、馬戲組、B組舞蹈類
■ 課程重點:
■ 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Centre national des arts du cirque, CNAC)介紹:
CNAC是法國文化及通信部於1985年成立的國際標準機構。此機構的兩大重心分別是馬戲藝術高等教育以及檔案、學術和研究。身為教育、創意及研究中心,秉持馬戲的價值精神,包括紀律,自我控制力,團隊意識及尊重他人。CNAC以提供優質課程的方式,企圖成為教育創新、藝術和技術的先鋒者,以求服務更多的學生、馬戲研究者或表演家,甚至是所有表演藝術相關人士。
■ 講師介紹:
大衛.蘇比David Soubies
雜技、特技、馬戲藝術家及訓練師
現為CNAC聘任專業講師
法國-加泰隆尼亞馬戲創作劇團Cie Daraomaï專職表演暨音樂編創者。
大衛.蘇比,現為馬戲(雜技、特技、馬戲)藝術家,同時於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CNAC)擔任雜技、特技、馬戲學程專任教師,亦於其他馬戲學校從事教學工作。蘇比畢業於法國香卑麗馬戲學校 (Chambéry),蘇比隨後與多個馬戲創作團隊合作,擔任其雜技、特技、馬戲表演者。譬如在「瘋鳥」劇團(Les Oiseaux Fous) 裡所表現的身體語彙、Giorgio Barberio Corsetti的戲劇構作、穆哈德梅祖奇 (Mourad Merzouki)的嘻哈舞、Vincent Gomez的美學到巴西戰舞大師Prethinio d’Abadà,在在都將他的雜技、特技、馬戲的技巧轉化、提升成為現在炙手可熱的「雜技、特技、馬戲舞蹈」。蘇比將這些延伸發展成的語彙,具體展現在他目前所屬的馬戲創作團隊Daraomaï,以及在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所教授的「雜技、特技、馬戲舞蹈」專門學科裡可習得其精髓。 |
|
瑪蓮.胡比奈利.佐丹奴Marlène Rubinell Giodiano
編舞者及高空表演創作者
現為CNAC舞蹈類兼任講師
法國馬戲創作劇團Cie AOC共同藝術總監
瑪蓮.胡比奈利.佐丹奴,接受專業的體操訓練養成,捨棄運動競賽進入侯斯尼馬戲學校(l’Ecole de Cirque de Rosny)修習馬戲技巧訓練,隨後於夏隆香檳區的法國國立馬戲藝術中心(CNAC)精進其表演創作。畢業後,她與馬克帕黑帝 (Marc Pareti)共同創立了雜技創作表演者為首的高空特技表演團隊AOC。高空繩索吊具,成為胡比奈利-佐丹奴做為高空特技創作表演者非常重要的特徵,也激發她個人挑戰創作具有高度流動性的表演慾望,藉此展現出富有高能量、與他人建構強烈連結的力量。此外,她在有氧體操的雜技、特技、馬戲領域中也發現到同樣的邏輯,將平衡和跳床的技巧也內化在她的創作表演裡。同時,她和不同的團隊及馬戲藝術創作者合作,例如Cie Anomalie、Chloé Moglia、Pierrot Bidon/Les studios de cirque de Marseille、Mathurin Bolze,並且也參與了由Delphine Lanson和Jambenoix Mollet執導多部短片的拍攝製作。 |
|
從她長期對於瞭解運動發展以及強烈的好奇心的推波助瀾下,她同時也從運動中觀察到身體由裡到外的質變和轉變,陸續創作許多作品,包括打開女性禁錮和覺知的獨角戲作品Maalâm。2016年為荷蘭鹿特丹CODARTS表演藝術學校畢業製作擔任導演,隨後受邀參與第28屆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自製、由Gaëtan Levêque導演的畢業製作Vanavara擔任該製作的編舞指導。她也陸續輔導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和比利時布魯塞爾馬戲學校的學生藝術創作發展轉化計畫。2018年起和朱利安.傅尼葉(Julien Fournier)、阿里班.羅夫提塔貝(Ali Ben Lofti Thabet)和梅麗莎.逢佩比(Melissa Von Pepy)合作,目前在法國高空特技表演團隊Collecctif AOC於2018年年底推出的全新製作裡《自我邊緣》(Des bords de soi),擔任該劇的藝術總監。
※相關使用條件以主辦單位公告為主,並保留所有活動異動權與解釋權。
更多衛武營馬戲平台節目資訊,敬請關注「2018衛武營開幕季」網頁資訊
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專業人才培訓系列」- 融合雜技、特技、馬戲與舞蹈創作應用培訓營
在馬戲訓練和技巧發展的進程中,融合雜技、特技、馬戲與舞蹈創作應用成就了獨門顯學。於是,傳統雜技、特技、馬戲表演因此能進化,甚至超越原有的樣貌成為了新的舞蹈,它不再只是單純的表演形式,而可以獨立出來,主動演繹表演者當下的心理狀態、表達情感乃至於產生了敘事的邏輯,提供觀者更深入解讀。
這個培訓課程的規劃企圖融會貫通上述兩種特殊技巧:舞蹈能帶給雜技、特技、馬戲表演者從編舞出發,來想像立體的空間; 而雜技、特技、馬戲則可以帶給舞者在肢體動作上另外一種詮釋的語彙,更加強烈的力道和承擔更多的風險,加強冒險性。由此出發,表演者之於創作者可共同建構出,從不同主體和視野融合組成一個強大而豐富的馬戲新世界。
從這些可能的詮釋手法來看,這個培訓課程試圖回應、探究以下關鍵:
作為雜技、特技、馬戲表演者,我的表演是呈現什麼樣的質地?
我本身之於運動(動作)和所謂舞蹈的關係又為何?
作為編創或表演者,我又如何能成功的揉合雜技、特技、馬戲和舞蹈兩項看似迥異的元素?又該如何掌握融合兩者產出的黃金比例?
★上課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排練室(高雄市鳳山區三多一路1號)
★人數:20人
★費用:新台幣 7,200元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
★ 課程證書:完整修習學員將獲得「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 X雜、特技與舞蹈創作應用培訓營證書」。
■ 課程日期:
2018年11月12日(一) 至 11月15日(四) 09:30 – 17:00(每日6小時)
2018年11月16日(五) 09:30 – 12:30(3小時)
2018年11月17日(六) 09:30 – 12:30(3小時)
為期6日(共計30小時),需全程參加
■ 教學目標
- 提升學員在本業(雜、特技或舞蹈)既有的能力,加強其專業技術及智識。
- 注入新的角色元素,幫助學員精進自我創作之路,以期開發更為寬廣的創作語言。
- 延展身體動能的流暢度。
- 讓身體適得其所,強化空間與身體兩者間的關聯性。
- 交互修習舞蹈、雜技、特技、馬戲兩項專業技巧,融會貫通後,同時掌握兩種創作語彙的溝通要領。
- 為體適能鍛鍊及恢復身體狀態做最佳的準備。
■ 課程內容:
所有學員平分為兩組:A組、B組,每日上、下午兩組互換類別上課。
- 上午 - A組舞蹈類、B組特技類
- 下午 - A組雜技、特技、馬戲組、B組舞蹈類
■ 課程重點:
■ 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Centre national des arts du cirque, CNAC)介紹:
CNAC是法國文化及通信部於1985年成立的國際標準機構。此機構的兩大重心分別是馬戲藝術高等教育以及檔案、學術和研究。身為教育、創意及研究中心,秉持馬戲的價值精神,包括紀律,自我控制力,團隊意識及尊重他人。CNAC以提供優質課程的方式,企圖成為教育創新、藝術和技術的先鋒者,以求服務更多的學生、馬戲研究者或表演家,甚至是所有表演藝術相關人士。
■ 講師介紹:
大衛.蘇比David Soubies
雜技、特技、馬戲藝術家及訓練師
現為CNAC聘任專業講師
法國-加泰隆尼亞馬戲創作劇團Cie Daraomaï專職表演暨音樂編創者。
大衛.蘇比,現為馬戲(雜技、特技、馬戲)藝術家,同時於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CNAC)擔任雜技、特技、馬戲學程專任教師,亦於其他馬戲學校從事教學工作。蘇比畢業於法國香卑麗馬戲學校 (Chambéry),蘇比隨後與多個馬戲創作團隊合作,擔任其雜技、特技、馬戲表演者。譬如在「瘋鳥」劇團(Les Oiseaux Fous) 裡所表現的身體語彙、Giorgio Barberio Corsetti的戲劇構作、穆哈德梅祖奇 (Mourad Merzouki)的嘻哈舞、Vincent Gomez的美學到巴西戰舞大師Prethinio d’Abadà,在在都將他的雜技、特技、馬戲的技巧轉化、提升成為現在炙手可熱的「雜技、特技、馬戲舞蹈」。蘇比將這些延伸發展成的語彙,具體展現在他目前所屬的馬戲創作團隊Daraomaï,以及在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所教授的「雜技、特技、馬戲舞蹈」專門學科裡可習得其精髓。 |
|
瑪蓮.胡比奈利.佐丹奴Marlène Rubinell Giodiano
編舞者及高空表演創作者
現為CNAC舞蹈類兼任講師
法國馬戲創作劇團Cie AOC共同藝術總監
瑪蓮.胡比奈利.佐丹奴,接受專業的體操訓練養成,捨棄運動競賽進入侯斯尼馬戲學校(l’Ecole de Cirque de Rosny)修習馬戲技巧訓練,隨後於夏隆香檳區的法國國立馬戲藝術中心(CNAC)精進其表演創作。畢業後,她與馬克帕黑帝 (Marc Pareti)共同創立了雜技創作表演者為首的高空特技表演團隊AOC。高空繩索吊具,成為胡比奈利-佐丹奴做為高空特技創作表演者非常重要的特徵,也激發她個人挑戰創作具有高度流動性的表演慾望,藉此展現出富有高能量、與他人建構強烈連結的力量。此外,她在有氧體操的雜技、特技、馬戲領域中也發現到同樣的邏輯,將平衡和跳床的技巧也內化在她的創作表演裡。同時,她和不同的團隊及馬戲藝術創作者合作,例如Cie Anomalie、Chloé Moglia、Pierrot Bidon/Les studios de cirque de Marseille、Mathurin Bolze,並且也參與了由Delphine Lanson和Jambenoix Mollet執導多部短片的拍攝製作。 |
|
從她長期對於瞭解運動發展以及強烈的好奇心的推波助瀾下,她同時也從運動中觀察到身體由裡到外的質變和轉變,陸續創作許多作品,包括打開女性禁錮和覺知的獨角戲作品Maalâm。2016年為荷蘭鹿特丹CODARTS表演藝術學校畢業製作擔任導演,隨後受邀參與第28屆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自製、由Gaëtan Levêque導演的畢業製作Vanavara擔任該製作的編舞指導。她也陸續輔導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和比利時布魯塞爾馬戲學校的學生藝術創作發展轉化計畫。2018年起和朱利安.傅尼葉(Julien Fournier)、阿里班.羅夫提塔貝(Ali Ben Lofti Thabet)和梅麗莎.逢佩比(Melissa Von Pepy)合作,目前在法國高空特技表演團隊Collecctif AOC於2018年年底推出的全新製作裡《自我邊緣》(Des bords de soi),擔任該劇的藝術總監。
※相關使用條件以主辦單位公告為主,並保留所有活動異動權與解釋權。
更多衛武營馬戲平台節目資訊,敬請關注「2018衛武營開幕季」網頁資訊
2018年11月12日(一) 至 11月17日(六) 為期6日(共計30小時),需全程參加。
■報名方式:
●截止日期:即日起至2018/11/5 (一) 中午12:00止。
●收到上述報名資料將採報名次序審查,發錄取通知書與匯款資訊,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若有任何問題,請以電子郵件詢問:張小姐 lydia.chang@npac-weiwuying.org
■參加條件:
- ●21歲(含)以上
- ●需全程參與課程
- ●工作坊將英文授課,學員需具備英文溝通能力。
- ●專業表演者(特技、舞蹈、戲劇等相關領域,需有良好的身體條件,具備肢體及舞蹈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