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優惠請至購票網站查詢。
- 節目全長約75分鐘,含中場休息20分鐘。
- 建議7歲以上觀眾觀賞。
- 遲到觀眾須遵循工作人員指示入場。
- 主辦:新象股份有限公司
- 購票請洽OPENTIX或02-25772568
貼心指南
貼心指南
從許常惠《盲》的文化覺醒,到蕭慶瑜為長笛與琵琶量身打造的《共生》首演,本場音樂會梳理近半世紀臺灣作曲家對長笛聲響的深層書寫。八位作曲家的作品橫跨民族語彙與現代語法、詩意想像與聲響實驗,映現長笛在不同行動與時代中承載的文化記憶與藝術轉譯。策劃者楊智越,作為旅歐歸國的青年長笛演奏者,以音樂劇場形式,向臺灣音樂創作的先行者致敬,也向長笛藝術實踐者表達傳承之意。這場演出既是回望歷史的凝視,也是在聲音與空間的流動中,試圖開展未竟的對話,讓潛藏於作品中的精神與聲響,當代發聲。
演出曲目
許常惠 《盲》
馬水龍 《長笛幻想曲》
蕭泰然 《湖畔孤影》
賴德和 《4–2–1》
潘皇龍 《迷宫逍遙遊》
張己任 《笛韻》
楊聰賢 《讚竹》
蕭慶瑜《共生—長笛與琵琶二重奏》(委託創作,臺灣首演)
演出暨製作團隊
長笛|楊智越、馬曉珮、林尚蓉、胡志瑋
鋼琴|黃楚涵
琵琶|黃立騰
從許常惠《盲》的文化覺醒,到蕭慶瑜為長笛與琵琶量身打造的《共生》首演,本場音樂會梳理近半世紀臺灣作曲家對長笛聲響的深層書寫。八位作曲家的作品橫跨民族語彙與現代語法、詩意想像與聲響實驗,映現長笛在不同行動與時代中承載的文化記憶與藝術轉譯。策劃者楊智越,作為旅歐歸國的青年長笛演奏者,以音樂劇場形式,向臺灣音樂創作的先行者致敬,也向長笛藝術實踐者表達傳承之意。這場演出既是回望歷史的凝視,也是在聲音與空間的流動中,試圖開展未竟的對話,讓潛藏於作品中的精神與聲響,當代發聲。
演出曲目
許常惠 《盲》
馬水龍 《長笛幻想曲》
蕭泰然 《湖畔孤影》
賴德和 《4–2–1》
潘皇龍 《迷宫逍遙遊》
張己任 《笛韻》
楊聰賢 《讚竹》
蕭慶瑜《共生—長笛與琵琶二重奏》(委託創作,臺灣首演)
演出暨製作團隊
長笛|楊智越、馬曉珮、林尚蓉、胡志瑋
鋼琴|黃楚涵
琵琶|黃立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