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勇源&TC國際室內樂系列《秋思.布拉姆斯》
1890 年夏,小提琴家姚阿幸邀請布拉姆斯創作一首弦樂五重奏,他遂完成G大調弦樂五重奏,即本場下半場曲目。作品開場氣勢磅礡,融合交錯重音、「三對二」節奏、民俗舞曲風格與對位技巧,堪稱其風格縮影。他將樂譜寄給出版商時寫道:「隨此樂譜,你可以向我的音樂告別。」似乎有意退隱。
然而,翌年春天,他聽到單簧管家謬爾菲爾德的演奏,創作魂再次燃起,為其譜寫的b小調單簧管五重奏,即本場上半場曲目,邀請單簧管演奏家趙仁赫參與演出。曲中展現單簧管圓潤深沉的音色與靈動技巧,與弦樂細膩對話,營造暖秋氣息,彷彿暮年回望人生的沉思。
演出曲目
布拉姆斯:b小調單簧管五重奏,作品115
布拉姆斯:G大調弦樂五重奏,作品111
演出暨製作團隊
小提琴|胡乃元、蔡寧謙
中提琴|保羅.紐鮑爾、李捷琦
大提琴|亨利.杜馬克
單簧管|趙仁赫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Taiwan Connection
協力團隊|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
贊助單位|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明門集團
協辦單位|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指定住宿|台北喜來登大飯店、台中裕元花園酒店、高雄福華大飯店
指定航空|長榮航空
藝術家介紹
音樂總監暨小提琴|胡乃元
來自臺灣的小提琴家胡乃元,是一位全方位的演奏者。
「他怡然自得的演奏技巧、對音樂富有才智的詮釋、毫不猶疑的神韻與活力,使他能與今日弦樂界的大師們並列。」─ 《BBC音樂雜誌》
胡乃元1961年出生於臺灣臺南,五歲開始學小提琴。1972年赴美深造,勇奪1985年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賽首獎,是現今國際樂壇上極出色的小提琴家,胡乃元曾受邀和許多知名樂團、指揮合作演出,獨奏會遍及世界各重要的音樂廳。胡乃元與指揮Gerard SCHWARZ及西雅圖交響樂團錄製的GOLDMARK協奏曲和布魯赫的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獲《留聲機》樂評家之選,薦選為值得收藏的版本,同時也獲企鵝指南三星帶花的最高榮譽;另《BBC音樂雜誌》、倫敦《泰晤士報》及《華盛頓郵報》亦大力推薦。他的無伴奏小提琴演奏曲,在臺灣得到兩項金曲獎,分別為「最佳古典音樂專輯獎」及「最佳演奏人獎」。
單簧管|趙仁赫
趙仁赫出生於韓國,目前是大都會歌劇院交響樂團的單簧管首席。在加入大都會歌劇院交響樂團之前,他曾是瑞士巴塞爾交響樂團的單簧管首席,也曾在瑞士溫特圖爾交響樂團任職。
趙仁赫還曾作為客席演奏家與歐洲室內樂團、蘇黎世音樂廳管絃樂團、蘇黎世愛樂、巴黎管絃樂團、法國廣播愛樂、巴伐利亞廣播室內樂團和盧塞恩交響樂團合作演出。
他以卡爾.尼爾森國際音樂比賽和德布西國際單簧管比賽的得獎者身份展現了自己的才華。同時,他也是阿爾瑪木管五重奏的成員,該五重奏曾獲得法國馬賽國際木管五重奏比賽「亨利.托馬西」頭獎。趙仁赫就讀於韓國國立藝術大學和巴黎國立高等音樂院,師從米歇爾.阿里農及帕斯卡爾.莫拉格斯。
小提琴|蔡寧謙
臺裔美籍小提琴家蔡寧謙,曾於2019年獲得紐西蘭Michael Hill國際大賽亞軍及室內樂特獎殊榮,並於2018年進入瑞士曼紐因國際大賽準決賽。2013年,蔡寧謙在紐約國際藝術協會比賽中奪得冠軍,並獲邀至紐約卡內基大廳表演。
蔡寧謙除了熱衷於小提琴獨奏,也積極參與室內樂演出,如2018年在美國著名之海飛茲音樂營AK Seminar中,與同組團員在短短七週內密集排練,接受眾多知名教授指導,並演出重量級弦樂四重奏作品,其傑出表現廣獲佳評。蔡寧謙近年以獨奏家、室內樂音樂家、和樂團團員身份活躍於世界各大著名音樂廳,其巡演足跡遍及四大洲,多達九個國家。
蔡寧謙於2020年取得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學士,現於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攻讀碩士。除了演奏外,他也熱愛教學,並且成立個人音樂教育專班。
中提琴|保羅.紐鮑爾
中提琴家保羅.紐鮑爾以卓越的音樂性和舉重若輕的演奏,被《紐約時報》稱為「大師級音樂家」。
紐鮑爾最近與指揮家里卡多.慕提一起在芝加哥交響樂團完成了首次樂季演出,並於白夜節上初次與馬林斯基劇院交響樂團一同演奏。他也與鋼琴家吳菡合作,在美國首演新發現的蕭斯塔科維契中提琴與鋼琴即興曲。
保羅.紐鮑爾21歲時即擔任紐約愛樂中提琴首席,並以獨奏家的身份,與紐約愛樂、洛杉磯愛樂、赫爾辛基愛樂、美國國家交響樂團、聖路易交響樂團、底特律交響樂團、達拉斯交響樂團、舊金山交響樂團、伯恩茅斯交響樂團、聖塞西莉亞管絃樂團、英國室內管絃樂團、波昂貝多芬廳管弦樂團等一百多個樂團合作。他首演了巴爾托克(修訂版中提琴協奏曲)、弗利德曼、葛利葉、雅各、克尼斯、拉札羅夫、穆勒—西門斯、奧特、潘德瑞茲基、皮克、蘇特爾和托爾的中提琴協奏曲。他上過CBS廣播公司的《週日晨間》與《大家來我家》節目,也接受過《弦樂》、《弦樂器》和《時人》雜誌的採訪。曾兩度獲得葛萊美獎提名。迪卡唱片、德意志留聲機公司、RCA紅印鑒和索尼古典唱片等眾多唱片公司也曾替他發行過專輯。保羅.紐鮑爾為紐澤西「Mostly Music」音樂節的藝術總監,並任教於茱莉亞音樂學院和曼尼斯音樂學院。
中提琴|李捷琦
李捷琦師承林佳蓉老師、林安誠老師、Donald McINNES、Michael TREE與保羅.紐鮑爾。以高超的技巧及大師級的表演風采,使他成為當今最精采獨特的中提琴家之一。
1996年,他嬴得 Concert Artists Guild 的比賽,成為該項比賽50年來年紀最輕的得獎者,他在Lionel Tertis國際中提琴大賽、William Primrose中提琴比賽得到極高獎項而獲得國際樂壇的極高重視。
李捷琦以獨奏家身分和許多樂團合作演出,包括堪薩斯市交響樂團、聖地牙哥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洛杉磯室內樂團,以及臺灣的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他也熱愛室內樂,除了身為Miami弦樂四重奏的中提琴家,近期的演奏邀約包括SantaFe Chamber Music Festival, Chamber Music Northwest, La Jolla Summerfest, TC Music Festival, Ravinia Festival, Savannah Music Festival, Bridgehampton Music Festival以及Musicians from Marlboro。
大提琴|亨利.杜馬克
「一位熱情、並擁有多種音樂面向的大提琴家,亨利.杜馬克演奏大提琴時,熱情奔放的琴音好似能將整座森林燃起,弓弦鬆弛間每一聲振奮人心的弦音,喚醒了音樂的生命力。」─Olivier Bellamy,法國《音樂世界》雜誌
作為一名年輕、才華洋溢的音樂家,杜馬克13歲時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就讀,他的才華很快被人們注意到,並被授予一等獎,這使他獲得與法國學派大提琴宗師皮埃爾.富尼耶(Pierre FOURNIER)、保羅.托特里耶(Paul TORTELIER)以及的亞諾什.斯塔克(Janos STARKER)等大師合作的機會。杜馬克於17歲在巴黎夏特雷劇院舉行首次獨奏會,並引起耶胡迪.曼紐因(Lord Yehudi MENUHIN)的注意,並受到了他的邀請至布拉格和巴黎演出,杜馬克的傑出表現,深受國際樂壇推崇,並經常受到世界各地與國際級知名的交響樂團合作演出邀請;合作的樂團包括法國國家管絃樂團、倫敦愛樂樂團、維也納室內樂團、東京交響樂團、皇家愛樂樂團等。
2025 勇源&TC國際室內樂系列《秋思.布拉姆斯》
1890 年夏,小提琴家姚阿幸邀請布拉姆斯創作一首弦樂五重奏,他遂完成G大調弦樂五重奏,即本場下半場曲目。作品開場氣勢磅礡,融合交錯重音、「三對二」節奏、民俗舞曲風格與對位技巧,堪稱其風格縮影。他將樂譜寄給出版商時寫道:「隨此樂譜,你可以向我的音樂告別。」似乎有意退隱。
然而,翌年春天,他聽到單簧管家謬爾菲爾德的演奏,創作魂再次燃起,為其譜寫的b小調單簧管五重奏,即本場上半場曲目,邀請單簧管演奏家趙仁赫參與演出。曲中展現單簧管圓潤深沉的音色與靈動技巧,與弦樂細膩對話,營造暖秋氣息,彷彿暮年回望人生的沉思。
演出曲目
布拉姆斯:b小調單簧管五重奏,作品115
布拉姆斯:G大調弦樂五重奏,作品111
演出暨製作團隊
小提琴|胡乃元、蔡寧謙
中提琴|保羅.紐鮑爾、李捷琦
大提琴|亨利.杜馬克
單簧管|趙仁赫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Taiwan Connection
協力團隊|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
贊助單位|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明門集團
協辦單位|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指定住宿|台北喜來登大飯店、台中裕元花園酒店、高雄福華大飯店
指定航空|長榮航空
藝術家介紹
音樂總監暨小提琴|胡乃元
來自臺灣的小提琴家胡乃元,是一位全方位的演奏者。
「他怡然自得的演奏技巧、對音樂富有才智的詮釋、毫不猶疑的神韻與活力,使他能與今日弦樂界的大師們並列。」─ 《BBC音樂雜誌》
胡乃元1961年出生於臺灣臺南,五歲開始學小提琴。1972年赴美深造,勇奪1985年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賽首獎,是現今國際樂壇上極出色的小提琴家,胡乃元曾受邀和許多知名樂團、指揮合作演出,獨奏會遍及世界各重要的音樂廳。胡乃元與指揮Gerard SCHWARZ及西雅圖交響樂團錄製的GOLDMARK協奏曲和布魯赫的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獲《留聲機》樂評家之選,薦選為值得收藏的版本,同時也獲企鵝指南三星帶花的最高榮譽;另《BBC音樂雜誌》、倫敦《泰晤士報》及《華盛頓郵報》亦大力推薦。他的無伴奏小提琴演奏曲,在臺灣得到兩項金曲獎,分別為「最佳古典音樂專輯獎」及「最佳演奏人獎」。
單簧管|趙仁赫
趙仁赫出生於韓國,目前是大都會歌劇院交響樂團的單簧管首席。在加入大都會歌劇院交響樂團之前,他曾是瑞士巴塞爾交響樂團的單簧管首席,也曾在瑞士溫特圖爾交響樂團任職。
趙仁赫還曾作為客席演奏家與歐洲室內樂團、蘇黎世音樂廳管絃樂團、蘇黎世愛樂、巴黎管絃樂團、法國廣播愛樂、巴伐利亞廣播室內樂團和盧塞恩交響樂團合作演出。
他以卡爾.尼爾森國際音樂比賽和德布西國際單簧管比賽的得獎者身份展現了自己的才華。同時,他也是阿爾瑪木管五重奏的成員,該五重奏曾獲得法國馬賽國際木管五重奏比賽「亨利.托馬西」頭獎。趙仁赫就讀於韓國國立藝術大學和巴黎國立高等音樂院,師從米歇爾.阿里農及帕斯卡爾.莫拉格斯。
小提琴|蔡寧謙
臺裔美籍小提琴家蔡寧謙,曾於2019年獲得紐西蘭Michael Hill國際大賽亞軍及室內樂特獎殊榮,並於2018年進入瑞士曼紐因國際大賽準決賽。2013年,蔡寧謙在紐約國際藝術協會比賽中奪得冠軍,並獲邀至紐約卡內基大廳表演。
蔡寧謙除了熱衷於小提琴獨奏,也積極參與室內樂演出,如2018年在美國著名之海飛茲音樂營AK Seminar中,與同組團員在短短七週內密集排練,接受眾多知名教授指導,並演出重量級弦樂四重奏作品,其傑出表現廣獲佳評。蔡寧謙近年以獨奏家、室內樂音樂家、和樂團團員身份活躍於世界各大著名音樂廳,其巡演足跡遍及四大洲,多達九個國家。
蔡寧謙於2020年取得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學士,現於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攻讀碩士。除了演奏外,他也熱愛教學,並且成立個人音樂教育專班。
中提琴|保羅.紐鮑爾
中提琴家保羅.紐鮑爾以卓越的音樂性和舉重若輕的演奏,被《紐約時報》稱為「大師級音樂家」。
紐鮑爾最近與指揮家里卡多.慕提一起在芝加哥交響樂團完成了首次樂季演出,並於白夜節上初次與馬林斯基劇院交響樂團一同演奏。他也與鋼琴家吳菡合作,在美國首演新發現的蕭斯塔科維契中提琴與鋼琴即興曲。
保羅.紐鮑爾21歲時即擔任紐約愛樂中提琴首席,並以獨奏家的身份,與紐約愛樂、洛杉磯愛樂、赫爾辛基愛樂、美國國家交響樂團、聖路易交響樂團、底特律交響樂團、達拉斯交響樂團、舊金山交響樂團、伯恩茅斯交響樂團、聖塞西莉亞管絃樂團、英國室內管絃樂團、波昂貝多芬廳管弦樂團等一百多個樂團合作。他首演了巴爾托克(修訂版中提琴協奏曲)、弗利德曼、葛利葉、雅各、克尼斯、拉札羅夫、穆勒—西門斯、奧特、潘德瑞茲基、皮克、蘇特爾和托爾的中提琴協奏曲。他上過CBS廣播公司的《週日晨間》與《大家來我家》節目,也接受過《弦樂》、《弦樂器》和《時人》雜誌的採訪。曾兩度獲得葛萊美獎提名。迪卡唱片、德意志留聲機公司、RCA紅印鑒和索尼古典唱片等眾多唱片公司也曾替他發行過專輯。保羅.紐鮑爾為紐澤西「Mostly Music」音樂節的藝術總監,並任教於茱莉亞音樂學院和曼尼斯音樂學院。
中提琴|李捷琦
李捷琦師承林佳蓉老師、林安誠老師、Donald McINNES、Michael TREE與保羅.紐鮑爾。以高超的技巧及大師級的表演風采,使他成為當今最精采獨特的中提琴家之一。
1996年,他嬴得 Concert Artists Guild 的比賽,成為該項比賽50年來年紀最輕的得獎者,他在Lionel Tertis國際中提琴大賽、William Primrose中提琴比賽得到極高獎項而獲得國際樂壇的極高重視。
李捷琦以獨奏家身分和許多樂團合作演出,包括堪薩斯市交響樂團、聖地牙哥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洛杉磯室內樂團,以及臺灣的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他也熱愛室內樂,除了身為Miami弦樂四重奏的中提琴家,近期的演奏邀約包括SantaFe Chamber Music Festival, Chamber Music Northwest, La Jolla Summerfest, TC Music Festival, Ravinia Festival, Savannah Music Festival, Bridgehampton Music Festival以及Musicians from Marlboro。
大提琴|亨利.杜馬克
「一位熱情、並擁有多種音樂面向的大提琴家,亨利.杜馬克演奏大提琴時,熱情奔放的琴音好似能將整座森林燃起,弓弦鬆弛間每一聲振奮人心的弦音,喚醒了音樂的生命力。」─Olivier Bellamy,法國《音樂世界》雜誌
作為一名年輕、才華洋溢的音樂家,杜馬克13歲時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就讀,他的才華很快被人們注意到,並被授予一等獎,這使他獲得與法國學派大提琴宗師皮埃爾.富尼耶(Pierre FOURNIER)、保羅.托特里耶(Paul TORTELIER)以及的亞諾什.斯塔克(Janos STARKER)等大師合作的機會。杜馬克於17歲在巴黎夏特雷劇院舉行首次獨奏會,並引起耶胡迪.曼紐因(Lord Yehudi MENUHIN)的注意,並受到了他的邀請至布拉格和巴黎演出,杜馬克的傑出表現,深受國際樂壇推崇,並經常受到世界各地與國際級知名的交響樂團合作演出邀請;合作的樂團包括法國國家管絃樂團、倫敦愛樂樂團、維也納室內樂團、東京交響樂團、皇家愛樂樂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