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少女須知》節目全長約40分鐘。
\n\t兩場間隔中場休息約20分鐘。\n\t
11/12(六)19:30為同步錄影場次
\n\t衛武營會員綁定OPENTIX
\n\n邀請您註冊「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帳號並綁定衛武營會員卡,即可享有會員購票優惠。綁定教學
\n\n優惠方案
\n\n※300元(含)以下票級不提供折扣。
\n\n團票優惠
\n\n購票同場次:
\n\n※300元(含)以下票級不提供折扣。
\n\n※相關優惠請洽07-262-6666
\n',description:" ",image:"11cfba10710dd226f2fcd0676176c159",sessions:[1668169800,1668252600],site:{link:"https://www.npac-weiwuying.org/venues/%E6%88%B2%E5%8A%87%E9%99%A2?mode=panorama",name:"戲劇院",siteLink:"https://www.npac-weiwuying.org/links/5b753b39366d5900054710e0"},sliders:[{title:"《連篇歌曲》、《少女須知》",introduction:"",type:"image",pc:"c594e80d3eb01a2a3961db8b2018ca92",mobile:"c594e80d3eb01a2a3961db8b2018ca92",film:{key:"c594e80d3eb01a2a3961db8b2018ca92",from:"image"},link:""}],tabs:[{title:"節目資訊",content:'\n\n\n\n
田孝慈×李世揚×戴孜嬣《連篇歌曲》
\n\n若是人生如河 ,每次相遇後的篇章,是偶然?是必然?
\n\n\n\n
取自古典音樂曲式,「連篇歌曲」為多首藝術歌曲組成一個故事或主題的套曲。三位藝術家以樂器和身體開啟對話,訴說音樂與舞蹈的瞬間與永恆,書寫關於生命的幽微光點。他們如同室內樂組合般,在一樣起點與拍速上,在排練出來的結構與形式限制中,結合部分的即興表演。
\n\n本創作計畫自2019年啟動,樂手要學習身體節奏與流動,理解舞者的身體語彙;舞者則學習音樂理論與聲音結構,理解樂手的樂句發展。透過定期的排練,長期彼此磨合、啟發、丟接、抗衡,不再只有主從關係,也能同時競奏與對位。當音樂的理性碰上舞蹈的感性,聆聽彼此的呼吸流轉,每個抉擇看似隨意,卻是累積下的必然發展,如同生命中的當下,是背負一輩子過往的抉擇,人生的篇章回應《連篇歌曲》裡生命的即興。
\n\n由多次獲得金音獎、金曲獎、傳藝金曲獎肯定的鋼琴即興狂人李世揚,搭配實驗音樂即興、新音樂劇場的創作精靈中提琴戴孜嬣,打破對於樂器、音色與肢體的慣性。臺灣獨立舞蹈家田孝慈,長期以創作挖掘自我、回應社會,用舞蹈勾勒出新世代表演者的獨特樣態。三位藝術家將與於不同場館邀請一位在地客席藝術家,於某一篇章中共同即興創作回應生命的偶然,在《連篇歌曲》中流動的景象裡,妙語如珠般辯證答與不答之間的哲思。
\n\n\n\n
《連篇歌曲》巡迴場次:
\n\n2022/11/05-11/06 臺北 雲門劇場
\n\n2022/11/11-11/12 衛武營戲劇院
\n\n\n\n
文章閱讀
\n\n\n\n\n\n
蘇品文《少女須知》
\n\n《少女須知》是一本書,封面上寫著「少女情懷總是詩」,以下為隨機挑選的幾個篇章:
\n\n\n\n
愛情遊戲中妳扮演的是什麼角色
\n\n假如失戀了怎麼辦?
\n\n與少女們討論性
\n\n女孩子千萬別忽視步態美
\n\n\n\n
2022年的此刻閱讀這本書其實還是很有意思,「要知道許多事情,不應在戀愛時候做的,像接吻、愛撫、性行為等等。」、「每個男人都有唯我獨尊的自大狂,希望女人依賴他。雖然妳是個能幹的女子,但妳仍舊要常常做出孤苦無助的表情。」,女性主義藝術家蘇品文以當代女性的觀點,為《少女須知》一書進行單身(Single-Body)獨角創作, 從動作實踐探討「女性」的模樣,用裸身發表的《少女須知》讀書報告,邀請觀眾一起來參與這場劇場內的讀書會。
\n\n\n\n
周邊活動:
\n\n►8/13(六)19:00
\n\n【2022臺灣舞蹈平台】 講座 | 身體與少女:女性主義的創作
\n\n\n\n
演後座談
\n\n2022/11/12(六) 戲劇院觀眾席
\n\n\n\n
演出暨製作團隊
\n\n田孝慈×李世揚×戴孜嬣《連篇歌曲》
\n\n創作暨演出|田孝慈、李世揚、戴孜嬣
\n\n客席藝術家|高辛毓
\n\n藝術概念|林芳宜
\n\n舞蹈顧問|陳品秀
\n\n燈光設計|吳文安
\n\n攝影|陳長志
\n\n製作經理|黃珮婕
\n\n國際聯繫|王詠鑑
\n\n製作|捕貓人製品
\n\n\n\n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n\n特別感謝|和碩設計
\n\n本製作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首爾國際舞蹈節、雲門劇場共同製作
\n\n\n\n
蘇品文《少女須知》
\n\n藝術家|蘇品文
\n\n鋼琴家|林麥可
\n\n燈光設計|林秉昕
\n\n\n\n
攝影:陳長志
\n\n攝影:黃煚哲
\n\n\n\n
了解更多
\n\n\n\n\n\n
藝玩伴計畫 ART-FUN-PLAY
\n\n爸媽看戲、孩子玩戲
\n\n發現很想看衛武營的節目,但沒有人幫您陪伴孩子嗎?
\n\n衛武營特別推出『藝玩伴計畫』,在您欣賞演出節目的同時,規劃各種活動,讓孩子們在等待父母看戲的同時,與您在平行時空同步接收演出節目的精彩內容...
\n\n\n\n\n\n
\n'},{title:"藝術家介紹",content:'
田孝慈×李世揚×戴孜嬣《連篇歌曲》
\n\n田孝慈
\n\n1984年生於臺南。現居臺北,從事創作、表演與教學,以「身體」作為創作的發展核心。 持續累積並開發身體動態的不同可能,企圖經由身體連結相異文化與多元藝術領域。2020 年與王世偉、李慈湄、Helmi Fita 共創作品《群眾》獲第18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大獎。2016 年獲文化部獎助赴巴黎駐村,並陸續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雲門基金會與羅曼菲獎助金發展創作及參與各項國際交流。作品曾獲邀參與法國亞維儂國家編舞中心夏日藝術節、深圳戲劇雙年展、釜山藝術市集、印度加爾各答 Dance Bridge Festival演出。2008年起於國內外諸多平台發表個人創作,如微舞作、創計畫、新人新視野、跳島舞蹈節、臺北藝術節、下一個編舞計畫、草草戲劇節、嘉義新舞風等。近年跨足與不同領域藝術家的合作,包含視覺、新媒體、行為藝術等,並擔任多齣戲劇作品之表演者與肢體設計。
\n\n\n\n
李世揚
\n\n1982年生。是一位習慣從即興尋找創作靈感的音樂家。其合作過的藝術家來自於各領域,如:繪畫、劇場、多媒體、舞蹈等。他創立「卡到音即興樂團」。個人及樂團多次榮獲金音創作獎、傳藝金曲獎,曾受邀至中、美、墨、英、法、比、荷、德、奧、新、馬、日等各國演出。近十年,他催生臺灣即興與實驗音樂的頻繁交流,協助引薦近百位國內外音樂家,他亦策畫「台馬音樂新勢力」、「混沌身響」、「即興集樂聚」等系列活動。並與朋友創辦「臺灣國際即興音樂節」,並擔任音樂總監。
\n\n\n\n
戴孜嬣
\n\n1992年生。在創作裡力求尋找更多聲音的可能性,以敏銳感知出的實驗音樂即興、及以縝密結構的新音樂劇場作曲,彈性在兩種完全不同心裡狀態的創作模式中平衡自我,試圖透過創作探索萬物未知的奧秘及其生成的文化背景。更純粹的與空間、環境、人對話,喚醒聽者心中某些生命片刻。
\n\n\n\n
高辛毓
\n\n高雄人,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高雄市立左營高中舞蹈班。現任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學系兼任教師、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學系兼任教師、左營高中舞蹈班兼任教師。曾任泰國東方大學專任教師(Burapha University)、法國卡菲舞團舞者(Compagnie Kafig)、新加坡舞人舞團客席舞者(T.H.E. Dance Company)、臺北舞蹈空間舞團舞者。 曾受邀至法國、荷蘭、比利時、美國、土耳其、新加坡、泰國、韓國、尼泊爾、柬埔寨、阿爾巴尼亞...等地授課,並曾於美國、法國、德國、瑞士、奧地利、匈牙利、澳洲、新加坡、中國、俄羅斯、韓國、泰國等國家的國際藝術節授課或演出。
\n\n\n\n
捌號會所&捕貓人製品
\n\n捌號會所是一個集結音樂家、作曲家、藝術家與藝術行政的專業團隊,以藝術陪伴和製作創發為核心業務,在艱困的表演環境中,透過行政統籌與資源整合,協助與引導藝術家們開創新的可能性、充分發揮優異的專業能力和強大的創作展演能量。挖掘更多臺灣優秀的人才、為藝術家們規劃展演,並透過國際網絡及全球巡演計畫,為藝術家鋪設踏上國際舞台的路徑。旗下單位「大聲藝術」為青年藝術家建立完善的職涯計畫與國際發展,結合藝術經紀、委託創作與出版發行,配合捌號會所製作與展演計畫,共同打造完善的音樂與藝術生態。「捕貓人製品」則以創新製作為目標,協助藝術家實踐作品。
\n\n\n\n
蘇品文《少女須知》
\n\n蘇品文
\n\n女性主義藝術家、舞蹈(?)、自由意志、38歲單身、吃素、Skoliosexual,看名字常被誤認為是生理男。以觸覺做為身體訓練,將舞蹈視為觀念藝術,不能只為美學服務。2018年開啟「蘇品文女性主義三年計畫」於臺北藝穗節發表獨立作品《少女須知》系列作品,本人始終覺得,觀眾只是喜歡看蘇品文全裸,如此而已。
\n\n近年重要藝術實踐:2018-2020《少女須知》系列、《A Radical Nipple奶頭拍攝計畫》、2057:給35年後的活存演習《中性練習》與仍在持續進行的女性主義線上朗讀會。
\n\n\n\n
林麥可
\n\n先後畢業於高雄新興國中、高雄市立新莊高中、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後赴德國隨Alexander Schmalcz 學習德文藝術歌曲伴奏。曾擔任多齣著名歌劇鋼琴排練,如莫札特《唐.喬凡尼》、《女人皆如此》、《魔笛》、史特勞斯《蝙蝠》、梅諾蒂《電話》、美聲歌仔戲《什細記》(又名《烈女傳》)等。並擔任多場音樂會鋼琴合作,2018宜蘭《水田音樂會》與高雄市交響樂團小號首席David Argenta、2019至2022屏東演藝廳《沙龍音樂會》、2020聲協新秀音樂會《當貝多芬遇上雷哈爾》、2020台南奔放音樂節《漫遊舒伯特》、2020至2022《武營歐普拉》、2021《你喜愛的歌》、2021至2022《焦元溥瘋歌劇》與知名樂評焦元溥、知名聲樂家郭錦慧、林健吉、趙方豪、鄭思筠等共同演出。2022《愛與幻想》女高音曹書文獨唱會、2022《台南藝術節》宣傳短片中擔任鋼琴家等。
\n\n\n\n
\n'}],time:["2022/11/11 (五) 20:30","2022/11/12 (六) 19:30"],title:"【2022臺灣舞蹈平台】田孝慈×李世揚×戴孜嬣《連篇歌曲》+蘇品文《少女須知》",related:[]},relatedPrograms:[{title:"《樂海遺珠2-華麗年代1920》",introduction:"當丹第遇到康果爾德,重回廿世紀的二〇年代",image:"d3b98c010e64826bd7ef693a2f9368e4",link:"/programs/6461fbb165a7e80007bc413f",catalogs:[],date:"2023.07.18"},{title:"【衛武營親子日】芭蕾森林大探險",introduction:"熱鬧的森林裡有好多小動物,淘氣的彼得趁著爺爺不在溜去森林和動物玩。",image:"2aaff938867685c3a9071ca486356529",link:"/programs/640014937700940008134de0",catalogs:[],date:"2023.06.10"}]},fetched:!0},shippingAreas:{rows:[],loaded:!1},userAuth:{logined:!1,status:"NORMAL",inited:!1,data:null,showNsoOverlay:!1},announce:{show:!0},youthOverlay:{show:!1,showed:!1},featureCategories:{rows:[],loaded:!1,loading:!1},features:{rows:[],loaded:!1,loading:!1},newsCatalogs:{rows:[],loaded:!1,loading:!1},chronologies:{rows:[],loaded:!1,loading:!1}},routing:{locationBeforeTransitions: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