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n\t\n\n\n
如果你的倒影從你身上跳脫,它會做什麼,會去哪裡?
\n\n《伴》利用充滿張力卻極具私密情感的舞蹈語彙,描繪一名舞者和他的倒影。作品透過影像與舞蹈的結合,將舞者肢體攝於鏡頭裡精準構圖,層層挖掘一個人多面向的內心世界。《伴》由知名導演陳子謙構思與執導,泉Chuan Pictures製作,並與編舞暨舞者卓子豪、編舞家Yarra ILETO、作曲與音效設計師莊立權共同創作。(華藝節2022節目之一)
\n\n《伴》為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委託創作作品,也是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香港大館-古蹟及藝術館合作之《舞蹈風景》計畫所呈獻舞蹈影片作品之一。
\n\n\n\n
創作者介紹
\n\n導演|陳子謙
\n\n陳子謙是新加坡知名得獎電影導演,以鮮明的敘事和執導風格聞名,擅用電影語言打動人心。
\n\n除了執導過多部短片,陳子謙著名的劇情長片包括《15》(2003)、《4:30》(2006)、《881》(2007)、《12蓮花》(2008)和《3688》(2015),作品也為他囊括海內外逾80座獎項。子謙曾在2001年獲頒“亞細安年度導演”,並在隔年獲得新加坡藝術理事會“年度青年藝術獎”榮譽,多年來他以獨立藝術家的身份積極推動本地藝術發展,更在2004年被《時代》週刊入選“亞洲20大風雲人物”。
\n\n陳子謙一鳴驚人的首部長片《15》依舊是新加坡電影史上的經典,除了是第16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暢銷的電影,也是首部被威尼斯電影節提名「未來金獅獎」的新加坡電影;第二部長片《4:30》除了受邀于柏林國際電影節首映,更是斬獲該年布拉提斯拉瓦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影片獎。描述歌台文化的第三部長片《881》在2007年以超過350萬元的票房成為年度最賣座本地電影,也受到臺灣金馬獎的入圍肯定。
\n\n目前,陳子謙正忙於個人第六部長片《24》的後製。
\n\n\n\n
編舞暨舞者|卓子豪
\n\n自2016年成為獨立藝術家,卓子豪在不斷鑽研如何通過肢體來豐富表演的過程裡,也不斷地拓展自己的舞藝和視野。除了舞蹈工作者,子豪也曾與特殊需要人士、孩童、更生人和劇場工作者合作,涉獵的藝術領域多元,包括了舞蹈電影、攝影、舞臺設計、製作管理甚至為自己的作品進行音樂創作。《Felt Sense》(2013)展現了他將3D影像和現場表演結合的藝術高度;曾獲得2012年青年藝術獎的子豪,為了將舞蹈表演介紹給不熟悉的觀眾,于2015年聯合監製了一場特定場域的舞蹈演出《Dance in Situ》;隔年,他的《Being》被海峽時報入選年度最佳表演。
\n\n子豪曾獲獎學金於拉薩爾藝術學院和香港演藝學院修讀現代舞。2000年至2004年出任O劇場舞蹈團駐團藝術家;2008年聯合創辦舞人舞團(人舞團前身),目前是該舞團的合作藝術家。20多年來,子豪已在新加坡舞蹈界闖出名堂,更多次獲邀與世界知名藝術家合作。
\n\n
\n聯合編舞|Yarra ILETO
Yarra ILETO出生澳洲,目前居住本地發展舞蹈事業,身兼導演、編舞、教育工作者和母親多個身份。2008年加入人·舞團成為最早一批的全職舞蹈員,多次巡迴亞洲和歐洲,並和多位享譽盛名的編舞家合作,如郭瑞文(新加坡/馬來西亞)、KIM Jae Duk(韓國)、Dimo Kirilov MILEV(法國/西班牙)、邢亮與梅卓燕(香港)。Yarra也曾為人·舞團、舞人二團,以及本地大學與藝術學院編舞;作品登上多個海內外舞臺,如M1觸·現代舞蹈節、M1藝穗節。2017年,Yarra獲得青年藝術獎,過後負笈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深造,修讀藝術教學與實踐,並於2000年以優異成績獲得碩士學位。
\n\n\n\n
作曲與音效設計|莊立權
\n\n莊立權是一名熱愛哲學、文化與藝術的新加坡作曲家。自90年代以來,在立權的創意旅程上, 他嘗試不同的方法,包括傳統紙筆作曲、應用電子合成器塑造聲音、通過裝置藝術、以及個人和集體的即興創作,探索音樂和聲響元素裡的詩意。立權善於和不同領域的創意人合作:從業劇場、舞蹈、視覺藝術及建築設計等;他的作品也曾在英國、日本與新加坡的藝術節中呈現。
\n\n\n\n
製作團隊
\n\n導演|陳子謙
\n\n聯合編舞暨舞者|卓子豪
\n\n聯合編舞|Yarra ILETO
\n\n作曲與音效設計|莊立權
\n\n製作公司|泉電影公司
\n\n監製|邱貞儀
\n\n副導演|張峻峰
\n\n製片|李伶
\n\n攝影指導|陳松光
\n\n攝影操控|洪偉春
\n\n攝影助理|藍維銘
\n\n第二攝影助理理|楊嘉儀
\n\n技術人員|梁京恩
\n\n攝影技術員|Shawn Fonseka
\n\n燈光助理|王順來、張元輝
\n\n美術指導|許執平
\n\n美術助理|韋美伊、陳偉樑
\n\n場地管理|Feefee
\n\n製片協調|賴佳怡
\n\n製片助理|佘彥霆
\n\n製片實習|謝樂暘
\n\n編輯|梁睿昕
\n\n調色| Olha Korzhynska
\n\n後製|Gravitate
\n\n後製監製|Shahril Ahmad
\n\n特效編輯|Pinky C. Vierra、Merv
\n\n
\n 合作夥伴
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
\n\n濱海藝術中心是新加坡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作為一個屬於大眾的表演藝術中心,濱海藝術中心每年為新加坡多元文化社群呈獻一系列舞蹈、音樂和戲劇等多類型節目,同時也把藝術的歡樂與鼓舞人心的感動,傳遞給包括年長者、青年以及孩童在內的弱勢群體。在每年共約3,500場的演出與活動中,超過70%屬於免費節目。濱海藝術中心與本地、區域和國際藝術家密切合作,從而促進藝術的拓展及創作、拓寬藝術的疆界並且激發觀眾對藝術的興趣。濱海藝術中心也竭力為業界拓展劇場技術潛能。濱海藝術中心是由濱海藝術中心有限公司,一公共性質的非營利慈善機構營運管理。
\n'},{title:"《歧路身林》",content:'《歧路身林》
\n\n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臺灣)委約展映
\n\n製片|古羅文君
\n\n概念創作、編舞|周書毅
\n\n導演|黎宇文
\n\n音樂|王榆鈞
\n\n協同製片|稻草人現代舞蹈團
\n\n本片曾獲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出資製作
\n\n(攝影:陳長志)
\n人生路徑上總會面臨不同命運的未知“歧路”,身體在這行走過程當中因此疊映出多重姿態。如同山林間的植物群相,原生種子在出生地生根發芽,也四處擴散至各地繁茂,甚至被移植到遙遠的異鄉落地成長。
當時代跨越時代來到此刻,“臺灣當代原住民”的歧路境遇,不管是部落原住民或是都市原住民,都處在這個時代的斷裂和游離當中;除了延續原來的神話傳統,也試著創造新的傳說故事。
\n\n回家途中雖然面對歧路,但看得見森林就在前方。
\n\n舞作從臺南公園的生命故事,擴延至新竹縣尖石鄉梅花村家鄉回憶的追尋,在百日行走中探尋自身歧路方向所形繪的身體地圖,推展到萬年地質生態的想像,關於人與自然的探問與感懷。
\n\n《歧路身林》為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委託展映作品,也是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香港大館-古蹟及藝術館合作之《舞蹈風景》計畫所呈獻舞蹈影片作品之一。
\n\n\n\n
創作者介紹
\n\n策展人/創意總監/監製|古羅文君
\n\n©劉人豪
\n\n1973年在臺南出生,新竹尖石鄉梅花部落(Mekarang)泰雅族。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稻草人現代舞團團長暨製作人、泰雅風情舞蹈團藝術總監,跨領域當代藝術家暨獨立策展人。2009年起為稻草人現代舞團《足 in─特定場域舞蹈創作系列展演》於古蹟、畫廊、咖啡館、廢墟、樹屋、飯店、台北當代藝術館發表之演出製作人,2019年撰寫並出版《足in‧動與感之境遇—稻草人現代舞團特定空間舞蹈創作演出》舞蹈專書。
\n2014年蕭壠國際藝術村跨領域藝術類駐村藝術家。2015年起以舞蹈身體概念及元素為基底的策展計畫陸續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國藝會「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高雄市立美術館(「創作論壇」專案)、臺南文化中心地下藝廊及戶外廣場、臺中20號倉庫、以及台南老爺行旅(飯店)6798 Gallery發表展覽。
\n\n
導演|黎宇文
\n\n©Jesseclockwork
\n\n香港出生及成長,游走於影像、舞蹈、戲曲及飲食文化之間的斜槓人生。1996年香港演藝學院科藝學院電視電影文憑畢業,2019年獲香港演藝學院電影製作藝術碩士。為電視電影及舞台演出製作宣傳片、錄像設計及影像紀錄。
\n2004年與編舞家伍宇烈首次發表舞蹈錄像《一杯茶》獲首屆香港跳格舞蹈錄像比賽大獎,亦得到意大利拿坡里Il Coreografo Elettronico暨2006年第十四屆國際舞蹈影像節特選獎。2012年澳洲ReelDance Moving Image Collection (MIC)把《一杯茶》選為藏品,在悉尼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SW)作永久收藏。任職無線電視(TVB)節目部品牌推廣科編導期間,所執導作品於電視推廣大獎 2005(亞洲區)(PROMAX Asia Awards) 獲得「最佳假日及節日宣傳片」金獎。2013年舞蹈影像作品《城市祭·回望》入選為法國康城影展(Festival de Cannes 2013)「短片角落」(Short Film Corner)。2017年紀錄片作品《男生·故事》入選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2015年,Maurice獲香港舞蹈聯盟,頒發香港舞蹈年獎-「最值得表揚舞蹈錄像及攝影」。2017年獲城市當代舞蹈團頒發「城市當代舞蹈達人」,表揚他在過去一年在舞蹈界的成績和貢獻。2018年憑舞台演出製作《觀‧影—香港舞者》聯同編舞家蘇·希利獲香港舞蹈年獎「傑出視覺設計」。其碩士畢業導演作品,劇情短片《人間煙火》入圍2020年第二屆全球大學電影獎及第五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的短片競賽單元,被評為香港演藝學院歷來最優秀短片作品之一。Maurice現為桃花源粵劇工作舍董事會副主席及舞台技術統籌、不加鎖舞踊館董事會主席、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節目與發展委員會戲劇小組委員、香港舞蹈年獎評審委員。2020年在台灣成立好順景藝術工作室,從事影像創作。
\n\n
概念創作/編舞|周書毅
\n\n©陳長志
\n\n從身體出發,用舞蹈作為與世界溝通的語言,關注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在過往的創作及行動中,善用跨界力量的特性,強烈表現在藝術公共性上的著墨。編創聚焦叩問生命的價值,反映個人或群體在不同社會脈絡下的狀態,提出「屬於亞洲的身體語彙」,並以劇場、非傳統劇場、舞蹈錄像等形式呈現,持續以移地移居創作的方式遊走各地。2020-2022年受邀擔任衛武營首位駐地藝術家,移居南方。
\n\n\n\n
音樂|王榆鈞
\n\n©蔡詩凡
\n\n1982 年生,高雄人,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現為音樂藝術家、歌者,同時積極參與各類創作計畫。近年特別關注實驗聲響與身體的對話、影像共同創造出的內在聽覺空間,在詩句縫隙間的音樂風景。探究時間軸線裡往未來未知的聲音,同時也向著古老大地的呼喚。期待能繼續在世界不同角落創作,紀錄當下空氣裡的振動,以及生活的氣息;在詩與歌的脈絡裡找到一種文化對話的方式。並期許自身成為一位音樂創作者之前,更要成為一位傾聽他人、傾聽世界的人。
\n\n\n\n
製作團隊
\n\n製片人|古羅文君
\n\n概念創作/編舞|周書毅
\n\n導演|黎宇文
\n\n音樂|王榆鈞
\n\n演出|羅文瑾、李佩珊、楊雅鈞、林修瑜、何佳禹、蘇微淳、孟凱倫
\n\n服裝設計|邱娉勻
\n\n影像攝影|黎宇文、丘智華
\n\n剪接及後期製作|黎宇文
\n\n協同製片|稻草人現代舞蹈團
\n\n製片經理|郭姝伶、古梅瑩、古屏生
\n\n翻譯|陳文斌(泰雅語)、羅文瑾(英語)
\n\n攝影|陳長志
\n\n特別鳴謝|泰雅風情舞蹈團、山清休閒農園、新竹縣尖石鄉梅花社區發展協會、梅花國小、古秋妹、陳文斌、高月美、江政樺、葉海地、張雅錦。
\n\n\n'},{title:"《敬啟者To whom it may concern》",content:'
《敬啟者To whom it may concern》
\n\n臺中國家歌劇院(臺灣) 委約作品
\n\n製作/編舞|Peculiar Man
\n\n導演|搖尾巴影像工作室/吳曉蘆
\n\n製作|小事製作
\n\n片長|約15分鐘
\n\n©宮嘉延
\n\n《敬啟者 To whom it may concern》是一封封紀錄生命片段的短箋,投入時光的長河、流入大海,航行至未來;等候有人於海洋的一端拾獲它、細細閱讀。
\n\n線上上與實體合作相處的過程中,Peculiar Man 從創作者角度,觀察小事製作成員的日常種種,將每個人內在的熱情、挫折與獨特之處,譜成用身體回應時代的生命群像。透過搖尾巴影像工作室及導演吳曉蘆的重新詮釋,詩意而超脫現實的手法,再現那些不可言說的個人時刻-——時而荒謬喧鬧,時而孤獨沉靜。
\n\n《敬啟者To whom it may concern》為臺中國家歌劇院委託創作作品,也是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香港大館-古蹟及藝術館合作之《舞蹈風景》計畫所呈獻舞蹈影片作品之一。
\n\n
\n 創作者介紹
製作暨編舞|Peculiar Man
\n\n©林政億
\n\n創辦人為現任德國烏帕塔舞蹈劇場(Tanztheater Wuppertal Pina Bausch)專職舞者田采薇及現任希臘劇場導演迪米特里.帕派約安努(Dimitris Papaioannou)工作室表演者 Jan Möllmer。兩人於2014年同為福克旺舞蹈工作室(Folkwang Tanzstudio)舞者時開始共同發展創作,創作理念著重於人性的探索,以超現實的手法,探討作品角色內在隱晦之處。作品風格呈現出虛幻與現實交錯的氛圍,試圖碰觸人類內在不安與徬徨的核心本質。
\n\n田采薇,2008 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同年進入德國福克旺藝術大學舞蹈系(Folkwa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 Germany)就讀。2011年加入福克旺舞蹈工作室,同時以客席舞者身分與烏帕塔舞蹈劇場合作。2015年正式成為烏帕塔舞蹈劇場專職舞者,期間合作的客席編舞家包括迪米特里.帕派約安努、François Chaignaud、Cecilia Bengolea、Richard Siegal 等知名國際編舞家。
\n\nJan Möllmer,2014 年自德國福克旺藝術大學畢業後,加入福克旺舞蹈工作室成為專職舞者,同時也以客席舞者身分與烏帕塔舞蹈劇場合作,於2015年獲頒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North Rhein-Westphalia)文化部舞蹈領域傑出新人獎(The Young Talent Award。2020年以舞者身分加入希臘劇場導演迪米特里.帕派約安努年度國際製作《橫向定位》(Transverse Orientation)世界巡迴至今。
\n\n
\n導演|搖尾巴影像工作室 吳曉蘆
©莊曜陽
\n\n成立於 2019 年,取名來自於一個簡單的想法,狗狗搖尾巴代表有好的事情、開心的事情發生,我們也希望以我們的能力持續讓故事被看見、感動被捕捉、溫暖持續發生。啟蒙於戲劇剪輯,逐漸跨至廣告及短片與各類型活動的導演與拍攝,多元融合之下仍保有敘事風格,持續為傳遞故事努力。成立以來參與過許多廣告、時尚媒體、潮流文化、MV、藝人的拍攝製作,合作對象包含:金馬影展 TGHF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TIDF、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此外亦參與電影、影集、紀錄片的拍攝及宣傳剪輯。
\n\n吳曉蘆,這支舞蹈影像的導演,目前為獨立自由工作的剪輯與導演。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平凡的人,從觀影者認識這個世界,直到現在還是覺得自己是一個觀影者。在影像創作的過程中,總是有劇本以外的火花會發生,並從中獲得療癒,是至今依舊為影像著迷的原因。
\n\n
\n製作|小事製作Les Petites Choses Production
©王思予
\n\nFrom Art for People to Art with People
\n\n小事製作是由 14 名創作者共同組成的表演藝術合作社,致力於當代藝文體驗教育的再造與價值創造。透過開放的參與式藝術實踐,持續在非典型文化/展演空間中實驗,與公民社會一起打造更永續的藝術支持網絡。2016 年在華山新生橋下發起《週一學校》,至今邁入第 6 季,透過不需報名與收費的集體藝術行動,與參與者一同營造公共場域,持續促進藝術與大眾間的信任、對話、與連結。2020 年獲選為「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代表團隊,並於 2021 年獲選為臺北市傑出演藝團隊。
\n\n\n\n
製作團隊
\n\n臺中國家歌劇院 委託創作
\n\n製作單位|Peculiar Man X 小事製作
\n\n藝術總監|楊乃璇
\n\n編舞|Peculiar Man、田采薇、Jan Möllmer
\n\n舞者|楊乃璇、林素蓮、張堅豪、潘佑熏、初培榕、沈樂、張雅媛、張雅為、陳詣芩、陳逸恩、黃裕閔、張汶皓
\n\n音樂設計|劉子齊
\n\n音樂製作|劉子齊、盛涵
\n\n美術設計| 鄭烜勛
\n\n執行製作|陳歆寧
\n\n排練助理|高翎恩
\n\n影像製作|搖尾巴影像工作室
\n\n導演|吳曉蘆
\n\n製片|葉鑑濤
\n\n製片助理|卓虹伶
\n\n攝影師|莊曜陽
\n\n攝影助理|林于傑、林偉曄
\n\n空拍師|林劭軒
\n\n燈光師|河馬
\n\n燈光助理|貞寶影業
\n\n剪接|吳曉蘆
\n\n調光|余婉慈(好牧影像工作室)
\n\n平面攝影|宮嘉延
\n\n\n\n
合作夥伴
\n\n臺中國家歌劇院
\n\n臺中國家歌劇院以作為一座藝術與文化的劇場為核心,以藝術服務為目標,推動與國內外重要館所及藝術節的合作,提供大中小劇場的舞台呈現國內外藝術創意與獨特視角,更以豐富多元的教育推廣活動與主題展覽,讓臺中國家歌劇院存在於市民的日常之中。
\n\n\n\n
\n'},{title:"《漫漫》",content:'
《漫漫》
\n\n大館—古跡及藝術館(香港)委約作品
\n\n聯合導演|葉奕蕾、李偉盛
\n\n藝術家|王榮祿
\n\n監製|不加鎖舞踴館
\n\n片長|約15分鐘
\n\n"這是一條窮盡了黑暗,方能接近光明的漫漫長路 —— 創作如是,人生如是。"
\n\n曾榮獲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王榮祿於八十年代來到香港後便與舞蹈結下一輩子的緣。三十年來,他遊走在表演、創作和教學之間,經歷無數起伏跌宕。《漫漫》是倦倦不息的阿祿,在三十多年的舞蹈之路上,可一不可再的一次疾走。
\n\n《漫漫》為香港大館-古蹟及藝術館委託創作作品,也是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香港大館-古蹟及藝術館合作之《舞蹈風景》計畫所呈獻舞蹈影片作品之一。
\n
創作者介紹
\n\n監製|不加鎖舞踊館
\n\n不加鎖舞踊館成立於2002年,藝術總監為王榮祿,副藝術總監為李偉能(2020年加入),致力追求破格創新、解放舞台束縛,並嘗試體現和實踐於製作中。以不同形式探索和呈現舞蹈的可能性,發展出Unlock Body Lab:策劃跨媒界、跨地域、突破規限而具實驗性的探索。另外「#非關舞蹈」一系列的創作、演出及工作坊,本著以公眾參與作為主要藝術實踐手段,發展、推廣及深化舞蹈多元的想像;促成藝術家與公眾雙向交流,共同體驗舞蹈。
\n\n\n\n
編舞|王榮祿
\n\n王榮祿出生於馬來西亞,1989年加入香港舞蹈團,1993年加入城市當代舞蹈團。王榮祿為南群舞子創辦團員,1997至2001年間出任南群舞子藝術總監一職。1989年加入澳洲艾思普森現代舞團。2014獲頒「香港藝術發展獎」舞蹈界別的年度最佳藝術家獎。2002年,王榮祿與周金毅成立不加鎖舞踊館。作品《游弋蒼穹》獲2015年香港舞蹈年獎「最值得表揚獨立舞蹈製作」。
\n\n\n\n
聯合導演|葉奕蕾
\n\n居港的新加坡籍舞蹈藝術家和影像創作人。葉奕蕾為Cinemovement平台的創辦人之一,透過建立工作室及文化交流活動、電影媒介、多媒體表演及策展,推廣和輔助新的舞蹈影像製作。2018年起以獨立策展人身份參與跳格國際舞蹈影節以及其他舞蹈及影像展演活動,游走於編舞研習和影像研究之間,尤其熱衷於在作品中探索地方、時間、歷史追溯和印象等題材。作品《慢遞1958》,糅合攝影、歷史和戲劇儀式,榮獲南方影展最佳實驗片獎。
\n\n\n\n
聯合導演|李偉盛
\n\n獨立電影人,大專修讀平面設計,其後學習紀錄片,至今一直從事影像創作。個人作品《團團圓》曾獲得2019年ifva公開組金獎。李偉盛擅長剪接,風格即興多變。近年涉足舞蹈影像的創作,《A Rock》獲得奧地利第5屆Dance On Screen Film Festival的評審獎。他曾任中國獨立紀錄片研究會的製作助理,現為1930 collective的創團成員之一。
\n\n\n\n
團隊
\n\n香港大館-古蹟及藝術館 委託創作
\n\n監製|不加鎖舞踊館
\n\n舞蹈藝術家|王榮祿
\n\n特別客串|李偉能
\n
\n創作團隊
聯合導演|葉奕蕾、李偉盛
\n\n攝影指導|張柏銘
\n\n燈光師|陳家信
\n\n美術指導|黃良藝
\n\n剪輯|李偉盛
\n\n聲音設計及混音師|劉志強
\n
\n製作團隊
製片人|李漢廷
\n\n製片|徐智彥
\n\n攝影助理|鄧家熙
\n\n燈光助理|杜啟政
\n\n現場收音|陳巧真
\n\n場務|溫浩彬
\n\n幕後花絮製作|易家雄
\n\n調色師|李芷澄
\n\n後期製作經理|馬卓爾
\n\n後期製作|喜鵲媒體
\n\n\n\n
合作夥伴
\n\n大館─古蹟及藝術館
\n\n大館是香港一個集古蹟及藝術館於一身的建築群。大館將藝術融會於文化遺產,激發公眾對當代藝術、表演藝術和社區歷史的興趣,更於2019年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卓越獎項,成就受國際肯定。透過不同種類的表演藝術,致力擴大觀眾層,推動藝術的可能性,促進不同藝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為本地藝術家提供培訓、機會和展演平台,提升本地藝術實踐。
\n\n大館是香港賽馬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合作推行的中區警署建築群活化計劃的成果。
\n\n\n\n
\n'}],time:"2022/03/05 ~\n 2022/03/20\n 11:00 ~ 19:00",title:"2022 《舞蹈風景-亞洲舞蹈影像共製計劃展》 ",related:[]},relatedPrograms:[{title:"周書毅《我所起舞的地方》",introduction:"每個人的身體都是一部土地與人類的時間史,本作希望可以透過身體與生命的移動去想像未來,以及自己決定的路。\n",image:"f92953ce0bc6bafdcb7f83b18378b7fa",link:"/programs/65388d2b6baf5900081202e2",catalogs:[],date:"2024.05.03 - 2024.05.04"},{title:"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吉賽兒》",introduction:"浪漫芭蕾經典代表吉賽兒",image:"806e738be3642dd405ef2efacc9e0761",link:"/programs/64f124fbd9b1410008f3de3f",catalogs:[],date:"2024.01.14"}]},fetched:!0},shippingAreas:{rows:[],loaded:!1},userAuth:{logined:!1,status:"NORMAL",inited:!1,data:null,showNsoOverlay:!1},announce:{show:!0},youthOverlay:{show:!1,showed:!1},featureCategories:{rows:[],loaded:!1,loading:!1},features:{rows:[],loaded:!1,loading:!1},newsCatalogs:{rows:[],loaded:!1,loading:!1},chronologies:{rows:[],loaded:!1,loading:!1}},routing:{locationBeforeTransitions: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