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臺灣舞蹈平台】Not Just TALK-舞蹈小學堂
※原報名期間加碼延長至11月3日(二)止。
講座時間
2020/11/06(五)16:00
2020/11/07(六)11:00
2020/11/08(日)11:00
報名方式
●報名期間:即日起至11月3日(二)止。
●報名人數:每場60名,額滿為止。
●報名流程:官網報名➡️繳交費用➡️檢視官網報名狀況➡️完成報名。
●報名費用:每場次保證金新臺幣300元。可同時報名三場次。全程參與所報講座場次者,將於活動結束後退還當日保證金;未能全程參與者恕不退費。
(一)舞蹈.南方|越在地、躍國際,後疫情的國際交流
2020年11月6日(五)16:00-17:30
與談人|蘿拉·庫敏(線上與談)、蘇品文、鍾伯淵、王泊清
主持人|張欣怡
疫情來了,靠舞蹈仍然可以走跳世界!
臺灣舞蹈平台自2016年起,分別與西班牙馬德里編舞平台(Certamen)、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展開交流合作,透過各自的平台戮力培植在地人才,到支持編創和書寫人才互訪交流的薦送機制,經過4年不斷電的對話和第一手互訪在地的體驗,終於在今年推出「舞蹈·南方」合作計畫,讓南臺灣和南歐的舞蹈工作者能進行更深度而永續的駐地交流。而位於艋舺糖廍的曉劇場,近兩年從戲劇跨足到舞蹈圈,以民間資源發掘來自臺灣在地和國際間未完成到進行式的實驗型舞蹈作品,讓青年舞蹈人有發聲和交流串連的機會。
今年舞蹈小學堂首發,特別邀請這些幕後的推手們現身,暢談彼此如何發揮合縱連橫的硬頸精神,整合資源、創造展演和交流並存的特色平台。
講者介紹
(二)南臺灣的當代舞蹈流
2020年11月7日(六)11:00-12:30
講者|羅文瑾
示範舞者|稻草人現代舞蹈團
2020臺灣舞蹈平台特邀耕耘古都臺南多年,且善於結合環境空間、文學哲理、社會議題及生活日常的知名編舞家羅文瑾,與原住民泰雅族舞蹈藝術家古秋妹(修慕伊.北戶)女士所創立,由文瑾擔任藝術總監、善於跨領域藝術研究的古羅文君擔任策展人,深耕臺南當代舞發展的「稻草人現代舞團」,透過他們生動的解說、現場演出及互動體驗,帶著眾人享受90分鐘聽舞、說身體、撩動感官感動的種種體驗,一起發現臺灣當代舞蹈發展的獨特。 「稻草人現代舞團」為Taiwan Top臺灣國家演藝團隊品牌。
講者介紹
(三)後疫情的數位時代之亞洲舞蹈影像新浪潮
2020年11月8日(日)11:00-12:30
與談人|彭筱茵、黃國威(線上與談)、陳芯宜、田國平
主持人|張欣怡
臺灣舞蹈平台2018年推出「放影像系列」,嘗試將舞蹈電影、動畫和實驗影像引介給初次與舞蹈相遇、喜愛電影或舞蹈的觀眾們。今年以【遇見 舞蹈影像】展覽展出來自臺灣、香港、法國等藝術家創作的「舞蹈影像」(dance film),同場加眏和西班牙馬德里編舞平台、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攜手不斷電的推出【移動自由】(Freedom of Movement),現場將播映今年臺灣赴西班牙交流的舞蹈影像作品。
這個崛起數十年的藝術新媒介,融合舞蹈與電影影像,其高強度的動態創作方式不僅兼容並蓄,還能強化了身體在時間和空間裡的延展性。近年「舞蹈影像」日漸受到創作者們的矚目,紛紛嘗試新的創作,也有透過VR技術拍攝的《留給未來的殘影》,以及衛武營駐地藝術家周書毅、數位藝術基金會合作開發【衛武營一分鐘放映舞台】都可預見舞蹈影像未來的發展性。
後疫情時代,邀請線上知名的導演、舞蹈工作者、策展人、舞評人,來聊聊因應這波新浪潮創作的態度以及方向?變動的時局,舞蹈影像是否最有潛力為舞蹈帶來更多的(新)觀眾?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講者介紹
張欣怡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節目部國際事務組長 |
曾以獨立藝術經理人的身份旅居德國多年,以藝術性的策展及創意製作為發展主軸,持續發掘新銳、具跨文化語彙、國際視野和人文溫度的藝術創作。期盼文化為眾人之事,汲取臺灣文化為養分,透過對話、實作和願景的擘畫,創造有機且具前瞻性的跨文化合作模式。與藝術工作者一同努力追求正向的共進發展,深信文化與藝術交融能為眾人實踐生活日常的美好。 |
彭筱茵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藝術總監、舞映島-台灣舞影聚落創辦人 |
以舞蹈影像和環境劇場創作為主的導演暨編舞。曾獲2017 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競賽首獎、2013 台新藝術獎「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2012羅曼菲舞蹈獎助金、2010竹圍工作室駐村藝術家。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近年主要以「舞蹈影像」創作,開啟新的藝術創作與交流形式。2016、2018 年獲香港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委約製作《膠著人生 Recycle Project》與《漫迴者 Wanderer》。2017 年與澳洲名導 Sue Healey 合作臺澳跨國《身體系譜》計畫、2018 年策劃同名臺澳跨國舞蹈影像展,包含現地演出、講座與工作坊。2018 年度團隊多部作品受邀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2018 臺灣舞蹈平台】之放影像系列播映,2019 年於國美館展出 360 度環形投影作品《Contours 舞‧界‧線》。2016年起,陸續與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澳洲Circling the Brink計畫、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等合作,策劃並擔任國際舞蹈影像工作坊導師。2020年起開始推動「島嶼身景,舞影漫遊」舞蹈影像環島計畫,包含在地青年舞蹈影像工作坊和駐地創作。 |
黃國威 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 行政總監、香港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策展人 |
黃國威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藝術及文化企業文學碩士及香港浸會大學歐洲研究學士課程。曾任職香港藝術中心、中英劇團及香港兒童音樂劇團等藝術機構。2006年加入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2014年委任為舞團之行政總監,並為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策劃,以及監製舞團跨國共制項目、虛擬舞蹈節目、舞蹈影像及特定場域演出。 |
陳芯宜 臺灣電影導演 |
作品跨足劇情片與紀錄片,傳達對時下社會的長期觀察,擅長利用魔幻寫實的手法,突顯現實社會的荒謬性,用以陳述更大的結構問題。作品風格流暢明快,常在嚴謹的架構中,展現細緻綿密的情感鋪陳、與角色的深刻刻畫。作品曾入圍柏林影展、金馬獎、釜山影展、山形影展、台北電影獎、高雄電影獎、臺灣國際紀錄片獎等國內外影展獎項與參展邀請。拍片之餘,陳芯宜同時也為許多影片及劇場製作配樂,因此她的作品總是充滿節奏感,具有豐富的音樂性。 |
田國平 當代舞蹈影片欣賞社社長 |
曾任《表演藝術》雜誌舞蹈/戲劇編輯、《銀幕迷/螢幕迷》電影雜誌總編,發行CABLE電影欣賞電子週刊。 |
【2020臺灣舞蹈平台】Not Just TALK-舞蹈小學堂
※原報名期間加碼延長至11月3日(二)止。
講座時間
2020/11/06(五)16:00
2020/11/07(六)11:00
2020/11/08(日)11:00
報名方式
●報名期間:即日起至11月3日(二)止。
●報名人數:每場60名,額滿為止。
●報名流程:官網報名➡️繳交費用➡️檢視官網報名狀況➡️完成報名。
●報名費用:每場次保證金新臺幣300元。可同時報名三場次。全程參與所報講座場次者,將於活動結束後退還當日保證金;未能全程參與者恕不退費。
(一)舞蹈.南方|越在地、躍國際,後疫情的國際交流
2020年11月6日(五)16:00-17:30
與談人|蘿拉·庫敏(線上與談)、蘇品文、鍾伯淵、王泊清
主持人|張欣怡
疫情來了,靠舞蹈仍然可以走跳世界!
臺灣舞蹈平台自2016年起,分別與西班牙馬德里編舞平台(Certamen)、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展開交流合作,透過各自的平台戮力培植在地人才,到支持編創和書寫人才互訪交流的薦送機制,經過4年不斷電的對話和第一手互訪在地的體驗,終於在今年推出「舞蹈·南方」合作計畫,讓南臺灣和南歐的舞蹈工作者能進行更深度而永續的駐地交流。而位於艋舺糖廍的曉劇場,近兩年從戲劇跨足到舞蹈圈,以民間資源發掘來自臺灣在地和國際間未完成到進行式的實驗型舞蹈作品,讓青年舞蹈人有發聲和交流串連的機會。
今年舞蹈小學堂首發,特別邀請這些幕後的推手們現身,暢談彼此如何發揮合縱連橫的硬頸精神,整合資源、創造展演和交流並存的特色平台。
講者介紹
(二)南臺灣的當代舞蹈流
2020年11月7日(六)11:00-12:30
講者|羅文瑾
示範舞者|稻草人現代舞蹈團
2020臺灣舞蹈平台特邀耕耘古都臺南多年,且善於結合環境空間、文學哲理、社會議題及生活日常的知名編舞家羅文瑾,與原住民泰雅族舞蹈藝術家古秋妹(修慕伊.北戶)女士所創立,由文瑾擔任藝術總監、善於跨領域藝術研究的古羅文君擔任策展人,深耕臺南當代舞發展的「稻草人現代舞團」,透過他們生動的解說、現場演出及互動體驗,帶著眾人享受90分鐘聽舞、說身體、撩動感官感動的種種體驗,一起發現臺灣當代舞蹈發展的獨特。 「稻草人現代舞團」為Taiwan Top臺灣國家演藝團隊品牌。
講者介紹
(三)後疫情的數位時代之亞洲舞蹈影像新浪潮
2020年11月8日(日)11:00-12:30
與談人|彭筱茵、黃國威(線上與談)、陳芯宜、田國平
主持人|張欣怡
臺灣舞蹈平台2018年推出「放影像系列」,嘗試將舞蹈電影、動畫和實驗影像引介給初次與舞蹈相遇、喜愛電影或舞蹈的觀眾們。今年以【遇見 舞蹈影像】展覽展出來自臺灣、香港、法國等藝術家創作的「舞蹈影像」(dance film),同場加眏和西班牙馬德里編舞平台、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攜手不斷電的推出【移動自由】(Freedom of Movement),現場將播映今年臺灣赴西班牙交流的舞蹈影像作品。
這個崛起數十年的藝術新媒介,融合舞蹈與電影影像,其高強度的動態創作方式不僅兼容並蓄,還能強化了身體在時間和空間裡的延展性。近年「舞蹈影像」日漸受到創作者們的矚目,紛紛嘗試新的創作,也有透過VR技術拍攝的《留給未來的殘影》,以及衛武營駐地藝術家周書毅、數位藝術基金會合作開發【衛武營一分鐘放映舞台】都可預見舞蹈影像未來的發展性。
後疫情時代,邀請線上知名的導演、舞蹈工作者、策展人、舞評人,來聊聊因應這波新浪潮創作的態度以及方向?變動的時局,舞蹈影像是否最有潛力為舞蹈帶來更多的(新)觀眾?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講者介紹
張欣怡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節目部國際事務組長 |
曾以獨立藝術經理人的身份旅居德國多年,以藝術性的策展及創意製作為發展主軸,持續發掘新銳、具跨文化語彙、國際視野和人文溫度的藝術創作。期盼文化為眾人之事,汲取臺灣文化為養分,透過對話、實作和願景的擘畫,創造有機且具前瞻性的跨文化合作模式。與藝術工作者一同努力追求正向的共進發展,深信文化與藝術交融能為眾人實踐生活日常的美好。 |
彭筱茵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藝術總監、舞映島-台灣舞影聚落創辦人 |
以舞蹈影像和環境劇場創作為主的導演暨編舞。曾獲2017 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競賽首獎、2013 台新藝術獎「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2012羅曼菲舞蹈獎助金、2010竹圍工作室駐村藝術家。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近年主要以「舞蹈影像」創作,開啟新的藝術創作與交流形式。2016、2018 年獲香港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委約製作《膠著人生 Recycle Project》與《漫迴者 Wanderer》。2017 年與澳洲名導 Sue Healey 合作臺澳跨國《身體系譜》計畫、2018 年策劃同名臺澳跨國舞蹈影像展,包含現地演出、講座與工作坊。2018 年度團隊多部作品受邀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2018 臺灣舞蹈平台】之放影像系列播映,2019 年於國美館展出 360 度環形投影作品《Contours 舞‧界‧線》。2016年起,陸續與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澳洲Circling the Brink計畫、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等合作,策劃並擔任國際舞蹈影像工作坊導師。2020年起開始推動「島嶼身景,舞影漫遊」舞蹈影像環島計畫,包含在地青年舞蹈影像工作坊和駐地創作。 |
黃國威 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 行政總監、香港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策展人 |
黃國威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藝術及文化企業文學碩士及香港浸會大學歐洲研究學士課程。曾任職香港藝術中心、中英劇團及香港兒童音樂劇團等藝術機構。2006年加入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2014年委任為舞團之行政總監,並為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策劃,以及監製舞團跨國共制項目、虛擬舞蹈節目、舞蹈影像及特定場域演出。 |
陳芯宜 臺灣電影導演 |
作品跨足劇情片與紀錄片,傳達對時下社會的長期觀察,擅長利用魔幻寫實的手法,突顯現實社會的荒謬性,用以陳述更大的結構問題。作品風格流暢明快,常在嚴謹的架構中,展現細緻綿密的情感鋪陳、與角色的深刻刻畫。作品曾入圍柏林影展、金馬獎、釜山影展、山形影展、台北電影獎、高雄電影獎、臺灣國際紀錄片獎等國內外影展獎項與參展邀請。拍片之餘,陳芯宜同時也為許多影片及劇場製作配樂,因此她的作品總是充滿節奏感,具有豐富的音樂性。 |
田國平 當代舞蹈影片欣賞社社長 |
曾任《表演藝術》雜誌舞蹈/戲劇編輯、《銀幕迷/螢幕迷》電影雜誌總編,發行CABLE電影欣賞電子週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