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從「文雄與秀英」看見自己與身邊人的每段關係──巴鈺與謝孟庭專訪
活性界面製作與僻室聯合製作推出的韓國版權劇《文雄與秀英》,2024年於PLAYground 空總劇場演出近兩個月計53場,共有四個文雄、三個秀英。在劇本設定的角色框架中,演員們長出各自獨特的樣貌。
歐洲導演愛上臺灣歌仔戲,妙喻一特質堪比義大利即興喜劇
歐洲導演盧卡斯(Lukas HEMLEB)自2006年起與臺灣表演藝術團隊跨界合作,就深深愛上臺灣,2017年首度合作一心戲劇團,推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作品,2024年再度攜手,跨越了探索與磨合的階段,以默契相融,更上層樓的作品《幻蘊迷宮》,被形容為巴洛克式的臺灣歌仔戲。
讓聲音帶我們進入外婆的心
《乘上未知漂流去》是一齣非常特別的獨角戲,所有的觀眾都要戴著劇團提供的耳機,透過耳機聽到台上各種聲響,包括演員的獨白、道具聲響、音效等。這讓我想到英國合拍劇團導演賽門‧麥克伯尼(Simon McBURNEY)享譽國際的作品《相遇》(The Encounter, 2015),這齣戲也是一個人透過創造各種現場音效來說故事,有點像早期的電影音效,只是現場做給觀眾看。
《文雄與秀英》讓你再一次__愛情!
我的好友、同時也是知名編劇詹傑曾說過一句至理名言:「電視劇像老公,電影像一夜情」。我每次都想問,那劇場呢?假若串流媒體只要點點滑鼠,就有各種驚心動魄、高潮迭起、峰迴路轉、還看都看不完的多國影視作品,排解不甘日常寂寞的一顆心,我們又為何需要大費周章走進劇場,看單單兩名演員演繹平平淡淡、細水長流的一輩子感情?
獻給每位勇敢迎向未知的女性 —— 二律悖反協作體《乘上未知漂流去》
目前正進駐板橋435藝文園區藝術聚落的實驗團隊「二律悖反協作體」,成員背景包含文學、音樂、戲劇、舞蹈與視覺領域,因此創作風格充滿流動性和多樣性,揉合各色媒材持續探索內在個體跟外在環境的衝突,以文字、軀體、聲光及空間場域打造包容又多元的表演藝術。
神祇般的愛與恨,Emma Rice 的《咆哮山莊》如何重塑經典?
原本在小說《咆哮山莊》裡,主角希克里斯夫是一位英國的孤兒,可是導演Emma Rice對於幾年前,法國加萊難民營(Jungle de Calais)的非法移民偷渡到英國引發熱議的事,讓她深感氣憤。於是她做了一點挪動,將希克里斯夫變成是一位膚色黝黑的難民小孩(戲中用操偶的方式來呈現)。從這個點,我們就可以知道,由英國國家劇院、布里斯托老維克劇院、約克皇家劇院三館所共製,於2021年底首演的舞台劇《咆哮山莊》,並不是在講一個十九世紀的愛情故事,而是在談我們這個時代的愛與恨。
「文字躍動!文學改編劇場魅力—淺談為愛而生共融劇場《魚.貓》」座談側記
曉劇場劇作《魚.貓》將於10月12、13日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後簡稱衛武營)演出,戲劇改編自臺灣國寶級文學作家黃春明的《莎喲娜拉!再見》之短篇故事〈魚〉及〈溺死一隻老貓〉,由鍾伯淵編導以共融劇場形式,邀請聾人及劇場演員共同演出。在8月31日下午,衛武營特別與國立臺灣文學館(後簡稱臺文館)跨界合作,特別邀集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影響‧新劇場團長與藝術總監呂毅新,以及萬座曉劇場藝術總監鍾伯淵,三人共同以「文字躍動!文學改編劇場魅力—淺談為愛而生共融劇場《魚.貓》」為題進行前導討論。
在《魚.貓》遇見共融劇場的新可能
我與曉劇場的緣分始於十多年前,記得那時我在萬華的一棟民宅地下室觀賞了幾齣戲劇。曉劇場的作品總是充滿了柔軟而堅定的力量,總可以給予觀者無盡的啟發與感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因為視力問題,我逐漸無法頻繁地進劇場欣賞演出,但我依然持續關注曉劇場的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