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價:NTD 800
- 衛武營主辦節目
- 演出全長約60分鐘,無中場休息。
- 建議7歲以上觀眾觀賞。
本演出為參與式的漸進體驗,觀眾將隨演出段落進入舞台裝置區域,透過互動感測器成為表演的一部分。由於演出進程持續推進,遲到或中途離席的觀眾將僅能從當前進度開始體驗。敬請準時入場,並建議輕裝前來,以便自在參與。
部分演出段落無安排固定座席,若有特殊需求請提前與主辦單位聯繫。
遲到或中途離席觀眾需依現場服務人員安排進出場。
演出部分段落含煙霧效果,請留意並斟酌入場。
每場演出前30分鐘開放驗票
衛武營會員綁定OPENTIX
邀請您註冊「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帳號並綁定衛武營會員卡,即可享有會員購票優惠。綁定教學
優惠方案
11/24(一)中午12:00 - 12/8(一)中午12:00
衛武營會員購票75折優惠12/1(一)中午12:00 - 12/8(一)中午12:00
一般大眾購票8折優惠12/8(一)中午12:00起
衛武營會員購票同場次四人同行75折
一般觀眾單筆訂單購票同場次四人同行8折
團票優惠
購票同場次:
- 單筆訂單 60 張(含)以上 75 折
※相關優惠請洽07-262-6666
貼心指南
- 生活卡9折
- 青年卡每場節目限購一次75折,加購9折
※入場需提供青年卡驗證 - 無限卡每場節目限購一張7折,加購9折
- 會員優惠詳見會員優惠辦法
【2026衛武營國際音樂節】張玹《眾人協奏曲》
法國著名音樂評論雜誌《Classic Agenda》寫道「充滿靈性」的旅美作曲家 作曲家張玹音樂專輯《安土》入圍第36屆傳藝金曲獎的四大獎項:最佳藝術音樂專輯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最佳演奏獎和最佳錄音獎 群星匯聚的演出名單:睽違七年再次來臺演出比利時當代音樂天團Ictus Ensemble,2022年日本橫濱舞蹈大賽評審團獎得主、第23屆台新藝術家獎入圍編舞家劉奕伶,遊走於歐洲、臺灣之間、演奏與創作兼具的笙獨奏家李俐錦 |
張玹 作曲 x 馬圓媛 空間設計 x 劉奕伶 編舞 x 李俐錦 笙演奏 x 比利時強音當代古典樂團 現場演出
當你踏上這片由 63 格聲音構成的網格,你將不是觀眾,而是參與者、觸發者、演奏者。
每一步、每一次轉身,皆被轉譯為聲音。裝置會記得你走過的軌跡,聲音會記住你曾經是誰。來自斯圖加特當代人聲樂團與比利時強音當代古典樂團錄製的人聲與器樂素材,經由作曲家張玹的語法重新編組,被植入於空間之中,等待你的腳步揭示、改寫、共鳴。
《眾人協奏曲》是一場音樂行動,也是一場集體生成的聲音劇場。裝置以觀眾行走為演奏方式,透過作曲邏輯建構動作、空間與感知,持續變形、再生,無譜、無指揮、無中心。每一次的參與,都是一次與他人共同演奏的儀式,一場關於聲音如何誕生、如何傳承、如何消逝的探索。
當你走上這座聲音裝置,你或許會迷路,但也因此進入了音樂的內部。這不是為你演奏的音樂,而是由你與他人共奏出的聲音之地圖。
演出暨製作團隊
製作|玹圓有限公司
藝術總監暨作曲|張玹
錄音暨現場演出|比利時強音當代古典樂團
笙|李俐錦
編舞|劉奕伶
裝置暨空間設計|馬圓媛
創作顧問|洪唯堯
錄音|斯圖加特當代人聲團
音響設計與工程|孫紹庭
燈光設計|曾睿琁
服裝設計|陳劭彥
技術統籌|洪毓琛
製作人|廖愛瑪
互動感測技術開發贊助|廣達研究院
作曲獨家贊助|Muzik3 Foundation
聲音工程獨家贊助|Jessica Chu & Hendrick Lee
前期階段性呈現支持|臺中國家歌劇院
藝術家介紹
張玹|藝術總監、作曲
法國著名音樂評論雜誌《Classic Agenda》寫道「充滿靈性」的旅美作曲家張玹,為美國作曲家論壇(ACF)、亞洲文化協會 (ACC)、Djerassi Artist Residency、Helene Wurlitzer Foundation受獎人。
其作品曾受邀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林肯中心、芝加哥交響中心、東京三得利音樂廳、莫斯科愛樂廳、法國 Royaumont、柏林愛樂室內樂廳、日內瓦 Archipel Festival、威瑪國際藝術節、臺灣國家音樂廳等演出。近年合作以及受委託邀約的樂團,包括維也納音樂家樂團、印第安納波里斯交響樂團、臺灣的國家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美國The Orchestra Now、芝加哥市民管絃樂團、普林斯頓室內合唱團、斯圖加特當代人聲團、莫斯科現代室內樂團等。於2020年雲門舞集《定光》擔任聲音暨人聲創作,帶領表演者用身體尋找聲音的共鳴;2021TIFA 《千年舞台,我卻沒怎麼活過》以及 2021TIFA《我庄三部曲》擔任作曲。2022年創作改編自龍應台第一本小說《大武山下》之80分鐘當代清唱劇《緣那麼深,愛那麼淺》。
2016 年創辦音元 Innuan,活躍於紐約,結合空間、藝術、音樂、科技舉辦策展演出。演出策展場地包含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祖克曼中心,康乃爾大學強森美術館,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畫廊,義大利現代藝術中心,Fotografiska攝影博物館,紐約百老匯大道等。2024年初受敦仁精神專科醫院委託創作,發行第一張專輯 《安土》於2025年入圍傳藝金曲獎四項大獎。
比利時強音當代古典樂團|錄音暨演出
比利時強音當代古典樂團成立於 1994 年,總部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起初為羅莎舞團的現場演出樂團;至今,比利時強音當代古典樂團已成為由創意音樂家組成的當代音樂團體,致力於最廣義的實驗音樂探索,包含記譜音樂、聲音藝術、即興創作與電子音樂等多元形式。
在當代音樂團體多被視為由高超獨奏家組成的「迷你管絃樂團」時期,比利時強音當代古典樂團以藝術家自主的集體姿態脫穎而出。如今,樂團聚集了橫跨三個世代、約三十位音樂家,共同以開放與探索的精神推展創作。
樂團長期與策展人、編舞家及大型樂團合作,包括布魯塞爾愛樂(Brussels Philharmonic)與根特聲樂合唱團(Collegium Vocale Gent),同時亦持續發展多樣的計畫,其近三百項演出與計畫均可於官方網站(ictus.be)及 YouTube 頻道上瀏覽。
李俐錦|笙
李俐錦是臺灣笙獨奏家、作曲家、即興音樂家與表演者,近年往返於臺灣與歐洲之間工作。她具備扎實的古典與現代國樂訓練,並擅長將笙融入各種藝術形式之中,包括不同音樂風格、身體動作及就地創作。曾任卡到音即興樂團成員,參與該團專輯《慢》製作,獲第2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跨界音樂專輯」。她的創作也多次獲得台新藝術獎提名,包括個人製作與演出作品《看得見的音樂表演-從合奏到合作》、個人全創作音樂會《玩樂女笙》。近年以獨奏家身份合作的指揮包括呂紹嘉、莊東杰與楊書涵,合作樂團則涵蓋巴黎Ensemble Cairn、史特拉斯堡 Ensemble LINEA、芬蘭 Lapland Chamber Orchestra、柏林 Trickster Orchestra,以及臺北市立國樂團等。
劉奕伶|編舞
劉奕伶,臺灣當代舞蹈藝術家。曾擔任美國 Bill T. Jones / Arnie Zane Company 專職舞者,於世界各地累積豐厚的表演與教學經驗。2019年起與錄像藝術家蘇匯宇合作劇場創作《The White Waters》擔任編舞與表演,於美國紐約Performa雙年展、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以及澳洲 RISING 藝術節演出。2020年起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及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參與藝術家李明維之作品《如實曲徑》,其身影登上紐約時報以及英國金融時報版面。
雙人舞作品《而且或者...》於 2022 年獲得日本橫濱舞蹈大賽評審團獎。2022年參與法國編舞家 Xavier Le ROY 及余美華作品《Still (Life) in Taipei》。2024年於兩廳院新點子實驗場發表個人首支長篇作品《Turn Out》,獲得當年度台新藝術獎入圍。
馬圓媛|空間暨裝置設計
馬圓媛為居住於紐約的室內設計師,畢業於紐約室內設計學院。曾任職於Architectural Digest (AD) 前名人堂設計事務所,包括Tony Chi Studio 與 Studio Sofield。2024 年受 Djerassi Foundation 邀請駐村,與張 玹共同創作大型打擊樂裝置《谷神》,作品獲國藝會及紐約 Queens Art Council 贊助支持。
【2026衛武營國際音樂節】張玹《眾人協奏曲》
法國著名音樂評論雜誌《Classic Agenda》寫道「充滿靈性」的旅美作曲家 作曲家張玹音樂專輯《安土》入圍第36屆傳藝金曲獎的四大獎項:最佳藝術音樂專輯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最佳演奏獎和最佳錄音獎 群星匯聚的演出名單:睽違七年再次來臺演出比利時當代音樂天團Ictus Ensemble,2022年日本橫濱舞蹈大賽評審團獎得主、第23屆台新藝術家獎入圍編舞家劉奕伶,遊走於歐洲、臺灣之間、演奏與創作兼具的笙獨奏家李俐錦 |
張玹 作曲 x 馬圓媛 空間設計 x 劉奕伶 編舞 x 李俐錦 笙演奏 x 比利時強音當代古典樂團 現場演出
當你踏上這片由 63 格聲音構成的網格,你將不是觀眾,而是參與者、觸發者、演奏者。
每一步、每一次轉身,皆被轉譯為聲音。裝置會記得你走過的軌跡,聲音會記住你曾經是誰。來自斯圖加特當代人聲樂團與比利時強音當代古典樂團錄製的人聲與器樂素材,經由作曲家張玹的語法重新編組,被植入於空間之中,等待你的腳步揭示、改寫、共鳴。
《眾人協奏曲》是一場音樂行動,也是一場集體生成的聲音劇場。裝置以觀眾行走為演奏方式,透過作曲邏輯建構動作、空間與感知,持續變形、再生,無譜、無指揮、無中心。每一次的參與,都是一次與他人共同演奏的儀式,一場關於聲音如何誕生、如何傳承、如何消逝的探索。
當你走上這座聲音裝置,你或許會迷路,但也因此進入了音樂的內部。這不是為你演奏的音樂,而是由你與他人共奏出的聲音之地圖。
演出暨製作團隊
製作|玹圓有限公司
藝術總監暨作曲|張玹
錄音暨現場演出|比利時強音當代古典樂團
笙|李俐錦
編舞|劉奕伶
裝置暨空間設計|馬圓媛
創作顧問|洪唯堯
錄音|斯圖加特當代人聲團
音響設計與工程|孫紹庭
燈光設計|曾睿琁
服裝設計|陳劭彥
技術統籌|洪毓琛
製作人|廖愛瑪
互動感測技術開發贊助|廣達研究院
作曲獨家贊助|Muzik3 Foundation
聲音工程獨家贊助|Jessica Chu & Hendrick Lee
前期階段性呈現支持|臺中國家歌劇院
藝術家介紹
張玹|藝術總監、作曲
法國著名音樂評論雜誌《Classic Agenda》寫道「充滿靈性」的旅美作曲家張玹,為美國作曲家論壇(ACF)、亞洲文化協會 (ACC)、Djerassi Artist Residency、Helene Wurlitzer Foundation受獎人。
其作品曾受邀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林肯中心、芝加哥交響中心、東京三得利音樂廳、莫斯科愛樂廳、法國 Royaumont、柏林愛樂室內樂廳、日內瓦 Archipel Festival、威瑪國際藝術節、臺灣國家音樂廳等演出。近年合作以及受委託邀約的樂團,包括維也納音樂家樂團、印第安納波里斯交響樂團、臺灣的國家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美國The Orchestra Now、芝加哥市民管絃樂團、普林斯頓室內合唱團、斯圖加特當代人聲團、莫斯科現代室內樂團等。於2020年雲門舞集《定光》擔任聲音暨人聲創作,帶領表演者用身體尋找聲音的共鳴;2021TIFA 《千年舞台,我卻沒怎麼活過》以及 2021TIFA《我庄三部曲》擔任作曲。2022年創作改編自龍應台第一本小說《大武山下》之80分鐘當代清唱劇《緣那麼深,愛那麼淺》。
2016 年創辦音元 Innuan,活躍於紐約,結合空間、藝術、音樂、科技舉辦策展演出。演出策展場地包含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祖克曼中心,康乃爾大學強森美術館,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畫廊,義大利現代藝術中心,Fotografiska攝影博物館,紐約百老匯大道等。2024年初受敦仁精神專科醫院委託創作,發行第一張專輯 《安土》於2025年入圍傳藝金曲獎四項大獎。
比利時強音當代古典樂團|錄音暨演出
比利時強音當代古典樂團成立於 1994 年,總部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起初為羅莎舞團的現場演出樂團;至今,比利時強音當代古典樂團已成為由創意音樂家組成的當代音樂團體,致力於最廣義的實驗音樂探索,包含記譜音樂、聲音藝術、即興創作與電子音樂等多元形式。
在當代音樂團體多被視為由高超獨奏家組成的「迷你管絃樂團」時期,比利時強音當代古典樂團以藝術家自主的集體姿態脫穎而出。如今,樂團聚集了橫跨三個世代、約三十位音樂家,共同以開放與探索的精神推展創作。
樂團長期與策展人、編舞家及大型樂團合作,包括布魯塞爾愛樂(Brussels Philharmonic)與根特聲樂合唱團(Collegium Vocale Gent),同時亦持續發展多樣的計畫,其近三百項演出與計畫均可於官方網站(ictus.be)及 YouTube 頻道上瀏覽。
李俐錦|笙
李俐錦是臺灣笙獨奏家、作曲家、即興音樂家與表演者,近年往返於臺灣與歐洲之間工作。她具備扎實的古典與現代國樂訓練,並擅長將笙融入各種藝術形式之中,包括不同音樂風格、身體動作及就地創作。曾任卡到音即興樂團成員,參與該團專輯《慢》製作,獲第2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跨界音樂專輯」。她的創作也多次獲得台新藝術獎提名,包括個人製作與演出作品《看得見的音樂表演-從合奏到合作》、個人全創作音樂會《玩樂女笙》。近年以獨奏家身份合作的指揮包括呂紹嘉、莊東杰與楊書涵,合作樂團則涵蓋巴黎Ensemble Cairn、史特拉斯堡 Ensemble LINEA、芬蘭 Lapland Chamber Orchestra、柏林 Trickster Orchestra,以及臺北市立國樂團等。
劉奕伶|編舞
劉奕伶,臺灣當代舞蹈藝術家。曾擔任美國 Bill T. Jones / Arnie Zane Company 專職舞者,於世界各地累積豐厚的表演與教學經驗。2019年起與錄像藝術家蘇匯宇合作劇場創作《The White Waters》擔任編舞與表演,於美國紐約Performa雙年展、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以及澳洲 RISING 藝術節演出。2020年起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及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參與藝術家李明維之作品《如實曲徑》,其身影登上紐約時報以及英國金融時報版面。
雙人舞作品《而且或者...》於 2022 年獲得日本橫濱舞蹈大賽評審團獎。2022年參與法國編舞家 Xavier Le ROY 及余美華作品《Still (Life) in Taipei》。2024年於兩廳院新點子實驗場發表個人首支長篇作品《Turn Out》,獲得當年度台新藝術獎入圍。
馬圓媛|空間暨裝置設計
馬圓媛為居住於紐約的室內設計師,畢業於紐約室內設計學院。曾任職於Architectural Digest (AD) 前名人堂設計事務所,包括Tony Chi Studio 與 Studio Sofield。2024 年受 Djerassi Foundation 邀請駐村,與張 玹共同創作大型打擊樂裝置《谷神》,作品獲國藝會及紐約 Queens Art Council 贊助支持。
- 票價:NTD 800
- 衛武營主辦節目
- 演出全長約60分鐘,無中場休息。
- 建議7歲以上觀眾觀賞。
本演出為參與式的漸進體驗,觀眾將隨演出段落進入舞台裝置區域,透過互動感測器成為表演的一部分。由於演出進程持續推進,遲到或中途離席的觀眾將僅能從當前進度開始體驗。敬請準時入場,並建議輕裝前來,以便自在參與。
部分演出段落無安排固定座席,若有特殊需求請提前與主辦單位聯繫。
遲到或中途離席觀眾需依現場服務人員安排進出場。
演出部分段落含煙霧效果,請留意並斟酌入場。
每場演出前30分鐘開放驗票
衛武營會員綁定OPENTIX
邀請您註冊「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帳號並綁定衛武營會員卡,即可享有會員購票優惠。綁定教學
優惠方案
11/24(一)中午12:00 - 12/8(一)中午12:00
衛武營會員購票75折優惠12/1(一)中午12:00 - 12/8(一)中午12:00
一般大眾購票8折優惠12/8(一)中午12:00起
衛武營會員購票同場次四人同行75折
一般觀眾單筆訂單購票同場次四人同行8折
團票優惠
購票同場次:
- 單筆訂單 60 張(含)以上 75 折
※相關優惠請洽07-262-6666
貼心指南
- 生活卡9折
- 青年卡每場節目限購一次75折,加購9折
※入場需提供青年卡驗證 - 無限卡每場節目限購一張7折,加購9折
- 會員優惠詳見會員優惠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