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價:NTD 600、900、1200、1500
- 衛武營主辦節目
- 節目全長約95分鐘,含中場休息20分鐘。
- 建議7歲以上觀眾觀賞。
- 遲到觀眾須遵循工作人員指示入場。
衛武營會員綁定OPENTIX
邀請您註冊「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帳號並綁定衛武營會員卡,即可享有會員購票優惠。綁定教學
優惠方案
11/24(一)中午12:00 - 12/8(一)中午12:00
衛武營會員購票75折優惠12/1(一)中午12:00 - 12/8(一)中午12:00
一般大眾購票8折優惠12/8(一)中午12:00起
衛武營會員購票同場次四人同行75折
一般觀眾單筆訂單購票同場次四人同行8折
團票優惠
購票同場次:
- 單筆訂單 60 張(含)以上 75 折
※相關優惠請洽07-262-6666
貼心指南
- 生活卡9折
- 青年卡每場節目限購一次75折,加購9折
※入場需提供青年卡驗證 - 無限卡每場節目限購一張7折,加購9折
- 會員優惠詳見會員優惠辦法
臺灣國樂團&高雄市國樂團《一代宗師—彭修文紀念音樂會》
若說武術的一代宗師是詠春高手葉問,那麼國樂的一代宗師,應就是彭修文。
有關彭修文的生平事跡,坊間已有不少資料,更有專著研究他的音樂藝術。他創建了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確立了現代中樂編制,創編了數百首不同類型的樂曲,而這些廣為流傳的作品題材之豐富、旋律之優美、配器之精妙,令民族音樂事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並對臺灣當代國樂發展影響深遠,至今仍無人能及。
彭修文多次走訪臺灣,並演出其編創的作品,帶給臺灣樂迷無限迴響,現逝世三十週年之際,由有濃厚亦師徒亦朋友關係的閻惠昌指揮,帶領臺灣國樂團於臺北、高雄二地演出,並分別與臺北市立國樂團、高雄市國樂團合作,一同向一代宗師致上最深敬意。
演出曲目
古曲(彭修文 編):《將軍令》
彭修文:誼之風第二號《寶島》
彭修文:《喜豐收》(嗩吶:劉江濱)
彭修文:交響詩《流水操》
華彥鈞(彭修文 編):《二泉映月》(胡琴:高孟嵐、彭苙榳)
彭修文、蔡惠泉:《豐收鑼鼓》
彭修文:幻想曲《秦.兵馬俑》
演出暨製作團隊
指揮|閻惠昌
嗩吶|劉江濱
胡琴|高孟嵐、彭苙榳
臺灣國樂團
高雄市國樂團
藝術家介紹
指揮|閻惠昌
自1997年6月起履任香港中樂團,為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
1987年獲頒授中國首屆專業評級國家一級指揮。對文化發展的貢獻獲各地政府予以表揚,包括新加坡政府「2001年文化獎」、香港特別行政區銀紫荊星章、臺灣2018年傳藝金曲獎最佳指揮獎、國際演藝協會2022年卓越藝術家獎及第17屆香港藝術發展獎-傑出藝術貢獻獎等。閻氏現應聘為上海音樂學院中國民族管絃樂研究中心主任及指揮系教授,並擔任多間音樂院校客席及特聘教授、陝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榮譽音樂總監、北京民族樂團終身榮譽顧問,曾獲頒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於2013至2017年應邀出任臺灣國樂團音樂總監,創立「青年指揮培訓計畫」,為臺灣國樂界培養指揮人才備受肯定。閻氏帶領香港中樂團創下多個中樂發展的里程碑,其藝術成就更獲各界肯定。他全方位拓展香港中樂團,推動委約作品;積極與不同界別互動,探索交融;領導發展樂器改革;倡議創立全球首個中樂樂隊學院;於香港演藝學院開設中樂指揮碩士課程;倡議舉辦及主持多次中樂國際研討會及高峰論壇;創辦全球首個國際中樂指揮大賽,被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趙季平譽為「中國音樂發展史上的里程碑」。閻氏師從著名指揮家夏飛雲、作曲家胡登跳、何占豪等教授,於1983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隨即受聘為中國中央民族樂團首席指揮。除中樂指揮外,他亦曾獲邀客席指揮中國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等。閻氏亦為活躍作曲家,創作樂曲屢次獲得國家大獎。
嗩吶|劉江濱
為臺灣指揮家、嗩吶演奏家、樂團教育家,有「新竹市國樂推手」之稱。
自幼受兄長啟蒙開始學音樂,1989年考入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主修笛子、嗩吶。師事陳中申、吳宗憲、劉松輝等老師,並多次赴大陸隨任同祥、劉英、周東朝、郭熊智等嗩吶名師學習。1997年至2006年擔任臺北市立國樂團嗩吶演奏員,經常隨團出國巡演並擔任獨奏,足跡遍及歐、亞、美、非等三十餘國。
劉氏嗩吶吹奏技巧純熟、音色純美,多次擔任臺灣著名作曲家嗩吶協奏曲的發表與首演,並曾與臺灣長榮交響樂團、北京中央電影民樂團、安徽民族樂團等合作演出嗩吶協奏曲。
現為臺灣新竹青年國樂團、新竹市立青少年國樂團藝術總監,指揮受黃曉同先生指導,2010年獲新竹市長榮頒「績效卓著.優秀指揮」,亦入選新竹市「百大藝術家」名錄,2012年獲頒「績優臺灣藝術社教有功人員」,2016年獲頒「中國文藝獎章」。自2009年起多次率領新竹青年國樂團赴日本及大陸巡演並獲得極大迴響,2011年起創辦並策劃的「竹塹國樂節」現已成為每年國樂界最受囑目的活動之一。近年來與臺灣國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高雄市國樂團、香港中樂團、新加坡華樂團、中央民族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天津民族樂團等海內外知名樂團有多次合作。
胡琴|高孟嵐
現任臺灣國樂團樂團首席、中胡聲部首席暨拉弦聲部長。
臺灣胡琴演奏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助理教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碩士畢業。演奏之餘致力於表演藝術理論研究,目前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攻讀博士。
國際交流方面,2009年獲邀俄羅斯布里亞特共和國歐亞之聲音樂節擔任演奏及大師班;2017年赴馬來西亞沙巴華樂節擔任演奏及教學;2019年於臺北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國樂團來訪之交流指導;2020年受十鼓擊樂團邀請於環境劇場《島嶼傳說》首演《烽芒之舞》;2019年於韓國首爾與韓國國立國樂院合作演出二胡協奏曲《油紙傘下的回憶》。曾與臺灣國樂團合作於國家音樂廳演出《草原上》、《臺灣民歌主題雙胡協奏曲》、《山城之夢》及《c小調協奏曲》等協奏曲。
胡琴|彭苙榳
高雄市國樂團樂團首席,擅長演奏多種胡琴:二胡、高胡、板胡、京胡、馬頭琴、四胡、墜胡等。
曾隨團赴亞洲、美洲、歐洲、加拿大、澳洲、俄羅斯、中國大陸等地巡演,並受邀與國內外知名樂團、指揮家合作協奏曲,演出作品數量極多,也經常在高雄首演胡琴新作品,廣受好評。現任教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南華大學、國際愛樂國樂團,持續推動音樂教育,培育新一代胡琴人才。
臺灣國樂團
臺灣國樂團隸屬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是文化部轄下的國家級國樂團。由國內國樂界菁英組成,矢志探索傳統、立足本土、擁抱當代,藉由創作為臺灣傳統音樂扎根,用演出傳遞臺灣美學品味,以提昇臺灣傳統及當代音樂為目標,以國際為舞台,用醇厚的音樂深化臺灣之美。近年來逐步推動「用國樂訴說臺灣最美的故事」、「在地取材、取才」、「以音樂連結世界和臺灣」等理念,建立臺灣國樂團的品牌精神。臺灣國樂團的演出,融合戲劇、舞蹈、美術、詩歌、文學等各類元素,兼具創新與傳統,多年來定期出版音樂CD專輯,均獲佳評,成果斐然。全團亦致力於傳統音樂之推廣,用傳統音樂豐富國民的生活。長年擔任國家文化外交的大使,演奏行跡遍及歐洲、美洲及亞洲各大城市,傳遞動人的樂章。
高雄市國樂團
蘊含深刻「傳統」風格且領銜創新「現代」兼蓄,是高雄市國樂團立團以來的發展理念,既期許能夠保有民族音樂的傳統精華,又能兼具新銳的國際宏觀。1989年轉型專業樂團,初名為「高雄市實驗國樂團」;2000年正式更名為「高雄市國樂團」;2009年高雄市國樂團與高雄市交響樂團整併為「財團法人高雄市愛樂文化藝術基金會」;現任董事長為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王文翠、執行長朱宏昌。
在歷任團長、指揮及全體團職員的齊心努力下,秉持著發揚傳統音樂藝術為目標,無論是主動參與或應邀表演,每年都會舉辦廳堂、戶外、專題、社區、校園等不同類型音樂會;不斷地迎接來自華人地區國際名家一起合作琢磨,與國內外名家聯演的不同樂器主題,讓樂團演出更臻極致;是南臺灣最活躍與最具影響力的演藝團體。
樂團除了致力於演奏經典的傳統曲目外,更以豐富樣貌、多元形式與各個藝術領域跨界結合,如:戲劇、舞蹈、文學及繪畫影像結合等,呈現國樂生動與現代感的另一個面相,拉近更多年輕族群與國樂間的距離。近年來更以臺灣風土民情、人文色彩、景緻風光為題材,廣徵新曲,鼓勵創作具有台灣風情的國樂新曲,藉由樂曲描繪出台灣的風景、民俗、四季、人文、在地印象,更以在地出發點與世界樂壇接軌,將精緻的傳統音樂推展上國際舞台,寬闊了樂團以音樂交流的文化外交版圖,足跡遍及歐、美、亞及大洋洲等十餘國家。
高雄市國樂團亦委託或自製許多影音出版品,深受粉絲樂迷們的喜愛珍藏,與香港雨果及中國龍唱片合作錄製《管弦絲竹知多少》、《龜茲古韻》、《春夏秋冬》、《長城隨想》及《新疆情調組曲》等十餘張CD;近期自製出版25週年紀念專輯《台灣暢想》、30週年紀念專輯《節慶臺灣》雙CD及《搜神尋妖玩樂趣》USB(入圍第34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傳統音樂專輯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及最佳錄音獎)等豐富的有聲資料庫。
臺灣國樂團&高雄市國樂團《一代宗師—彭修文紀念音樂會》
若說武術的一代宗師是詠春高手葉問,那麼國樂的一代宗師,應就是彭修文。
有關彭修文的生平事跡,坊間已有不少資料,更有專著研究他的音樂藝術。他創建了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確立了現代中樂編制,創編了數百首不同類型的樂曲,而這些廣為流傳的作品題材之豐富、旋律之優美、配器之精妙,令民族音樂事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並對臺灣當代國樂發展影響深遠,至今仍無人能及。
彭修文多次走訪臺灣,並演出其編創的作品,帶給臺灣樂迷無限迴響,現逝世三十週年之際,由有濃厚亦師徒亦朋友關係的閻惠昌指揮,帶領臺灣國樂團於臺北、高雄二地演出,並分別與臺北市立國樂團、高雄市國樂團合作,一同向一代宗師致上最深敬意。
演出曲目
古曲(彭修文 編):《將軍令》
彭修文:誼之風第二號《寶島》
彭修文:《喜豐收》(嗩吶:劉江濱)
彭修文:交響詩《流水操》
華彥鈞(彭修文 編):《二泉映月》(胡琴:高孟嵐、彭苙榳)
彭修文、蔡惠泉:《豐收鑼鼓》
彭修文:幻想曲《秦.兵馬俑》
演出暨製作團隊
指揮|閻惠昌
嗩吶|劉江濱
胡琴|高孟嵐、彭苙榳
臺灣國樂團
高雄市國樂團
藝術家介紹
指揮|閻惠昌
自1997年6月起履任香港中樂團,為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
1987年獲頒授中國首屆專業評級國家一級指揮。對文化發展的貢獻獲各地政府予以表揚,包括新加坡政府「2001年文化獎」、香港特別行政區銀紫荊星章、臺灣2018年傳藝金曲獎最佳指揮獎、國際演藝協會2022年卓越藝術家獎及第17屆香港藝術發展獎-傑出藝術貢獻獎等。閻氏現應聘為上海音樂學院中國民族管絃樂研究中心主任及指揮系教授,並擔任多間音樂院校客席及特聘教授、陝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榮譽音樂總監、北京民族樂團終身榮譽顧問,曾獲頒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於2013至2017年應邀出任臺灣國樂團音樂總監,創立「青年指揮培訓計畫」,為臺灣國樂界培養指揮人才備受肯定。閻氏帶領香港中樂團創下多個中樂發展的里程碑,其藝術成就更獲各界肯定。他全方位拓展香港中樂團,推動委約作品;積極與不同界別互動,探索交融;領導發展樂器改革;倡議創立全球首個中樂樂隊學院;於香港演藝學院開設中樂指揮碩士課程;倡議舉辦及主持多次中樂國際研討會及高峰論壇;創辦全球首個國際中樂指揮大賽,被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趙季平譽為「中國音樂發展史上的里程碑」。閻氏師從著名指揮家夏飛雲、作曲家胡登跳、何占豪等教授,於1983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隨即受聘為中國中央民族樂團首席指揮。除中樂指揮外,他亦曾獲邀客席指揮中國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等。閻氏亦為活躍作曲家,創作樂曲屢次獲得國家大獎。
嗩吶|劉江濱
為臺灣指揮家、嗩吶演奏家、樂團教育家,有「新竹市國樂推手」之稱。
自幼受兄長啟蒙開始學音樂,1989年考入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主修笛子、嗩吶。師事陳中申、吳宗憲、劉松輝等老師,並多次赴大陸隨任同祥、劉英、周東朝、郭熊智等嗩吶名師學習。1997年至2006年擔任臺北市立國樂團嗩吶演奏員,經常隨團出國巡演並擔任獨奏,足跡遍及歐、亞、美、非等三十餘國。
劉氏嗩吶吹奏技巧純熟、音色純美,多次擔任臺灣著名作曲家嗩吶協奏曲的發表與首演,並曾與臺灣長榮交響樂團、北京中央電影民樂團、安徽民族樂團等合作演出嗩吶協奏曲。
現為臺灣新竹青年國樂團、新竹市立青少年國樂團藝術總監,指揮受黃曉同先生指導,2010年獲新竹市長榮頒「績效卓著.優秀指揮」,亦入選新竹市「百大藝術家」名錄,2012年獲頒「績優臺灣藝術社教有功人員」,2016年獲頒「中國文藝獎章」。自2009年起多次率領新竹青年國樂團赴日本及大陸巡演並獲得極大迴響,2011年起創辦並策劃的「竹塹國樂節」現已成為每年國樂界最受囑目的活動之一。近年來與臺灣國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高雄市國樂團、香港中樂團、新加坡華樂團、中央民族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天津民族樂團等海內外知名樂團有多次合作。
胡琴|高孟嵐
現任臺灣國樂團樂團首席、中胡聲部首席暨拉弦聲部長。
臺灣胡琴演奏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助理教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碩士畢業。演奏之餘致力於表演藝術理論研究,目前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攻讀博士。
國際交流方面,2009年獲邀俄羅斯布里亞特共和國歐亞之聲音樂節擔任演奏及大師班;2017年赴馬來西亞沙巴華樂節擔任演奏及教學;2019年於臺北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國樂團來訪之交流指導;2020年受十鼓擊樂團邀請於環境劇場《島嶼傳說》首演《烽芒之舞》;2019年於韓國首爾與韓國國立國樂院合作演出二胡協奏曲《油紙傘下的回憶》。曾與臺灣國樂團合作於國家音樂廳演出《草原上》、《臺灣民歌主題雙胡協奏曲》、《山城之夢》及《c小調協奏曲》等協奏曲。
胡琴|彭苙榳
高雄市國樂團樂團首席,擅長演奏多種胡琴:二胡、高胡、板胡、京胡、馬頭琴、四胡、墜胡等。
曾隨團赴亞洲、美洲、歐洲、加拿大、澳洲、俄羅斯、中國大陸等地巡演,並受邀與國內外知名樂團、指揮家合作協奏曲,演出作品數量極多,也經常在高雄首演胡琴新作品,廣受好評。現任教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南華大學、國際愛樂國樂團,持續推動音樂教育,培育新一代胡琴人才。
臺灣國樂團
臺灣國樂團隸屬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是文化部轄下的國家級國樂團。由國內國樂界菁英組成,矢志探索傳統、立足本土、擁抱當代,藉由創作為臺灣傳統音樂扎根,用演出傳遞臺灣美學品味,以提昇臺灣傳統及當代音樂為目標,以國際為舞台,用醇厚的音樂深化臺灣之美。近年來逐步推動「用國樂訴說臺灣最美的故事」、「在地取材、取才」、「以音樂連結世界和臺灣」等理念,建立臺灣國樂團的品牌精神。臺灣國樂團的演出,融合戲劇、舞蹈、美術、詩歌、文學等各類元素,兼具創新與傳統,多年來定期出版音樂CD專輯,均獲佳評,成果斐然。全團亦致力於傳統音樂之推廣,用傳統音樂豐富國民的生活。長年擔任國家文化外交的大使,演奏行跡遍及歐洲、美洲及亞洲各大城市,傳遞動人的樂章。
高雄市國樂團
蘊含深刻「傳統」風格且領銜創新「現代」兼蓄,是高雄市國樂團立團以來的發展理念,既期許能夠保有民族音樂的傳統精華,又能兼具新銳的國際宏觀。1989年轉型專業樂團,初名為「高雄市實驗國樂團」;2000年正式更名為「高雄市國樂團」;2009年高雄市國樂團與高雄市交響樂團整併為「財團法人高雄市愛樂文化藝術基金會」;現任董事長為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王文翠、執行長朱宏昌。
在歷任團長、指揮及全體團職員的齊心努力下,秉持著發揚傳統音樂藝術為目標,無論是主動參與或應邀表演,每年都會舉辦廳堂、戶外、專題、社區、校園等不同類型音樂會;不斷地迎接來自華人地區國際名家一起合作琢磨,與國內外名家聯演的不同樂器主題,讓樂團演出更臻極致;是南臺灣最活躍與最具影響力的演藝團體。
樂團除了致力於演奏經典的傳統曲目外,更以豐富樣貌、多元形式與各個藝術領域跨界結合,如:戲劇、舞蹈、文學及繪畫影像結合等,呈現國樂生動與現代感的另一個面相,拉近更多年輕族群與國樂間的距離。近年來更以臺灣風土民情、人文色彩、景緻風光為題材,廣徵新曲,鼓勵創作具有台灣風情的國樂新曲,藉由樂曲描繪出台灣的風景、民俗、四季、人文、在地印象,更以在地出發點與世界樂壇接軌,將精緻的傳統音樂推展上國際舞台,寬闊了樂團以音樂交流的文化外交版圖,足跡遍及歐、美、亞及大洋洲等十餘國家。
高雄市國樂團亦委託或自製許多影音出版品,深受粉絲樂迷們的喜愛珍藏,與香港雨果及中國龍唱片合作錄製《管弦絲竹知多少》、《龜茲古韻》、《春夏秋冬》、《長城隨想》及《新疆情調組曲》等十餘張CD;近期自製出版25週年紀念專輯《台灣暢想》、30週年紀念專輯《節慶臺灣》雙CD及《搜神尋妖玩樂趣》USB(入圍第34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傳統音樂專輯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及最佳錄音獎)等豐富的有聲資料庫。
- 票價:NTD 600、900、1200、1500
- 衛武營主辦節目
- 節目全長約95分鐘,含中場休息20分鐘。
- 建議7歲以上觀眾觀賞。
- 遲到觀眾須遵循工作人員指示入場。
衛武營會員綁定OPENTIX
邀請您註冊「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帳號並綁定衛武營會員卡,即可享有會員購票優惠。綁定教學
優惠方案
11/24(一)中午12:00 - 12/8(一)中午12:00
衛武營會員購票75折優惠12/1(一)中午12:00 - 12/8(一)中午12:00
一般大眾購票8折優惠12/8(一)中午12:00起
衛武營會員購票同場次四人同行75折
一般觀眾單筆訂單購票同場次四人同行8折
團票優惠
購票同場次:
- 單筆訂單 60 張(含)以上 75 折
※相關優惠請洽07-262-6666
貼心指南
- 生活卡9折
- 青年卡每場節目限購一次75折,加購9折
※入場需提供青年卡驗證 - 無限卡每場節目限購一張7折,加購9折
- 會員優惠詳見會員優惠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