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Open House】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一部曲—派對前哨站
在派對登場之前,先揭開紗幕後的風景吧!
《我・我們》是布拉瑞揚舞團以排灣族為主題的三部曲創作,以pulima、puqulu、puvarung三個字描述人在不同階段,將重心「放」在何處。pu為「安放」之意,隨著經驗累積,將分別放置在手、腦、心。
pulima為「很會使用手」之人,或許為工匠,或為藝術家,同時也意指20至30歲的青年人,以手去觸摸,以行動去探尋這個世界,透過身體感官累積經驗。《我・我們》第一部曲讓「很會用手」的一代帶隊,以他們年輕無懼的創造力,把他們此刻的手、眼睛、耳朵等五感拋擲而出!
透過Open House,布拉瑞揚與舞者將揭開紗幕,讓觀眾一探作品的源頭及實際排練場景。
►索票詳情後續公告,敬請期待
演出暨製作團隊
編舞|布拉瑞揚・帕格勒法
音樂統籌|ABAO 阿爆(阿仍仍)
編曲與混音|溫娜 Wenna
影像圖繪|磊勒丹・巴瓦瓦隆
影像設計|徐逸君
燈光設計|李建常
燈光重建|莊知恆
服裝設計|林秉豪
排練助理|高旻辰、陳忠仁
舞者|高旻辰、陳忠仁、孔柏元、王傑、張杰、鬆呈祐、張承軒
專案舞者|許庭瑋
藝術家介紹
編舞|布拉瑞揚・帕格勒法
排灣族編舞家。出生臺東嘉蘭部落,排灣族。曾受邀為雲門舞集,雲門2,美國瑪莎・葛蘭姆舞團等編作,作品深受國際讚譽,舞蹈雜誌讚許「擁有強大而傑出的天份」、「強烈的感染力,清新且獨樹一格」。2012年榮獲十大傑出青年,2022年第22屆國家文藝獎得主。2015年成立布拉瑞揚舞團,期待在臺灣東岸種下一顆舞蹈的種子,牽起自己舞者的手與世界分享作品。
音樂統籌|ABAO阿爆(阿仍仍)
排灣族音樂家,曾獲第15屆金曲獎最佳重唱組合獎,第28屆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及第31屆年度專輯及歌曲等5項獎項。2014年與外婆媽媽共同演唱全母語古謠專輯《東排三聲代》;2016年發行個人首張全創作母語專輯《vavayan女人》;2019年《kinakaian母親的舌頭》獲得第31屆金曲獎8項提名。2021年起製作《N1那屋瓦一號作品》《N2那屋瓦二號作品》,為原民創作青年製作單曲並發行合輯,希望讓新一代的聲音有更廣更多元的文化呈現。
影像圖繪|磊勒丹.巴瓦瓦隆
排灣族藝術家,創作以油畫、平面設計、數位繪畫及壁畫為主,靈感多從部落與城市間的生活經驗汲取,以獨特觀點記錄或諷刺時下議題,反應原住民尋找世界席位的過程。2017年成立《阿笛丹Atitan Art》。擔任ABAO阿爆(阿仍仍)及那屋瓦《N1》《N2》,Kivi《padiyudr分水嶺》,Makav真愛《Treasure》,曾妮《全村的希望》等音樂專輯圖像設計;2023年參與第一屆臺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Taiwan International Austronesian Art Triennial, TTIAAT),並擔任屏菸1936文化基地「屏東原民館」《母親之河》藝術投影創作。
編曲與混音|溫娜Wenna
新生代音樂製作人。以藝名「Ń7ä」發行首張專輯《Panorama》(2019),獲得第11屆金音獎最佳電音專輯;隔年與金曲獎歌手阿爆(阿仍仍)、阿美族饒舌歌手R.fu合作單曲〈zaljum 水〉再獲第12屆金音獎最佳電音歌曲。以製作人溫娜身份於2023年參與草東沒有派對《瓦合》專輯製作。另外與YELLOW黃宣,青虫aoi,女孩與機器人Riin,DEW汪定中,百頁與好心人,JUD陳泳希,令晴Lynn,逃走鮑伯等合作,國際合作有美國時裝藝術家Nick Cave,以及《黑天鵝》舞蹈顧問Francesca Harper等。
影像設計|徐逸君
視覺藝術家,於法國Paris-Cergy高等藝術學院取得國家高等造型表現文憑DNSEP。於法國Jacques Lecoq戲劇學校研習肢體與結構課程LEM。目前從事視覺、劇場影像創作及大型活動影像設計統籌。個人裝置藝術作品曾展覽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巴黎市政廳等。策劃多次臺灣大型活動之影像運用,包括2018年左營環境劇場《見城》、臺北時裝週SS19開幕秀、臺中歌劇院建築投影《光之曲幕 T.A.P. Project》等。2022年擔任高雄市環境劇場衛武營《船愛》影像設計,該活動獲美國The MUSE Design Awards 設計金獎 。
燈光設計|李建常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主修導演。外表坊時驗團創團團長,363小劇場創辦人之一。2015年至2024年起擔任布拉瑞揚舞團技術總監及燈光設計。作品有《拉歌》、《勇者》、《阿棲睞》、《漂亮漂亮》、《無,或就以沉醉為名》、《路吶》、《#是否》、《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己力渡路》、《我・我們》第一部曲、《我・我們》第二部曲等。
燈光重建|莊知恆
燈光設計師及裝置藝術家。致力於鑽研燈光設計與創作領域,擅長以不同觀點切入作品,創造出獨特風格的光影語彙;2017年以作品《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獲得「世界劇場設計展」燈光設計專業組銅獎;與編舞家周書毅合作《Break & Break! 無用之地》周書毅身體錄像展獲得第十七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是少數被關注的臺灣燈光設計師。
服裝設計|林秉豪
出生臺灣屏東,表演藝術圈中少數結合美術與舞蹈的劇場服裝設計師。自小學畫,因熱愛舞蹈考上臺北藝術大學的舞蹈系,之後結合兩種天分,轉往服裝設計發展,最擅長西洋古典芭蕾服裝設計與製作。2001年成立凱斯林事業有限公司並擔任橙橙國際有限公司創意總監。舞蹈服裝作品有雲門舞集林懷民《花語》《如果沒有你》,鄭宗龍《在路上》《十三聲》,2015兩廳院舞蹈秋天「舞蹈空間╳譚盾計畫《迴》」,並擔任「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開幕秀服裝暨整體造型總監。
布拉瑞揚舞團
布拉瑞揚舞團由臺灣原住民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2015年在臺東成立。
舞團的創作與團員的訓練是走進山裡勞動,臨岸吟唱,一趟趟的田野踏查,不斷挖掘自身蘊含的傳統與文化,從這再出發,發展獨具的身體動作與語彙。成團至今發表《拉歌》(2015),《阿棲睞》(2016),《漂亮漂亮》(2016),《無,或就以沉醉為名》(2017),《路吶》(2018),《#是否》(2019),《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2021),《己力渡路》(2022),《我・我們》第一部曲(2023),《我・我們》第二部曲(2024)。
《無,或就以沉醉為名》獲第16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其「在返身自我凝視的創作中,這個作品以獨特的藝術手段回應原住民在台灣政治現實的處境。布拉瑞揚的覺醒與充滿實驗的勇氣,在今日眾聲喧嘩的表演藝術中,格外發人深省。」隔年《路吶》以「從原住民的身體性與部落儀式尋找當代的語法與姿態,重新取樣,以『人』的存在角度出發,豐富了當代舞蹈的內涵」拿下年度大獎,是臺灣第一個連續獲獎團隊。
作品除受邀於各地演出,也巡演至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澳洲,法國等。
主要贊助
在地藝文支持夥伴
【2025 Open House】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一部曲—派對前哨站
在派對登場之前,先揭開紗幕後的風景吧!
《我・我們》是布拉瑞揚舞團以排灣族為主題的三部曲創作,以pulima、puqulu、puvarung三個字描述人在不同階段,將重心「放」在何處。pu為「安放」之意,隨著經驗累積,將分別放置在手、腦、心。
pulima為「很會使用手」之人,或許為工匠,或為藝術家,同時也意指20至30歲的青年人,以手去觸摸,以行動去探尋這個世界,透過身體感官累積經驗。《我・我們》第一部曲讓「很會用手」的一代帶隊,以他們年輕無懼的創造力,把他們此刻的手、眼睛、耳朵等五感拋擲而出!
透過Open House,布拉瑞揚與舞者將揭開紗幕,讓觀眾一探作品的源頭及實際排練場景。
►索票詳情後續公告,敬請期待
演出暨製作團隊
編舞|布拉瑞揚・帕格勒法
音樂統籌|ABAO 阿爆(阿仍仍)
編曲與混音|溫娜 Wenna
影像圖繪|磊勒丹・巴瓦瓦隆
影像設計|徐逸君
燈光設計|李建常
燈光重建|莊知恆
服裝設計|林秉豪
排練助理|高旻辰、陳忠仁
舞者|高旻辰、陳忠仁、孔柏元、王傑、張杰、鬆呈祐、張承軒
專案舞者|許庭瑋
藝術家介紹
編舞|布拉瑞揚・帕格勒法
排灣族編舞家。出生臺東嘉蘭部落,排灣族。曾受邀為雲門舞集,雲門2,美國瑪莎・葛蘭姆舞團等編作,作品深受國際讚譽,舞蹈雜誌讚許「擁有強大而傑出的天份」、「強烈的感染力,清新且獨樹一格」。2012年榮獲十大傑出青年,2022年第22屆國家文藝獎得主。2015年成立布拉瑞揚舞團,期待在臺灣東岸種下一顆舞蹈的種子,牽起自己舞者的手與世界分享作品。
音樂統籌|ABAO阿爆(阿仍仍)
排灣族音樂家,曾獲第15屆金曲獎最佳重唱組合獎,第28屆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及第31屆年度專輯及歌曲等5項獎項。2014年與外婆媽媽共同演唱全母語古謠專輯《東排三聲代》;2016年發行個人首張全創作母語專輯《vavayan女人》;2019年《kinakaian母親的舌頭》獲得第31屆金曲獎8項提名。2021年起製作《N1那屋瓦一號作品》《N2那屋瓦二號作品》,為原民創作青年製作單曲並發行合輯,希望讓新一代的聲音有更廣更多元的文化呈現。
影像圖繪|磊勒丹.巴瓦瓦隆
排灣族藝術家,創作以油畫、平面設計、數位繪畫及壁畫為主,靈感多從部落與城市間的生活經驗汲取,以獨特觀點記錄或諷刺時下議題,反應原住民尋找世界席位的過程。2017年成立《阿笛丹Atitan Art》。擔任ABAO阿爆(阿仍仍)及那屋瓦《N1》《N2》,Kivi《padiyudr分水嶺》,Makav真愛《Treasure》,曾妮《全村的希望》等音樂專輯圖像設計;2023年參與第一屆臺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Taiwan International Austronesian Art Triennial, TTIAAT),並擔任屏菸1936文化基地「屏東原民館」《母親之河》藝術投影創作。
編曲與混音|溫娜Wenna
新生代音樂製作人。以藝名「Ń7ä」發行首張專輯《Panorama》(2019),獲得第11屆金音獎最佳電音專輯;隔年與金曲獎歌手阿爆(阿仍仍)、阿美族饒舌歌手R.fu合作單曲〈zaljum 水〉再獲第12屆金音獎最佳電音歌曲。以製作人溫娜身份於2023年參與草東沒有派對《瓦合》專輯製作。另外與YELLOW黃宣,青虫aoi,女孩與機器人Riin,DEW汪定中,百頁與好心人,JUD陳泳希,令晴Lynn,逃走鮑伯等合作,國際合作有美國時裝藝術家Nick Cave,以及《黑天鵝》舞蹈顧問Francesca Harper等。
影像設計|徐逸君
視覺藝術家,於法國Paris-Cergy高等藝術學院取得國家高等造型表現文憑DNSEP。於法國Jacques Lecoq戲劇學校研習肢體與結構課程LEM。目前從事視覺、劇場影像創作及大型活動影像設計統籌。個人裝置藝術作品曾展覽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巴黎市政廳等。策劃多次臺灣大型活動之影像運用,包括2018年左營環境劇場《見城》、臺北時裝週SS19開幕秀、臺中歌劇院建築投影《光之曲幕 T.A.P. Project》等。2022年擔任高雄市環境劇場衛武營《船愛》影像設計,該活動獲美國The MUSE Design Awards 設計金獎 。
燈光設計|李建常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主修導演。外表坊時驗團創團團長,363小劇場創辦人之一。2015年至2024年起擔任布拉瑞揚舞團技術總監及燈光設計。作品有《拉歌》、《勇者》、《阿棲睞》、《漂亮漂亮》、《無,或就以沉醉為名》、《路吶》、《#是否》、《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己力渡路》、《我・我們》第一部曲、《我・我們》第二部曲等。
燈光重建|莊知恆
燈光設計師及裝置藝術家。致力於鑽研燈光設計與創作領域,擅長以不同觀點切入作品,創造出獨特風格的光影語彙;2017年以作品《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獲得「世界劇場設計展」燈光設計專業組銅獎;與編舞家周書毅合作《Break & Break! 無用之地》周書毅身體錄像展獲得第十七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是少數被關注的臺灣燈光設計師。
服裝設計|林秉豪
出生臺灣屏東,表演藝術圈中少數結合美術與舞蹈的劇場服裝設計師。自小學畫,因熱愛舞蹈考上臺北藝術大學的舞蹈系,之後結合兩種天分,轉往服裝設計發展,最擅長西洋古典芭蕾服裝設計與製作。2001年成立凱斯林事業有限公司並擔任橙橙國際有限公司創意總監。舞蹈服裝作品有雲門舞集林懷民《花語》《如果沒有你》,鄭宗龍《在路上》《十三聲》,2015兩廳院舞蹈秋天「舞蹈空間╳譚盾計畫《迴》」,並擔任「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開幕秀服裝暨整體造型總監。
布拉瑞揚舞團
布拉瑞揚舞團由臺灣原住民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2015年在臺東成立。
舞團的創作與團員的訓練是走進山裡勞動,臨岸吟唱,一趟趟的田野踏查,不斷挖掘自身蘊含的傳統與文化,從這再出發,發展獨具的身體動作與語彙。成團至今發表《拉歌》(2015),《阿棲睞》(2016),《漂亮漂亮》(2016),《無,或就以沉醉為名》(2017),《路吶》(2018),《#是否》(2019),《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2021),《己力渡路》(2022),《我・我們》第一部曲(2023),《我・我們》第二部曲(2024)。
《無,或就以沉醉為名》獲第16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其「在返身自我凝視的創作中,這個作品以獨特的藝術手段回應原住民在台灣政治現實的處境。布拉瑞揚的覺醒與充滿實驗的勇氣,在今日眾聲喧嘩的表演藝術中,格外發人深省。」隔年《路吶》以「從原住民的身體性與部落儀式尋找當代的語法與姿態,重新取樣,以『人』的存在角度出發,豐富了當代舞蹈的內涵」拿下年度大獎,是臺灣第一個連續獲獎團隊。
作品除受邀於各地演出,也巡演至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澳洲,法國等。
主要贊助
在地藝文支持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