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臺灣國際大提琴藝術節—大提琴的多重宇宙2.0》
國際頂尖女大提琴家在臺灣 開啟「她」的魅力新世界
從橫跨兩個世紀的女性作曲家專場音樂會,到挑戰經典名作改編 ,體驗大提琴重奏極致美聲!
10/5(日)14:30
臺灣國際大提琴藝術節 (TWICF) 在這場少見的女性作曲家作品專場音樂會中,特別邀請被公認為法國大提琴學派代表的法國大提琴家安妮.加斯蒂內爾、炙手可熱的德國大提琴新星拉斐拉.葛羅美斯、備受推崇的英國全能型大提琴家娜塔莉.克萊因,與來自德國古老貴族家族的巴洛克大提琴專家克里斯汀.馮.德.戈爾茨首度來台。四位國際頂尖女大提琴家將與臺灣女鋼琴家沈妤霖與廖培鈞、德國鋼琴家朱利安.黎姆合作,從「她」的視角,分別為19世紀至20世紀女性作曲家─芬妮.孟德爾頌、麗塔.斯特羅爾、亨麗埃特.波斯曼斯與蕾貝卡.克拉克的傑出作品發聲,探索罕為人知的大提琴遺世瑰寶。
10/5(日)19:30
在這場壓軸音樂會,TWICF將帶來令人驚豔的大提琴合奏體驗。四位在國際享負盛名的頂尖女大提琴家─安妮.加斯蒂內爾、拉斐拉.葛羅美斯、娜塔莉.克萊因,與克里斯汀.馮.德.戈爾茨,將攜手享譽國際的旅瑞大提琴家簡碧青、臺灣傑出女大提琴家歐陽伶宜和戴俐文,以及著名女指揮許瀞心、簫演奏家任重與新生代爵士女歌手羅妍婷合作,挑戰世界首演─中世紀德國傳奇女作曲家聖赫德嘉.馮.賓根《慈愛滿盈》與德弗札克的第八號交響曲兩首重量級作品的改編大提琴八重奏版、重現波蘭女作曲家格拉奇娜.巴切維一鳴驚人的代表作:大提琴四重奏,並以經典室內樂作品致敬辭世十周年的臺灣重要作曲家馬水龍。
演出曲目
10/5(日)14:30
芬妮.孟德爾頌:g小調幻想曲
麗塔.斯特羅爾:偉大的戲劇奏鳴曲《提圖斯與貝蕾尼絲》
亨麗埃特.波斯曼斯:大提琴奏鳴曲
蕾貝卡.克拉克:大提琴奏鳴曲
10/5(日)19:30
法比安.穆勒:改編自聖赫德嘉.馮.賓根《慈愛滿盈》給人聲與大提琴(八重奏版,世界首演)
格拉奇娜.巴切維:大提琴四重奏
【臺灣之聲】馬水龍:《意與象》給簫與四把大提琴
法比安.穆勒:改編自德弗札克G大調第八號交響曲(大提琴八重奏版,世界首演)
演出暨製作團隊
10/5(日)14:30
創辦人暨藝術總監|簡碧青
聯合藝術總監|法比安.穆勒
大提琴|安妮.加斯蒂內爾、拉斐拉.葛羅美斯、娜塔莉.克萊因、克里斯汀.馮.德.戈爾
鋼琴|沈妤霖、廖培鈞、朱利安.黎姆
10/5(日)19:30
創辦人暨藝術總監|簡碧青
聯合藝術總監|法比安.穆勒
大提琴|安妮.加斯蒂內爾、拉斐拉.葛羅美斯、娜塔莉.克萊因、簡碧青、克里斯汀.馮.德.戈爾、歐陽伶宜、戴俐文、鄭伊晴
鋼琴|沈妤霖、廖培鈞、朱利安.黎姆
指揮|許瀞心
簫|任重
爵士歌手|羅妍婷
周邊活動
10/6(ㄧ) 10:00-14:00 表演廳
大提琴大師班
10/6(ㄧ) 14:30-16:15 表演廳
共鳴時刻
活動詳情及報名,請詳見藝術節官網。
藝術家介紹
藝術總監、大提琴|簡碧青
活躍國際樂壇的大提琴獨奏家及室內樂音樂家。曾在世界知名音樂廳如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及林肯表演藝術中心等演出。曾演出錄製許多世界首演的大提琴協奏曲及室內樂作品,包含多首題獻給她的作品。曾受邀於德國前總統Richard von WEIZSÄCKER榮獲奧托皇帝勳章的頒獎典禮上演出,曾兩度(1998及2016年)在總統府系列音樂會演出,並多次受邀與臺灣各大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在臺創辦「音樂瑞士之夜」,也是瑞士Confluence音樂節音樂總監,並獲瑞士私人提供名琴使用,2024年創辦首屆「臺灣國際大提琴藝術節」並擔任藝術總監。
聯合藝術總監|法比安.穆勒
法比安.穆勒是最被看重,且作品被廣泛演出的瑞士作曲家之一,其管絃樂作品常由著名指揮演出,作品除在多個重要音樂廳首演和演出,許多國際音樂節也曾演出他的創作。曾獲美國阿斯本音樂節Jacob Druckman Award for Orchestral Composition作曲大獎、瑞士蘇黎世省文化部作曲獎及瑞士音樂家獎、瑞士Zollikon藝術獎等。2021年,他受瑞士TOBS歌劇院委託創作第一部歌劇《艾格峰》,瑞士巡演16場被樂評家及媒體讚譽為「國寶級傑作」。他曾費時十年籌備發行由Hanny CHRISTEN蒐集的瑞士傳統民族音樂,一套十冊共收錄瑞士19世紀來超過一萬首傳統民族樂曲。2024年創辦首屆「臺灣國際大提琴藝術節」並擔任聯合藝術總監。
大提琴|安妮.加斯蒂內爾
法國大提琴家安妮.加斯蒂內爾以卓越的音樂才華與精湛的演奏技巧享譽國際。曾受教於保羅(Paul TORTELIER)、馬友友及János STARKER等大師,生涯獲獎無數,包含Scheveningen、布拉格、羅斯托波維奇等重要大賽獎項。錄音多次獲Diapason d’Or與Choc de Classica等大獎,並三獲法國權威音樂大獎Victoire de la Musique殊榮。她被公認為「法國大提琴學派大使」,獲使用傳奇大提琴家Pablo CASALS珍藏的Goffriller大提琴(為期一年),並與眾多知名指揮家及樂團合作,並定期於卡內基音樂廳、柏林愛樂廳等世界級舞台演出。2002年,她因在表演藝術領域的傑出成就被評為「黃金女性獎」(Woman of Gold),現為里昂國立高等音樂院教授,並使用1690年製特斯托雷(Testore)大提琴。
大提琴|拉斐拉.葛羅美斯
1991年生於德國的葛羅美斯為索尼古典唱片專屬藝術家,她多才多藝且魅力四射的琴藝曾獲德國唱片評論獎、德國古典音樂獎及金音叉獎等。曾師從Peter BRUNS、楊文信與Reinhard LATZKO。她曾贏得2012年理查.史特勞斯比賽、2016年都靈國際菲奧林多大賽首獎及德國音樂比賽大提琴獨奏組獎,並獲曼紐因「Live Music Now」計畫支持。曾亮相於許多國際著名音樂節,並在蘇黎世音樂廳、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等演出,受邀與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等眾多著名樂團合作演出,同時與許多著名音樂家合作室內樂,其演奏用琴為Carlo Bergonzi於1740年間製的大提琴。
大提琴|娜塔莉.克萊因
英國大提琴家娜塔莉.克萊因的職業生涯取得令人矚目成就,經常在世界各地重要音樂廳與著名音樂家及樂團合作演出,現為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和德國羅斯托克音樂戲劇學院教授。16歲獲BBC年度青年音樂家比賽在國際樂壇嶄露頭角。她也是首位獲華沙歐洲青年音樂家比賽的英國人,曾在維也納師從Heinrich SCHIFF。她也是英國Purbeck國際室內樂音樂節藝術總監,並經常受邀擔任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王大賽與慕尼黑ARD音樂比賽等重要大賽評審。2020年被授予大英帝國勳章官佐勳章(OBE),其他演奏用琴為1777年的瓜達尼尼大提琴「Simpson」。
大提琴|克里斯汀.馮.德.戈爾茨
致力於鑽研巴洛克與現代大提琴演奏的戈爾茨是著名大提琴獨奏家、室內樂音樂家、眾多音樂會與合奏演出的藝術總監,也是享負盛名的大提琴教師。曾與許多著名音樂家合作演出,與弗萊堡巴洛克管絃樂團和柏林巴洛克獨奏家樂團合作期間,她錄製多張CD並進行全球巡演。2009年到2011年間,她擔任慕尼黑室內樂團大提琴首席。她還經常以藝術總監的身分受邀指導挪威的巴洛克古樂團Barokkanerne Norwegian Baroque與L'Accademia Giocosa古樂團,並與Vivente三重奏合作超過30年。
大提琴|歐陽伶宜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大提琴演奏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除持續製作並演出專題系列獨奏會,也是國內知名室內樂團體Cello4大提琴四重奏及Infinite首席四重奏固定成員,曾與國內眾多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多次獲邀赴義大利音樂夏令營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Music及Todi International Music Academy任教及演出。曾受邀擔任亞美尼亞第14屆哈察督量國際音樂大賽及中國第七屆全國青少年大提琴大賽評委。首張專輯獲2006年金曲獎最佳演奏專輯及最佳作曲人獎,累積九張有聲出版品,並多次獲金曲獎肯定。
大提琴|戴俐文
美國伊利諾大學學士及碩士,先後師事Laurian LAUFMAN 及1978年柴可夫斯基大賽大提琴金牌得主Nathenial ROSEN。期間考取Sinfonia de Camera大提琴副首席,並獲邀參加義大利Gubbio音樂節及Aspen音樂節。返國後,任職於高雄市交響樂團,擔任大提琴首席逾二十年,演出足跡遍及美國、日本、歐洲及中國大陸,並與國內多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同時她也投入獨奏及室內樂,現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並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大提琴|鄭伊晴
曾任法國LUCE國立音樂院教授、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大提琴助理首席、NSO國家交響樂團大提琴副首席。擁有巴黎師範音樂院演奏家文憑,並以第一獎畢業於國立高等巴黎音樂學院。她在Radio France的演出由法國廣播公司錄音珍藏。旅法期間,因極佳的聲音敏銳度及技巧掌控力,經常受邀為作曲家發表新作,舉行世界首演。曾多次應邀赴菲律賓、韓國及泰國於「亞洲作曲家聯盟大會」演出,並相繼獲邀至奧地利、法國、菲律賓、中國及泰國演出獨奏及室內樂。現為臺北市立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
鋼琴|沈妤霖
華沙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鄧泰山門下少數入室弟子之一,擁有德國漢諾威音樂暨戲劇學院攻讀最高演奏家文憑,拜鋼琴巨匠米凱蘭傑里最後一位門生Bernd GOETZKE為師。演奏足跡遍及世界各地,並參與歐陸多個知名藝術節。她曾與維也納室內樂團、北京交響樂團及漢諾威新音樂室內樂團等合作演出,並入圍第26屆金曲獎「最佳藝術音樂專輯獎」。她曾在多個大賽中獲獎,近年受邀在世界各地舉辦大師班和講座,並擔任鋼琴比賽評審,同時也是捷克布拉格Ameropa國際室內音樂節常駐藝術家和客座教授。
鋼琴|廖培鈞
擁有英國伯明罕音樂院獨奏家文憑與音樂藝術碩士、德國弗萊堡國立音樂院最高演奏家文憑。她的演奏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同時也是一位活躍的合作鋼琴與室內樂音樂家,曾與眾多著名音樂家合作,亦多次受邀與多個樂團合作鋼琴協奏曲。近年頻繁受邀至美國多所大學、及美國與亞洲多個音樂節舉辦大師班、獨奏會與室內樂音樂會。曾獲國內外多個獎項殊榮,現為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並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與國立臺灣師大附中。
鋼琴|朱利安.黎姆
來自慕尼黑,師從Michael SCHÄFER, Michel BÉROFF及Rudolf BUCHBINDER,並獲多項國際鋼琴大賽獎項,包括摩德納、馬德里及佛羅倫斯的Premio Gui大賽,並獲德國音樂大賽獎學金。以獨奏家、室內樂演奏家與鋼琴合作活躍於歐洲、日本與美國,曾於維也納音樂廳、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柏林音樂廳、蘇黎世音樂廳等演出。他與大提琴家拉斐拉.葛羅美斯組成二重奏,錄製唱片屢獲殊榮,並積極推廣現代音樂,首演多位當代作曲家作品。
指揮|許瀞心
2003-2022年應聘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交響樂團指揮及指揮教授。旅美22載,期間曾任職美國舊金山女子愛樂交響樂團指揮及藝術總監、密蘇里州春田市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暨指揮、奧瑞岡州尤金市莫札特室內樂團音樂總監暨指揮、波特蘭奧瑞岡交響樂團助理指揮及任教於明尼蘇達州之聖克勞德州立大學。她擔任客席指揮之演出足跡遍布南北美洲、歐亞洲及俄羅斯等地,並曾與諸多著名獨奏家合作。曾任醫聲室內樂團與基隆交響管樂團顧問,現任新逸交響樂團常任指揮,並擔任靜心中學交響樂團指揮及任教於臺師大音樂系研究所。
簫|任重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跨域所博士候選人、三個人藝術總監、中華國樂學會副秘書長。曾以作品《夜炫》入圍第33屆傳藝金曲獎最佳作曲人、以《三個人》入圍第28屆傳藝金曲獎、《嬗》榮獲第33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跨界專輯獎、Global Music Awards Bronze Medal Winners、以《催化效應—融・共感》入圍第34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跨界專輯獎。以TIFA製作《3X3計畫~異常返響》、新點子樂展製作《催化效應—融.共感》二度獲台新藝術獎提名,2024巴黎奧運受邀為臺灣文化代表隊。現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及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爵士歌手|羅妍婷
爵士創作歌手、編曲家、製作人及跨領域數位創作人。已發行專輯《葉片之上》、《蒼鷺十三號》及 互動EP《Off-Score》等作品,連續兩年獲金音獎多項提名,拿下最佳爵士專輯及單曲獎。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後,2015年前往荷蘭專攻爵士樂,畢業於阿姆斯特丹音樂院,演出足跡遍及臺灣、荷蘭、瑞典、義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國家。其詞曲包覆澎湃想像力,以深厚爵士底子和不屈服於類型框架的個性,唱出日常觀察及生存過的痕跡。
主辦單位:音樂瑞士之夜
協辦單位: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特別感謝:公益支持
《2025臺灣國際大提琴藝術節—大提琴的多重宇宙2.0》
國際頂尖女大提琴家在臺灣 開啟「她」的魅力新世界
從橫跨兩個世紀的女性作曲家專場音樂會,到挑戰經典名作改編 ,體驗大提琴重奏極致美聲!
10/5(日)14:30
臺灣國際大提琴藝術節 (TWICF) 在這場少見的女性作曲家作品專場音樂會中,特別邀請被公認為法國大提琴學派代表的法國大提琴家安妮.加斯蒂內爾、炙手可熱的德國大提琴新星拉斐拉.葛羅美斯、備受推崇的英國全能型大提琴家娜塔莉.克萊因,與來自德國古老貴族家族的巴洛克大提琴專家克里斯汀.馮.德.戈爾茨首度來台。四位國際頂尖女大提琴家將與臺灣女鋼琴家沈妤霖與廖培鈞、德國鋼琴家朱利安.黎姆合作,從「她」的視角,分別為19世紀至20世紀女性作曲家─芬妮.孟德爾頌、麗塔.斯特羅爾、亨麗埃特.波斯曼斯與蕾貝卡.克拉克的傑出作品發聲,探索罕為人知的大提琴遺世瑰寶。
10/5(日)19:30
在這場壓軸音樂會,TWICF將帶來令人驚豔的大提琴合奏體驗。四位在國際享負盛名的頂尖女大提琴家─安妮.加斯蒂內爾、拉斐拉.葛羅美斯、娜塔莉.克萊因,與克里斯汀.馮.德.戈爾茨,將攜手享譽國際的旅瑞大提琴家簡碧青、臺灣傑出女大提琴家歐陽伶宜和戴俐文,以及著名女指揮許瀞心、簫演奏家任重與新生代爵士女歌手羅妍婷合作,挑戰世界首演─中世紀德國傳奇女作曲家聖赫德嘉.馮.賓根《慈愛滿盈》與德弗札克的第八號交響曲兩首重量級作品的改編大提琴八重奏版、重現波蘭女作曲家格拉奇娜.巴切維一鳴驚人的代表作:大提琴四重奏,並以經典室內樂作品致敬辭世十周年的臺灣重要作曲家馬水龍。
演出曲目
10/5(日)14:30
芬妮.孟德爾頌:g小調幻想曲
麗塔.斯特羅爾:偉大的戲劇奏鳴曲《提圖斯與貝蕾尼絲》
亨麗埃特.波斯曼斯:大提琴奏鳴曲
蕾貝卡.克拉克:大提琴奏鳴曲
10/5(日)19:30
法比安.穆勒:改編自聖赫德嘉.馮.賓根《慈愛滿盈》給人聲與大提琴(八重奏版,世界首演)
格拉奇娜.巴切維:大提琴四重奏
【臺灣之聲】馬水龍:《意與象》給簫與四把大提琴
法比安.穆勒:改編自德弗札克G大調第八號交響曲(大提琴八重奏版,世界首演)
演出暨製作團隊
10/5(日)14:30
創辦人暨藝術總監|簡碧青
聯合藝術總監|法比安.穆勒
大提琴|安妮.加斯蒂內爾、拉斐拉.葛羅美斯、娜塔莉.克萊因、克里斯汀.馮.德.戈爾
鋼琴|沈妤霖、廖培鈞、朱利安.黎姆
10/5(日)19:30
創辦人暨藝術總監|簡碧青
聯合藝術總監|法比安.穆勒
大提琴|安妮.加斯蒂內爾、拉斐拉.葛羅美斯、娜塔莉.克萊因、簡碧青、克里斯汀.馮.德.戈爾、歐陽伶宜、戴俐文、鄭伊晴
鋼琴|沈妤霖、廖培鈞、朱利安.黎姆
指揮|許瀞心
簫|任重
爵士歌手|羅妍婷
周邊活動
10/6(ㄧ) 10:00-14:00 表演廳
大提琴大師班
10/6(ㄧ) 14:30-16:15 表演廳
共鳴時刻
活動詳情及報名,請詳見藝術節官網。
藝術家介紹
藝術總監、大提琴|簡碧青
活躍國際樂壇的大提琴獨奏家及室內樂音樂家。曾在世界知名音樂廳如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及林肯表演藝術中心等演出。曾演出錄製許多世界首演的大提琴協奏曲及室內樂作品,包含多首題獻給她的作品。曾受邀於德國前總統Richard von WEIZSÄCKER榮獲奧托皇帝勳章的頒獎典禮上演出,曾兩度(1998及2016年)在總統府系列音樂會演出,並多次受邀與臺灣各大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在臺創辦「音樂瑞士之夜」,也是瑞士Confluence音樂節音樂總監,並獲瑞士私人提供名琴使用,2024年創辦首屆「臺灣國際大提琴藝術節」並擔任藝術總監。
聯合藝術總監|法比安.穆勒
法比安.穆勒是最被看重,且作品被廣泛演出的瑞士作曲家之一,其管絃樂作品常由著名指揮演出,作品除在多個重要音樂廳首演和演出,許多國際音樂節也曾演出他的創作。曾獲美國阿斯本音樂節Jacob Druckman Award for Orchestral Composition作曲大獎、瑞士蘇黎世省文化部作曲獎及瑞士音樂家獎、瑞士Zollikon藝術獎等。2021年,他受瑞士TOBS歌劇院委託創作第一部歌劇《艾格峰》,瑞士巡演16場被樂評家及媒體讚譽為「國寶級傑作」。他曾費時十年籌備發行由Hanny CHRISTEN蒐集的瑞士傳統民族音樂,一套十冊共收錄瑞士19世紀來超過一萬首傳統民族樂曲。2024年創辦首屆「臺灣國際大提琴藝術節」並擔任聯合藝術總監。
大提琴|安妮.加斯蒂內爾
法國大提琴家安妮.加斯蒂內爾以卓越的音樂才華與精湛的演奏技巧享譽國際。曾受教於保羅(Paul TORTELIER)、馬友友及János STARKER等大師,生涯獲獎無數,包含Scheveningen、布拉格、羅斯托波維奇等重要大賽獎項。錄音多次獲Diapason d’Or與Choc de Classica等大獎,並三獲法國權威音樂大獎Victoire de la Musique殊榮。她被公認為「法國大提琴學派大使」,獲使用傳奇大提琴家Pablo CASALS珍藏的Goffriller大提琴(為期一年),並與眾多知名指揮家及樂團合作,並定期於卡內基音樂廳、柏林愛樂廳等世界級舞台演出。2002年,她因在表演藝術領域的傑出成就被評為「黃金女性獎」(Woman of Gold),現為里昂國立高等音樂院教授,並使用1690年製特斯托雷(Testore)大提琴。
大提琴|拉斐拉.葛羅美斯
1991年生於德國的葛羅美斯為索尼古典唱片專屬藝術家,她多才多藝且魅力四射的琴藝曾獲德國唱片評論獎、德國古典音樂獎及金音叉獎等。曾師從Peter BRUNS、楊文信與Reinhard LATZKO。她曾贏得2012年理查.史特勞斯比賽、2016年都靈國際菲奧林多大賽首獎及德國音樂比賽大提琴獨奏組獎,並獲曼紐因「Live Music Now」計畫支持。曾亮相於許多國際著名音樂節,並在蘇黎世音樂廳、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等演出,受邀與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等眾多著名樂團合作演出,同時與許多著名音樂家合作室內樂,其演奏用琴為Carlo Bergonzi於1740年間製的大提琴。
大提琴|娜塔莉.克萊因
英國大提琴家娜塔莉.克萊因的職業生涯取得令人矚目成就,經常在世界各地重要音樂廳與著名音樂家及樂團合作演出,現為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和德國羅斯托克音樂戲劇學院教授。16歲獲BBC年度青年音樂家比賽在國際樂壇嶄露頭角。她也是首位獲華沙歐洲青年音樂家比賽的英國人,曾在維也納師從Heinrich SCHIFF。她也是英國Purbeck國際室內樂音樂節藝術總監,並經常受邀擔任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王大賽與慕尼黑ARD音樂比賽等重要大賽評審。2020年被授予大英帝國勳章官佐勳章(OBE),其他演奏用琴為1777年的瓜達尼尼大提琴「Simpson」。
大提琴|克里斯汀.馮.德.戈爾茨
致力於鑽研巴洛克與現代大提琴演奏的戈爾茨是著名大提琴獨奏家、室內樂音樂家、眾多音樂會與合奏演出的藝術總監,也是享負盛名的大提琴教師。曾與許多著名音樂家合作演出,與弗萊堡巴洛克管絃樂團和柏林巴洛克獨奏家樂團合作期間,她錄製多張CD並進行全球巡演。2009年到2011年間,她擔任慕尼黑室內樂團大提琴首席。她還經常以藝術總監的身分受邀指導挪威的巴洛克古樂團Barokkanerne Norwegian Baroque與L'Accademia Giocosa古樂團,並與Vivente三重奏合作超過30年。
大提琴|歐陽伶宜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大提琴演奏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除持續製作並演出專題系列獨奏會,也是國內知名室內樂團體Cello4大提琴四重奏及Infinite首席四重奏固定成員,曾與國內眾多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多次獲邀赴義大利音樂夏令營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Music及Todi International Music Academy任教及演出。曾受邀擔任亞美尼亞第14屆哈察督量國際音樂大賽及中國第七屆全國青少年大提琴大賽評委。首張專輯獲2006年金曲獎最佳演奏專輯及最佳作曲人獎,累積九張有聲出版品,並多次獲金曲獎肯定。
大提琴|戴俐文
美國伊利諾大學學士及碩士,先後師事Laurian LAUFMAN 及1978年柴可夫斯基大賽大提琴金牌得主Nathenial ROSEN。期間考取Sinfonia de Camera大提琴副首席,並獲邀參加義大利Gubbio音樂節及Aspen音樂節。返國後,任職於高雄市交響樂團,擔任大提琴首席逾二十年,演出足跡遍及美國、日本、歐洲及中國大陸,並與國內多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同時她也投入獨奏及室內樂,現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並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大提琴|鄭伊晴
曾任法國LUCE國立音樂院教授、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大提琴助理首席、NSO國家交響樂團大提琴副首席。擁有巴黎師範音樂院演奏家文憑,並以第一獎畢業於國立高等巴黎音樂學院。她在Radio France的演出由法國廣播公司錄音珍藏。旅法期間,因極佳的聲音敏銳度及技巧掌控力,經常受邀為作曲家發表新作,舉行世界首演。曾多次應邀赴菲律賓、韓國及泰國於「亞洲作曲家聯盟大會」演出,並相繼獲邀至奧地利、法國、菲律賓、中國及泰國演出獨奏及室內樂。現為臺北市立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
鋼琴|沈妤霖
華沙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鄧泰山門下少數入室弟子之一,擁有德國漢諾威音樂暨戲劇學院攻讀最高演奏家文憑,拜鋼琴巨匠米凱蘭傑里最後一位門生Bernd GOETZKE為師。演奏足跡遍及世界各地,並參與歐陸多個知名藝術節。她曾與維也納室內樂團、北京交響樂團及漢諾威新音樂室內樂團等合作演出,並入圍第26屆金曲獎「最佳藝術音樂專輯獎」。她曾在多個大賽中獲獎,近年受邀在世界各地舉辦大師班和講座,並擔任鋼琴比賽評審,同時也是捷克布拉格Ameropa國際室內音樂節常駐藝術家和客座教授。
鋼琴|廖培鈞
擁有英國伯明罕音樂院獨奏家文憑與音樂藝術碩士、德國弗萊堡國立音樂院最高演奏家文憑。她的演奏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同時也是一位活躍的合作鋼琴與室內樂音樂家,曾與眾多著名音樂家合作,亦多次受邀與多個樂團合作鋼琴協奏曲。近年頻繁受邀至美國多所大學、及美國與亞洲多個音樂節舉辦大師班、獨奏會與室內樂音樂會。曾獲國內外多個獎項殊榮,現為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並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與國立臺灣師大附中。
鋼琴|朱利安.黎姆
來自慕尼黑,師從Michael SCHÄFER, Michel BÉROFF及Rudolf BUCHBINDER,並獲多項國際鋼琴大賽獎項,包括摩德納、馬德里及佛羅倫斯的Premio Gui大賽,並獲德國音樂大賽獎學金。以獨奏家、室內樂演奏家與鋼琴合作活躍於歐洲、日本與美國,曾於維也納音樂廳、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柏林音樂廳、蘇黎世音樂廳等演出。他與大提琴家拉斐拉.葛羅美斯組成二重奏,錄製唱片屢獲殊榮,並積極推廣現代音樂,首演多位當代作曲家作品。
指揮|許瀞心
2003-2022年應聘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交響樂團指揮及指揮教授。旅美22載,期間曾任職美國舊金山女子愛樂交響樂團指揮及藝術總監、密蘇里州春田市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暨指揮、奧瑞岡州尤金市莫札特室內樂團音樂總監暨指揮、波特蘭奧瑞岡交響樂團助理指揮及任教於明尼蘇達州之聖克勞德州立大學。她擔任客席指揮之演出足跡遍布南北美洲、歐亞洲及俄羅斯等地,並曾與諸多著名獨奏家合作。曾任醫聲室內樂團與基隆交響管樂團顧問,現任新逸交響樂團常任指揮,並擔任靜心中學交響樂團指揮及任教於臺師大音樂系研究所。
簫|任重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跨域所博士候選人、三個人藝術總監、中華國樂學會副秘書長。曾以作品《夜炫》入圍第33屆傳藝金曲獎最佳作曲人、以《三個人》入圍第28屆傳藝金曲獎、《嬗》榮獲第33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跨界專輯獎、Global Music Awards Bronze Medal Winners、以《催化效應—融・共感》入圍第34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跨界專輯獎。以TIFA製作《3X3計畫~異常返響》、新點子樂展製作《催化效應—融.共感》二度獲台新藝術獎提名,2024巴黎奧運受邀為臺灣文化代表隊。現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及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爵士歌手|羅妍婷
爵士創作歌手、編曲家、製作人及跨領域數位創作人。已發行專輯《葉片之上》、《蒼鷺十三號》及 互動EP《Off-Score》等作品,連續兩年獲金音獎多項提名,拿下最佳爵士專輯及單曲獎。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後,2015年前往荷蘭專攻爵士樂,畢業於阿姆斯特丹音樂院,演出足跡遍及臺灣、荷蘭、瑞典、義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國家。其詞曲包覆澎湃想像力,以深厚爵士底子和不屈服於類型框架的個性,唱出日常觀察及生存過的痕跡。
主辦單位:音樂瑞士之夜
協辦單位: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特別感謝:公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