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優惠方案
\n\n※300元(含)以下票級不提供折扣。
\n',description:"布瑞頓的音樂描述人性的脆弱不安,痛苦無可遁逃...",image:"bd428a354b5383a60d5d2de26dc8093b",sessions:[1668771e3,1668857400,1668925800],site:{link:"https://www.npac-weiwuying.org/venues/%E6%88%B2%E5%8A%87%E9%99%A2?mode=panorama",name:"戲劇院",siteLink:"https://www.npac-weiwuying.org/links/5b753b39366d5900054710e0"},sliders:[{title:"奔放樂集 布瑞頓歌劇《碧廬冤孽》",introduction:"",type:"image",pc:"8e690dfdc98eefe247a9deb5227da807",mobile:"8e690dfdc98eefe247a9deb5227da807",film:{key:"8e690dfdc98eefe247a9deb5227da807",from:"image"},link:""}],tabs:[{title:"節目資訊",content:'布瑞頓的音樂描述人性的脆弱不安
\n\n痛苦無可遁逃,而寧靜為心靈所致
\n\n層層追求生命之真實樣貌與魂魄之昇華淨化
\n\n\n\n
布瑞頓的音樂,一半像是寫給在世的人聽,另一半寫給離世的人聽。他的音樂語彙裡充滿了「神性」的合一博愛與「人性」的黑暗爭亂兩種力量的互相拉扯,既有對和平主義的崇高理想,也有對紛爭痛苦的無限憐憫。布瑞頓的音樂描述人性的脆弱不安,因為他極力倡導以人道精神為基本價值的和平主義,不願接受二次大戰時的徵召而受到許多來自社會的苛責與批判。但他的音樂裡在面對如此苦楚時,仍透露一道微弱亮光,謙卑虔誠地尋求和平寬恕。
\n\n\n\n
布瑞頓以深厚的古樂對位基礎,融合熟稔的現代十二音律技巧,讓寧靜深遠的祈禱儀式音樂,與對立分化極度不安的現代合聲,成為兩個身處現實與內心嚮往的世界。痛苦是如此巨大而無可遁逃,但寧靜同樣是深邃且心靈所至。布瑞頓在音樂中由憤怒痛苦不斷追求昇華與淨化。
\n\n\n\n
《碧廬冤孽》藉由一個表面上謎樣的鬼故事,來講述受困苦枷鎖的魂魄與極力救贖的力量。故事由一名年輕而涉世未深的女教師的旅程展開,她受英俊紳士的神秘委託,前往碧廬鄉間擔任一對孤兒兄妹的家教。可愛的兄妹看似天使般姣好純真,但女教師很快就察覺了偌大豪宅裡眾人刻意隱藏的秘密,而孩子的無辜天真其實並非如表相。女教師的一廂情願、內心的懷疑與外在的魅影不斷糾結增強,以致無法判斷天真與邪惡、犧牲者與加害者。
\n\n\n\n
布瑞頓用十三人的室內樂編制、六個聲樂家扮演的角色,共二幕十六景,為時兩小時的「室內歌劇」形式,成功塑造若即若離的神秘氣氛。他用十二音律建構貫穿整個歌劇的「螺絲主題」,並用變奏曲的形式將主題不斷推向不安、堆疊、纏捲的層次。奔放樂集此次演出將全本以背譜的方式詮釋,打破傳統歌劇演出聲樂家在台上與音樂家在台下的演出形式,十九人於舞台上共同演繹《碧廬冤孽》的時空環境與人性詭譎。
\n\n\n\n
奔放歷年製作,探索的不只是外在的奔放,更是內心的自在。因著一次次竭力地深刻地探索,我們得以更清澈地看到世間景態。音樂不再只是娛樂大眾的工具,而是認識生命的途徑。
\n\n\n\n
演前導聆
\n\n2022/11/18(五)18:45-19:15 戲劇院二樓大廳
\n\n2022/11/19(六)18:45-19:15 戲劇院二樓大廳
\n\n2022/11/20(日)13:45-14:15 戲劇院二樓大廳
\n\n導聆人|呂岱衛
\n\n\n\n
演後座談
\n\n2022/11/20(日)16:45-17:15 戲劇院觀眾席
\n\n\n\n
周邊活動
\n\n2022/10/14(五)19:30 演講廳
\n\n\n\n\n\n
演出團隊
\n\n女教師|林孟君
\n\n葛羅絲太太|許育甄
\n\n昆特|湯發凱
\n\n潔索小姐|陳妍陵
\n\n芙蘿拉|吉澤真紀
\n\n邁爾斯|朱育陞
\n\n\n\n
奔放樂集
\n\n小提琴 I|吳敏慈
\n\n小提琴 II|郭南慧
\n\n中提琴|林倢伃
\n\n大提琴|張逸中
\n\n低音提琴|邱苡軒
\n\n長笛|孫莉
\n\n雙簧管|鍾筱萱
\n\n單簧管|高承胤
\n\n低音管|郭䕒棋
\n\n法國號|林芳瑜
\n\n鋼琴|蔡學民
\n\n豎琴|許淑婷
\n\n打擊|黃敬渝
\n\n\n\n
製作團隊
\n\n藝術總監|吳敏慈
\n\n舞台導演|馬龍
\n\n舞台設計|梁若珊
\n\n燈光設計|李意舜
\n\n服裝設計|梁若珊、林玉媛
\n\n聲樂指導|徐嘉琪
\n\n舞台監督|蔡馨瑩
\n\n宣傳協力|鳳東文創
\n\n平面攝影|許瑋
\n\n平面視覺設計|林宇宣
\n\n製作行政|林易臻、李佳怡
\n\n\n\n
藝術家介紹
\n\n女高音|林孟君
\n\n2004年獲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於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攻讀聲樂博士學位;返臺之後,定期舉辦個人獨唱會及室內樂音樂會,且多次受邀參與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臺中國家歌劇院、國家交響樂團(NSO)、臺北市立國樂團、樂興之時管絃樂團、灣聲樂團等單位演出,並擔任2013 NSO 歐洲巡演女高音;目前為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基本會員兼任理事,日文藝術歌曲研究會會員,《詠樂集》歌手;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兼任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實踐大學音樂學系、與東吳大學音樂系,並擔任師大附中校友合唱團指導老師。
\n\n\n\n
女高音|許育甄
\n\n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聲樂組博士班,東海大學音樂研究所演唱碩士。以歌手、編導及演員等多元身分,積極參與劇場製作、演出及講座規劃、演唱及演講,近年積極從事兒童劇場製作規劃及兒童音樂劇場教育,現任謎思星球劇團藝術總監。
\n\n\n\n
女高音|陳妍陵
\n\n畢業於義大利國立米蘭音樂院。旅義期間曾師事Prof. B. Adele、G. Cigna,後隨我國旅義女高音朱苔麗習唱,至今未輟。在義期間參加Camerino歐洲音樂節(Festival Musicale di Camerino),獲頒聲樂組最高榮譽獎章(Premio d'Onore)。2002-2016年國家交響樂團製作之「歌劇系列」飾演《托斯卡》—Tosca,《唐.喬望尼》—Donna Anna,《諾瑪》—Clotilde,《女人皆如此》—Fiordiligi,《費加洛婚禮》—Susanna,《馬勒—千人大合唱》擔任女高音獨唱,並參與《尼貝龍根指環》、 《艾列克特拉》及《修女安潔莉卡》等演出 。2013-2015年分別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出莫札特歌劇《狄托的仁慈》、布列頓歌劇《碧廬冤孽》以及威爾第歌劇《假面具舞會》。2016-2017年擔任兩廳院歌劇工作坊導師、聲樂指導。2018-2021擔任兩廳院評議委員。現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並為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會員。
\n\n\n\n
女高音|吉澤真紀
\n\n生於日本神奈川,先後畢業於日本桐朋學園大學,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臺北藝術大學聲樂組碩士班。曾師事名古屋木実,Maria BAYER、鄧吉龍、Anne RODIER教授。留學歐洲期間曾參與如布列根音樂節等多項歐陸重要音樂活動的演出,演唱足跡遍及日本、奧地利、德國、匈牙利、義大利及臺灣。出於對歐洲古樂的熱愛,曾多次在許多奧地利的教堂及音樂會中以獨唱家及重唱團員的身份與古樂團演出古樂作品及巴洛克歌劇。其中最重要的演出為2016年在奧地利演出夏龐悌的歌劇《凡爾賽的樂趣》中,飾演La Musique 一角。2017年參與涴莎藝術中心製作的歌劇《糖果屋》,飾演葛麗特一角。
\n\n\n\n
男高音|湯發凱
\n\n臺灣臺北人。接觸音樂源自於錦和國小的管樂團,擔任小號手。以管樂考取復興高中音樂班後,高二暑假萌生習唱念頭,遇見聲樂的啟蒙鄧吉龍老師後,升上高三時順利轉修聲樂,師事何康婷教授,隨即考取臺北藝術大學。就讀臺北藝術大學及研究所時,領略美聲的奧妙及精進,皆跟隨唐鎮教授學習近十年。2010年考取德國國立漢堡音樂暨戲劇學院歌劇碩士,並以優秀成績畢業,獲得錄取最高文憑就讀資格。2013年飾演莫札特的歌劇《費加洛婚禮》中的音樂教師Basilio一角和個人詠嘆調獨唱會後,贏得教授一致恭賀榮譽畢業,獲取國立漢堡音樂暨戲劇學院之歌劇類最高演唱文憑(等同博士)。返臺之後,常與國內外交響樂團演出歌劇與神劇,每年並固定舉辦個人獨唱會,也致力於歌唱教育。常不定期舉辦戲劇與歌唱類的工作坊,並定期指導輔仁大學德文系與東方設計大學之表演藝術課程之歌唱與戲劇訓練,近期與臺北歌德學院定期舉辦德語音樂劇工作坊。目前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所及東海大學音樂系,光仁中學與莊敬高中音樂班。
\n\n\n\n
假聲男高音|朱育陞
\n\n2021年以最高榮譽畢業於英國皇家伯明罕音樂院聲樂演唱碩士,同年入選倫敦皇家歌劇院青年藝術家培訓計畫與義大利奧林匹亞音樂藝術大學巴洛克聲樂主修全額獎學金。為音樂院 Paul Spicer指揮的室內合唱團成員,並獲得Jeffrey Skidmore指揮的Ex Cathedra 2019-2020合唱學者獎學金。演出曲目涵蓋男中音與假聲男高音。曾參與關渡藝術節《愛情靈藥》歌劇製作,飾演貝爾科雷,由張佳韻教授指揮北藝大管絃樂團;北藝大歌劇班《老處女與賊》飾演陶德小姐;伯明罕音樂院歌劇選粹《波佩亞的加冕》飾演尼祿、巴洛克拼貼劇《奇幻之島》飾演Ariel。近期獲得2022聲樂家協會新秀獎,演唱之餘積極推廣聲樂教育,YouTube聲樂頻道已達一萬人訂閱。
\n\n\n\n
團隊介紹
\n\n奔放樂集
\n\n帶著屬於孩子般的好奇心與藝術家的探索魂,小提琴家吳敏慈於2013 年創立奔放樂集,與一群熱血的藝術工作者,在臺灣各地古蹟、教堂、校園、大樹下及三座國家級展演空間,展現古典音樂的創新格局。每個奔放製作都是用心探索藝術與生命的深層共鳴,及跨越種族背景、宗教文化、意識形態的普世精神。時而澎湃、時而細緻,均為令觀眾驚豔的獨特詮釋。2017年透過「藝術浸潤空間計畫」,將位於臺南永康工業區一閒置廠房改造為黑盒子劇場空間「奔放E倉庫」,其不凡成果收錄於第14屆文化部之文馨獎。歷年的奔放代表作有《吻》(2013)、《戀戀卡門》(2014)、《寫真人生》(2015)《痕》(2016)、《幻。想》(2017)、《徐志摩的昇華之夜》(2017/ 2018/ 2020)、《克羅采》(2019)、《漫遊舒伯特》(2020)。其寬廣自在、行雲流水的奔放思維,與深厚精準的專業造詣,獨樹一格,為臺灣新一代表演藝術之領航者。
\n\n\n\n
奔放樂集藝術總監|吳敏慈
\n\n吳敏慈於2013年創立奔放樂集,奔放二字是她探索藝術與如常生活的精神。畢業於室內樂殿堂的克里夫蘭音樂學院,期間所習之教授均滋養對以室內樂為本的音樂態度。2003至2007年曾為Azmari弦樂四重奏成員,並任教於北肯德基大學音樂系。2006年起為加拿大Gros Morne Summer Music駐地音樂家,2009年創立在科羅拉多州的Sounds of Lyons音樂節,2013年返臺後創辦奔放音樂節,任奔放樂集音樂總監至今,致力於將古典音樂以多元細緻、 跳脫框架的面貌呈現,探索其在表演藝術中的各種可能性及與生命的對話。最愛山、咖啡、啤酒、家人、貝多芬。現旅居於美國科羅拉多州山上的小鎮。
\n\n\n\n
\n\n
主辦單位:奔放樂集
\n\n協辦單位: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n\n贊助單位:國藝會、奔放文化藝術基金會
\n\n\n\n
By arrangement with Boosey & Hawkes, Inc., publisher and copyright owner.
\n\n\n\n
\n'}],time:["2022/11/18 (五) 19:30","2022/11/19 (六) 19:30","2022/11/20 (日) 14:30"],title:"奔放樂集 布瑞頓歌劇《碧廬冤孽》",related:[]},relatedPrograms:[{title:"【2024衛武營國際音樂節】彼得.于特福許紀錄片放映暨座談會",introduction:"藉由播放紀錄片《第七道門》帶領觀眾進入于特福許充滿想像力的世界。",image:"9ec112fcbc65f3dd028a531dc049ae63",link:"/programs/653732f37550150008fb320d",catalogs:[],date:"2024.04.13"},{title:"歌劇女皇喬伊斯.狄杜娜朵《伊甸園》",introduction:"在這個動盪時代,你今天播下什麼種子?",image:"3c40d03af781931aa73fe71f468f0e94",link:"/programs/6539d4286baf590008123406",catalogs:[],date:"2024.06.06"}]},fetched:!0},shippingAreas:{rows:[],loaded:!1},userAuth:{logined:!1,status:"NORMAL",inited:!1,data:null,showNsoOverlay:!1},announce:{show:!0},youthOverlay:{show:!1,showed:!1},featureCategories:{rows:[],loaded:!1,loading:!1},features:{rows:[],loaded:!1,loading:!1},newsCatalogs:{rows:[],loaded:!1,loading:!1},chronologies:{rows:[],loaded:!1,loading:!1}},routing:{locationBeforeTransitions: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