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一齣舞作,28場演出,35位舞者,在高雄各地輪番起舞
\n\n\n\n\n\n\n\n最吸引人的是碰觸到第一次看現代舞的人,那是最有趣也最有價值的事!
\n\n衛武營首位駐地藝術家周書毅,即將帶著舞蹈在高雄旅行,而這一切都是從「如何跳舞給更多人看?」的提問開始的,於是開始思考如何將表演延伸至戶外,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現代舞。
\n\n2010年時,「周先生與舞者們」首次帶著在英國沙徳勒之井劇院獲獎的作品《1875 拉威爾與波麗露》在板橋火車站演出。隔年正式啟動「舞蹈旅行計畫」,以不搭台、不架燈因地制宜的方式,免費在各城市的公共空間演出,迄今走過14座城市60場的演出。
\n\n文化不是只存於殿堂,打破空間意義,從一個概念延伸開始走到戶外,為觀眾而旅行,在時間和空間如地圖般不斷積累擴張,到訪之處不是單為了靠近演出場域的在地性,或者挖掘地方的某種歷史性而跳。
\n\n2022年再度出發,4月到6月從藝術推廣的層面,以「波麗露在高雄」為名,將帶著一群來高雄跳舞的獨立舞者們與左營高中舞蹈班,跳出衛武營;隨著波麗露的樂曲,在都會區、新興文化場域、歷史人文地景、隱身小城小巷內,用舞蹈拜訪高雄各區演出28場,讓表演與觀眾之間相互靠近,是知悉而來或偶然巧遇都好,瞬時改變日常場域運用上的重新想像,因為觀看而擁有新的意義,引領進到作品裡的想像,在高雄感受舞蹈旅行的美好。
\n\n\n\n
活動場次表
\n\n\n\n
編舞
\n\n編舞|周書毅
\n\n作為創作者,關注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身為舞者,具獨特的身體語彙。近年編創主旨聚焦叩問生命的價值,反映個人或群體在不同社會脈絡下的狀態,以劇場、非傳統劇場、舞蹈錄像等形式呈現。奠基於多年創作經驗上,積極嘗試不同的創作方法,並持續探索與其他創作媒材合作的可能。
\n\n在製作面向上,在成立「周先生與舞者們」期間,曾創辦「下一個編舞計畫」舞蹈平台(2011-2014),身兼策劃製作,省思舞蹈創作環境,期望累積建立臺灣的舞蹈劇場美學,及舞蹈與觀眾間更良好的溝通橋樑。發起「舞蹈旅行」計畫(2011~2014),帶舞蹈走出戶外生活空間,將舞蹈的美好與更多人分享。2020年為回應新冠肺炎對社會的衝擊並提出藝術的反思,策畫「靜觀未來-身體影像短片展」。
\n\n2009年作品《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獲英國表演藝術殿堂「沙德勒之井」劇院第一屆全球網路影片比賽首獎;同年《從身體出發》獲丹麥Cross Connection Ballet編舞大賽銅牌。2019年,《Break & Break!無用之地》獲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大獎。2020年成為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首位駐地藝術家。
\n\n\n\n
演出者
\n\n獨立舞者:
\n黃程尉、陳品霓、郭彥緯、蔡宛育、葉佩玲、王雨婕、楊以灣、柯貴婷、柯凱峰、林蔓葶、李宛蓁、吳凱文、吳兆容、林思綺、廖玟淯
左營高中舞蹈班:
\n王姝雅、李均君、李思婕、李桐馨、李境潔、林瑀倩、林穎、洪愷均、高瑨恩、張芷瑄、張詠淇、莊嘉杰、陳郁晴、黃敏薰、黃湘惠、葉柔妡、戴伊辰、王祥宇、倪堉昕、陳世濱
\n\n
製作團隊
\n\n排練指導|林祐如、楊雅鈞、潘柏伶
\n\n執行製作|羅仕儒、劉孝聆
\n\n製作協力|Project Zero
\n\n行銷協力|鳳東文創
\n\n宣傳文案|余佩珊
\n\n影像紀錄|黎宇文
\n\n視覺攝影|陳長志
\n\n平面設計|陳文德
\n\n\n\n
宣傳協力單位|(依筆畫多寡排序)
\n\n大樹區公所、大樹文史協會、大樹區竹寮社區發展協會、六龜區公所、六龜區新威國小、花·酵 YEAST、美濃愛鄉協進會、長榮大學、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歷史博物館、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婦女館、高雄市李科永紀念圖書館、高雄市圖書館-彌陀公園分館、高雄市立圖書館-草衙分館、高雄市國教輔導團、高雄市舊鐵橋協會、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高雄市民宿發展協會、尊懷文教基金會、旗山天后宮、彌陀彌壽宮、鹽埕區忠孝國小、劉崇鳳老師、陳俊志醫師、李秀芳老師
\n\n\n\n
特別感謝
\n\n\n\n\n\n\n\n
\n\n
贊助單位
\n\n左營高中舞蹈班(依姓氏筆畫順序):
\n\n王姝雅 臺中市西屯區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從小便被音樂聲吸引並隨之舞動,那刻我知道,我喜歡跳舞。在跳舞,盡情揮灑汗水時,能使我忘卻一切煩憂,讓我深深感受世間一切都是如此單純且美好。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跳波麗露時需要高度的專注。當沈浸其中,隨著吼叫與跑跳連結與環境的關係,我到了另一個新世界。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我最期待在蓮池潭龍虎塔的場次。在去年,我們在那邊拍了劇照,第一次感受到在戶外演出的感覺。行人與車輛的來來去去,微風吹過、下起了小雨…都成了舞台的一部分。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最難忘的是書毅老師帶我們去籃球場練習,那是第一次到戶外。到了戶外,又是一個新的挑戰,需要馬上適應場地的大小,而吼叫聲也因為到了室外顯得沒有力量。
\n\n
王祥宇 高雄市岡山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小時候,我的體力就差於別人,我有氣喘,所以一開始碰觸舞蹈時,心中是很害怕的。但遇到左營高中這群同學時,這份莫名的緣分讓我們靠近,我們一起跳出屬於自己的舞蹈,我開始學會勇敢,勇敢面對自己的不足,勇敢的看見自己的長處。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波麗露是一首可以詮釋自己當下心情的舞作。它需要不緊繃的身體與心靈,對於我跳起舞來較緊繃的身體來講,是非常大的挑戰。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岡山文化中心,因為高雄市是我的家鄉,而岡山是我家鄉的歸屬。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在我們第一次將波麗露學完並且跳完時,讓我非常感動且印象深刻。
\n\n
李均君 高雄市楠梓區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舞蹈是一面鏡子,透過它的反射,能映照出自己的不同的樣貌,一個自由無拘束的靈魂、一個自在享受肢體的氛圍、一個獨有魅力不一樣自我,它很誠實,誠實讓我看到真正的自己。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每一次跳波麗露都在突破自己,也都在重新思考每一次的掉落,要以何種方式爬起。不管是跳舞還是日常生活,都有很多的情緒和煩惱。藉由這首波麗露,讓埋藏在心底的情緒有宣洩之地 也讓我享受活在當下的樂趣~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左營場。在左營這個地方生活了整整3年,終於有機會在不是劇場的地方演出,也終於有機會可以讓不只是家人的一般民眾看到舞蹈,讓他們知道表演藝術時時存在我們的身旁,其實我們的存在都是一種藝術,我們的情緒我們的日常也可以成為一種舞蹈。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有一次排練時臺灣大停電,我們依舊在教室中。靠著自然的陽光排練,沒有電的我們吹著徐徐的微風跳著波麗露,我覺得這是我們最接近表演的一次排練。跳完波麗露的我,雖然又熱又喘,但卻有一種說不出的爽快感,我想這應該就是活在當下的感覺吧!
\n\n
李思婕 新竹市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舞蹈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許在這一路上,顛簸難行,但也總會慢慢的,慢慢的在舞蹈中,找回自己的那份熱情與愛。舞出屬於自己的樣子,那才是我,最真實的我。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波麗露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全新的體驗。不同於以往在舞台上的作品,更多的是自我的呈現,真實的感情流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同時聚匯於其中。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最期待在美濃的那一場演出,因為我從來沒有去過那裡,感覺會是很美很有味道的地方,也感謝這次的波麗露可以帶著我到那裡。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那天由於中央配線的問題而突然停電了。還在排練中的我們,也未因此而停下腳步,利用窗外的自然光,持續吶喊著、舞蹈著。從天亮到天暗,依然享受在波麗露裡。
\n\n
李桐馨 彰化縣鹿港鎮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五歲踏上舞蹈這條路,而跳舞已經成為日常。很開心十八歲的青春,可以因為舞蹈遇見這些人們、一起跳舞,這樣跳舞的瞬間我面對自己最真實的樣子,那是無比的幸福。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跳脫過往經驗的華麗舞台,走入大自然的演出其實更加的困難,但是在大太陽下、風吹過身體時舞動,卻是以往感受不到的快樂。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衛武營。衛武營是我們演出的最後一個場次,是我們見證練習以來的成果,也是最後一次享受波麗露的快樂,我想那將會是情感最為豐富的一次,因為既帶有興奮也帶有不捨。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3月份高雄停電的那一天,排練並沒有因為停電而暫停。我永遠記得我們在練習最後一段群舞,沒有燈的情況下因天色越來越暗,我們越來越看不清楚彼此,但依然數著拍子、跳著舞。
\n\n
李境潔 高雄市左營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舞蹈,讓我看見的是不一樣角度的自己,別於日常,我能從跳舞的當下,看見自己敏銳的觀察力、細心的洞察力還有努力向未來前進的勇氣。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在第一次的嘗試下,時常找不到那自然的律動。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當一口氣從頭到尾跳完,換來了氣喘吁吁的身體,心中卻充滿著超爽兩個字和愉悅的心情。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最後一場:衛武營。這會是我最期待的一場氣勢磅礴的演出,由兩個團隊一起,只要精神與意識同在,那份力量、那份感動會是一個值得驕傲紀念的回憶與經驗。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4/7那天,書毅老師帶著我們到學校的戶外籃球場練習,一個人在試音沒什麼感覺,可是當我們開始走烏雲時,20個人的聲音渲染整個球場,加上回音的效果,那份嘶吼聲震撼每一個人,瞬間有落淚的感動,但是我們並還沒演出完,所以必須含著淚吸回去,換成淚水繼續向前努力。
\n\n
林瑀倩 雲林縣斗六市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人生或者舞蹈生涯中沒有經曆過各色滋味的話,可能會缺少人生的體驗。不管結果什麼樣,回頭再看這段時間,我覺得帶給我的遠遠超過幾支舞蹈的積累。我很期待每一次滋味帶給我的回味。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和傳統舞台不一樣。這支舞作是環繞的,觀眾們圍著四周,形成了一個很特殊的能量場,從互相的傳遞與連結擁有不同的收穫。跳的當下更能感受到活在當下的心情。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最期待衛武營場演出。因為經過記者會和與衛武營舞者們相處過之後有許多耐人尋味的回憶。一樣的人,做著一樣的事,時光卻不同,還會激起什麼不同的火花,這是此次最期待的部分。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某次排練的時候已經接近傍晚,停電的情況下,彼此的輪廓在光漸漸暗去時,越來越模糊,此時更需要用心感受彼此的關係。結束之後每位舞者都有許多不同的感受。
\n\n
林穎 南投市營南里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舞蹈,是一份信仰,我的人生可以很平凡,卻也能找到不凡。在舞裡,我可以是千奇百怪的怪物,歪扭出不一樣的角度;可以是古典畫中的俠客,揮舞著光輝亮旗;可以是每個不同變化像風一般摸不透的自己。透過肢體語言總能表達—每一個不止於零的我。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活在當下。波麗露是一支會呼吸的作品,每當音樂一下,人的情緒會不自覺地被波盪,就像每一個不同樂器一一進入音樂時,情緒堆疊般的滂薄;每當舞步開始,人的動作會不由自主地自在許多,開始感受每一分每一秒不同的知覺;每當一到每個不同場地時,陽光、空氣和風總能讓我再一次的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完成波麗露,波麗露能再一次地完成我。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高雄衛武營。因為這裡是我們第一次波麗露的戶外展演,走過八場後,再一次回來原點時,不知道那時候的我,會是什麼樣子,因為未知而讓人充滿期待,期盼那時候的自己,可以帶著每一份不一樣的波麗露回憶,走向更好的明天。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其實我很害怕黑暗,小時候我總是畏懼停電,但有一次我們在停電的傍晚裡,一路排練波麗露到晚上,那時候的我,感受到從未感受過的勇敢,團結總能讓人忘記害怕,也因為波麗露讓我更深刻於這第一次的突破。
\n\n
洪愷均 嘉義市東區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從國小二年級接觸舞蹈,它陪伴著我度過每個成長的階段,會因它開心也因它難過,喜歡不斷的挑戰新事物,從中得到的成就感就是不斷堅持下去的動力。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伴隨著時而輕快時而澎湃的音樂,儘管身體體力已經達到極限,但總會被身邊的夥伴與節奏所推動,每一瞬間的流動與情緒釋放,一波一波的推向最高潮,最後是享受環境和自己,沈溺於波麗露帶來的美好。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n6/26衛武營場。波麗露的最後一場,從一開始覺得自己沒辦法完成一整首演出,到堅持到最後一場的過程,這是我們班最後一次一起完成的演出,也為來高雄求學的三年劃下一個句點。和同學們所有跳舞的回憶,難免期待、難免不捨。
\n\n►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有一次停電夜在漆黑的教室排練,那禮拜也剛好是我們的第一場大學考試,滿滿的身心靈壓力,藉由著八仙樂園的吼叫釋放出來,那天叫完就是好爽!
\n\n
高瑨恩 臺南市東區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跳舞的時候,讓我感受到我活著。
\n\n「舞蹈是有節拍的步調,就像詩歌是有韻律的文體一樣。」-培根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跳波麗露的時候,我感覺煩惱好像隨著吼叫煙消雲散,那個瞬間,我不是一位肩負升學壓力的學生,而是一位享受舞蹈與時間的舞者。那刻,好像一切煩憂都不重要了。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我最期待第一場次,也就是在高雄火車站的演出,因為從來沒有體會在人來人往中演出的感覺,也期許當天能順利並開心的享受在其中。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排練最難忘的一次大概是在停電時大家一起學著波麗露其中一段複雜又快速的步伐,隨著天色漸漸變暗,視線也越來越模糊。但最後在大家都在專注下完成排練。
\n\n
陳世濱 南投縣竹山鎮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一時的熱情,將我帶入了舞蹈中。在這路上不停的追尋他人,一次次的的將自己推到極限又掉落後,才明白我與舞蹈的連結並非因他人而存在,而是舞蹈將我舞了出來。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從個人到群體,我們的心漸漸凝聚,我們彼此不同,卻又相同,其中的情緒都在微妙的變化著,層層堆疊,舞出屬於我們的地方。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衛武營,就像是一個大型的公園,是許多的當地人經常前往的地方,我們也會在那時與高雄當地舞者共同演出,當下的景象一定相當盛大。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第一次完成波麗露,每個人都氣喘吁吁,臉上卻帶著自然的笑容,似乎還沉浸在波麗露中,我們鼓勵彼此,也鼓勵自己,此時的心繫在一起,完成了我們的波麗露。
\n\n
陳郁晴 臺南市仁德區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在成長時期,別於舞蹈,感情和欲望在表達時會令我感到羞澀。但透過舞蹈,一步一步找尋自己的過程時,我開始可以應付自如,而不再覺得羞澀,找到每一個不同面向的我後,才發現那個不平凡、朝向目標勇敢的自己。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會想像每一段舞蹈的畫面,讓自己融入在舞作中,並去感受在每個當下最真實的情感,時而開心、時而難過、時而憤怒,情緒會帶著妳在波麗露中舞蹈,甚至心情的上下起伏也會伴隨著妳。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6/26 最後一場波麗露演出。會期待到時候自己輕鬆、快樂又自在地跳舞,到了舞作最熟練的階段,能清楚掌握舞動當下的情緒,真誠地感受內心深處跳舞的喜悅,我也期待與衛武營的舞者一同舞動,把每個人在波麗露背後的故事一一渲染。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某一次排練巧遇停電,雖然天氣很炎熱,使得我們很煩躁,但我發現當我們靜下心來、慢慢跟自己的身體對話,就會開始找到平常沒有過的身體語言,在那一次排練,我感覺到那份單純平凡的快樂時光。
\n\n
倪堉昕 臺南市永康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舞蹈使我快樂,舞蹈使我疲倦,一次次的舞動,一次次的享受,即便疲累,我也再戰。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情緒多變,從快樂到憤怒,從悲傷到興奮,肢體則是看似輕鬆,跳起來卻很累。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高雄火車站,有人說過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願我們的第一場能夠順順利利,後面能更勝一籌,一場比一場更精彩。對我來說,第一場是一種信念,只要第一場好,後面就一定會更好。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我記得有一次學姊講完動作後,我完全記不起來,後來學姊一個動作一個動作慢慢的教我。
\n\n
張芷瑄 雲林縣斗南鎮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舞蹈中的我是四季,經歷所有溫暖和寒冷。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波麗露帶給我的是發洩的機會,舞動的當下會發現視線不自覺的模糊。起初思考動作方位動力,後來多於思考情緒來源,跳著雖然累但有種舒暢感。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最期待的是衛武營那一場,因為也許能跟衛武營的舞者哥哥姊姊們一起演出。期待一起在戶外舞出火花。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最難忘的是第一次跳完整首的那一天排練,原本的心態是「完了,要體力透支了」,但跳完的那一刻,看向時鐘已經過了25分鐘,原來跳完是那麼痛快。
\n\n
張詠淇 雲林縣莿桐鄉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舞蹈,是一份信念。它,讓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我平常是細心待人的,但有時候,我總能看見自己的鬥爭心,找到自己的優勢後,讓亮光能從我的身體默默的發光,而這些亮點使我學會怎麼讓自己看見未來。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在種種的舞動玩樂之中,拋出當下的情緒。即使當下很累,腦海浮出放棄的念頭,那都是一瞬之間。感受當下,享受當下,展現自己,此時此刻,我就是我。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衛武營。波麗露最後一場演出,35位舞者盡情舞動身體,舞蹈感染與張力更強大,期待給予觀眾不同的藝術饗宴。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戶外排練,在校園中舞動身體。夕陽西下,微風徐徐,籃球場上揮舞著肢體,首次在戶外排練的我們對一切感到非常新奇有趣,感受周遭環境,感受環境氛圍,享受當下波麗露的樂趣。
\n\n
莊嘉杰 高雄市大社區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我是一個求學態度認真,力求效率的人,我認為舞蹈就是一種尋覓自己的方式,即便沒有舞者先天的良好條件,只要樂在其中足矣。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回歸到最真實的情緒,沒有生活的壓迫,沒有強加的包裝,想歡笑就歡笑,想吶喊就吶喊,不需要在意他人投注的不解和嫌棄。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因為和衛武營的舞者一起工作,能獲益良多。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因為參加波麗露在高雄的排練,讓我能夠更真實的表露自己的心情,一次次的卸下自己戴上的成熟偽裝。
\n\n
黃敏薰 屏東縣九如鄉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我跳舞,因為我喜歡,自學舞以來,秉持著這樣的信念,一路走下去。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又累又開心,又氣又喜歡,能讓我自在的做自己,在跳舞的時候,也能讓我感受到發自內心的情緒。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我最期待最後一場6/26在衛武營的演出,因為那是波麗露的殺青場,也是我最後一次和高中同學們一起完成一場演出,期待之餘其實也多了一點不捨。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第一次從頭到尾跳完波麗露的那次排練,我還以為會累到倒地不起,但其實跳完的那一剎那,心情上是開心舒暢的,這是我最難忘的事。
\n\n
黃湘惠 高雄市大社區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在我成長時期,表現情感令我羞澀。而透過舞蹈,我可以真實的面對自己,不再覺得羞澀,多相信自己一點。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跳波麗露時的我,可以毫不保留的發洩情緒,隨著自己的心情去表達,那個忘記煩憂大聲喧吼的我,那個再一次勇敢站起的我,那個每一次堅持到最後完成舞作的我,波麗露總是帶給我每一次不同的感受和意念。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舊鐵橋,因為外公外婆家就住在附近,小時候常常去那裡散步、玩耍,很期待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演出波麗露。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有一堂排練突然停電,在黑暗中跳著波麗露,看不到任何人的臉,只能看見對方的剪影,聽著對方喘息的聲音,感受跳波麗露最真實的情感。
\n\n
葉柔妡 雲林縣斗六市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有一位幫助我很多的老師曾經告訴我一句話:「跳舞,沒有想不想,只有要不要」,秉持著這樣的信念,讓我成為了勇敢且堅定的舞者。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喜歡這樣放鬆心情的跳舞,保有自己獨特風格的舞蹈,讓我明白到跳舞真正的收穫,不在於你掌握了多少技巧,而在於你收穫了多少自信!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6/26衛武營的場次,因為那是我最後一次以高中生的身分,在高雄跳的最後一場演出,也有可能是最後一次與班上的各位同台演出。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記得有一次的戶外排練,午後的天空沒有強烈的太陽,喜歡被微風吹拂,那輕鬆自在的感受,儘管過程中被蚊蟲叮咬,動作也滑稽了起來,我們仍然完成了愉快的排練。
\n\n
戴伊辰 臺中市南屯區人 左營高中舞蹈班
\n\n生活就是不斷遇見,不斷學習,不斷與人碰撞,碰撞出生活的色彩。
\n\n\n\n
►請分享跳這支舞作的感覺。
\n它是一支有情緒、有即興也有肢體的作品,還蠻有挑戰性的。就算跳錯了,也不能展現出任何驚慌失挫,要時刻微笑,享受當下。
►最期待哪一場次的演出?為什麼?
\n最期待衛武營場,因為是最後一場,同時也能和衛武營的舞者們一起演出。
►分享一個在排練過程中,最難忘的事。
\n在某個下午鄰近傍晚的一次排練,忽然眼前一暗,學校停電了,但我們仍沒有停止舞動,直到看不見其他人的臉,只能看見一個又一個幢幢人影閃過眼前,那一次排練的光景是我前所未有的。
\n\n
\n\n
\n'},{title:"在地獨立舞者們",content:'
在地獨立舞者們(依姓氏筆畫順序):
\n\n王雨婕/舞者
\n\n『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獨特性,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再怎麼不同,都還是需要彼此包容諒解。』
\n\n作品想傳達的似乎也呼應這次舞者們相遇的情景,雨婕特別珍惜所有來自不同地方、年齡、背景的舞者們因這次的徵選成團,排練過程一起感受波麗露前進的力量,詮釋作品的同時,全團的情感也支持著作品的情感表達!
\n\n過去也有戶外演出的經歷,但都是在有架臺的情況下演出,一直很喜歡也很期待可以近距離的在觀眾身邊演出,這次不架台不架燈的演出距離更近了,王雨婕很好奇會有什麼樣的火花?住在高雄,但演出地點好些都尚未拜訪過,期待透過這次巡演成為更認識高雄的高雄人。
\n\n
\n我來自高雄,從小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就被我媽送去學舞,一直到了左中舞蹈班畢業,到了澳洲讀大學時毅然決定轉系讀設計,期間仍於MAD Dance House參與舞蹈課程,並接觸了街舞、爵士等不同舞風,也一同參與各式演出及比賽。
出社會進入航空公司工作後,閒暇之餘參與工作坊及上課,也因此獲得參與爵劇影色所舉辦的阿修羅王公演的機會,並與其中舞者以團體MissTic前往日本大阪參加Jazz Sensation比賽及高雄OSTA比賽獲得金牌。同時也因工作福利得以定期出國接觸不同老師的課程,2018年為了熱愛的舞者Galen Hooks所舉辦的The Glaen Hooks舞者進修課程,三天兩夜來回臺灣與美國休斯頓。
\n\n也就以這樣的模式,持續與舞蹈相處了一段時間,轉了一圈,沒想到還能因波麗露再次走回舞者這個身份,今年更因此參加臺北時裝週Project by H.的難得演出機會,我想這就是我跟舞蹈之間的一種緣份吧!
\n\n\n\n
李宛蓁/舞者
\n\n『舞動到懷疑人生,卻在過程中逐漸找到自我的旅程。』
\n\n宛蓁高三那年為了學跳舞,一直臺南高雄兩地跑,印象最深刻就是街舞教室,新崛江一帶。這次因為看到徵選消息,決定試試,沒想到選上了,再次展開往返兩地的旅行。
\n\n談起訓練過程中,她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書毅安排前輩們來觀看和指導,腦子一直接收到過去演出過的相關訊息,有一種時空交錯跟傳承的感動,覺得是很特別的經驗!這是她第一次要挑戰在場上跳這麼久的舞作,體力上是考驗;再者,所有的動作質地與自己以往的習慣都不同!有種被重新建構的身體感受!
\n\n期待哪一場演出?每一場!
\n\n
\n我是舞者李宛蓁,我來自臺南,平時主要從事街舞相關的演出與教學活動。參與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流行商業演出、與藝人合作、擔任演唱會舞者,到國外演出!但是這次波麗露,真的對我是一大挑戰!非常不同地身體運用以及表演詮釋,希望大家都可以來看看我的蛻變。
\n\n
吳兆容/舞者
\n\n『這個團隊意外契合,好的壞的彼此都能互相方享。』
\n\n去年7月開始了自由藝術工作者的身份,正尋找演出機會,就看到了徵選消息,雖然宜蘭到高雄的路途遙遠,但兆容認為這會是一個很好的經驗,於是加入。
\n\n高雄市對她而言是個相當陌生的城市,起初為了參加排練,一個人週四晚上總是旅行到高雄,前往同一間輕旅下榻,排練之餘頂多附近隨意走走看看,開始慢慢認識這座城市。和一群完全陌生且不同領域的舞者們工作,也是人生第一次,期間感受到團隊相處意外地契合,15位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不同年齡層的舞者,因為作品而相遇,是很在一起的狀態,兆容說整個團隊連私下相處都是很合得來。
\n\n她喜歡在排練過後有新的感受或疑問時,會用文字紀錄的方式寫下,也會在生活中更多觀察周遭人事物,找到與波麗露之間的連結,甚或不相似的地方也能有所反思,這是一段很長的內心對話,層層疊疊。
\n\n\n\n
我來自宜蘭,自小學習舞蹈於高中進入舞蹈科班,臺灣體大舞蹈系畢業,原先是以教學為重,現在則是以表演藝術為主,近期參與台北時裝周PROJECTbyH展演,曾參與2021許程崴製作舞團既曉劇場駐地創作《上造》、宜蘭龜隻劇場《風景中的變奏》、2020陳逸恩 ⟪身體發酵⟫用生活一起創作計畫《三相身軀》、臺北藝穗節作品《虎刺梅》,2019宜蘭戲曲節《西北雨傳說》、臺中國家歌劇院開場計畫-許庭瑋《一半 一半》等演出,在合作過程中試圖挖掘更多的自己及與他人激發新的事物。
\n\n是一個很射手的射手女,特愛橘色,喜歡跑來跑去到不同的城市,不管是遊玩還是工作,最近給了自己一個"環島舞者"的名字,希望能跳遍臺灣各地,在每個地方留下屬於自己的身體的記憶。
\n\n\n\n
吳凱文/舞者
\n\n『波麗露是無可救藥的浪漫。』
\n\n因為作品波麗露再次與高雄連結,這個凱文表演藝術生涯的起始點。參與在團隊中,他期望找到不一樣的身體與舞蹈更深的連結,同時希望透過28場演出,讓高雄有更多的舞蹈能量,這是凱文對這個地方的情感。
\n\n觀看過往舞蹈旅行紀錄片時,最喜歡看觀眾的反應與訪問回饋,很多有趣的小細節,完全體現了這個舞蹈出走的意義,讓更多人遇見現代舞,推薦大家去看,更推薦大家親自來看舞。
\n\n凱文所感受的波麗露,是無可救藥的浪漫、紀錄人與人觸動心的時刻、述說自由。於是他這段日子練舞聽著《波麗露》散步《波麗露》準備自己也再再感受到舞作的輕盈,陪伴著生活。
\n\n\n\n
來自桃園,自由藝術工作者,喜歡散步,喜愛文字,專職Breaking、當代舞蹈表演者、創作者,並以藝術管理與舞蹈教學為輔。
\n\n以舞蹈肢體語彙為根基,跨域參與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近年參與歌劇、舞蹈劇場、環境劇場、沉浸式劇場、參與式劇場、錄像藝術、行為藝術、裸體藝術、實驗藝術、臨場藝術等
\n\n2020年赴印尼駐村,並在當地發表作品《A Time And Place For Maybe》。
\n\n\n\n
林思綺/舞者
\n\n『讓它去!過去的讓它去,放手以後會有不同的風景。』
\n\n『自從加入了波麗露,出門散心的時候看見一片空地,一個覺得舒適的空間,就會在心中響起音樂,然後就會默默的開始動起自己的身體。』這是屬於思綺的美好片刻,是她的找尋。
\n\n聊起參訓期間的小插曲:『波麗露開排後沒有多久,我在某次排練時扭傷了腳,心想完蛋了,影響到大家練習了,但所有人的溫暖關心和幫助,還有老闆書毅的各種協助,我剎那間不像是來到了遠處工作的孤身一個人,那些無助感慢慢被溶解,這個團隊是如此的有溫度,像家一樣,也更讓我在那次受傷後可以讓傷好好被修復。』
\n\n這次的參與,思綺對內最期待的就是在一次次的排練裡,看見自己身體的變化。對團隊,最期待的是和所有人一起慢慢走過每一場,一起在每個地方留下舞蹈的身影。
\n\n\n\n
我來自臺中,剛畢業就受到疫情的各種阻攔,但就算如此也阻攔不了我對舞蹈的熱情,我是個自由接案舞者,即使現在的工作是北、中、南跑,也讓我感到十分有趣,把身體交給當下的擇,發現更多的自己。
\n\n\n\n
林蔓葶/舞者
\n\n『這是我頭一次回家鄉跳舞。』
\n\n『看到徵選消息的第一時間,去查了波麗露的音樂,並且聽了好多個不同的版本,沒有想太多,期待著可以回家鄉跳舞,就報名了!』這次出發,蔓葶帶著滿滿的興奮與期待!這段日子時不時會播放波麗露,通勤的時候、洗澡的時候、試著在生活中感受波麗露不停向前的動力。
\n\n波麗露對蔓葶而言就是『當下、生命、找尋』她第一次參與時程這麼長的製作,也頭一次回家鄉跳舞,所謂找尋,除了舞作中的訊息之外,也包括了過去與未來的自己。
\n\n從小在鳳山區長大,高中時期看著衛武營的建造從無到有。她最期待演出彌陀場,彌陀是蔓葶爸爸的老家,彌壽宮是每年過年會與家人們去的景點。『記憶中的彌陀一直以來都很親切,承載著長大的回憶,很期待在彌陀跳舞遇見回憶中的我。』
\n\n\n\n
我是蔓葶,來自高雄,大學在臺北念書,這次藉著波麗路回家跳舞。國中國小唸的是舞蹈班,高中就念在衛武營旁邊的鳳新高中。想起高中每一年都會在衛武營辦路跑,我看著衛武營建造完成,同時衛武營也看著我長大。今年我回家,回到我的家鄉跳舞,回到家鄉遇見自己。
\n\n\n\n
柯凱峰/舞者
\n\n『在南部終於有公開甄選舞者的演出了!』
\n\n一看到徵選消息,就瞬間決定要報名了。想起曾經在北藝大表演廳看過波麗露劇場版,演出的都是學長姐,覺得他們的肢體很厲害!
\n\n當自己參與作品之後,凱峰感受到作品中述說的是『維繫人與人之間的關聯性』很享受在這次跳舞的自由度中,不必受限於制式化的動作,在家鄉高雄演出特別有感,高雄生活中最喜歡騎著腳踏車到柴山上運動,是都會中離大自然最近的地方。
\n\n面對有別於過往經驗的戶外演出,跟著團隊持續準備中,持續期待在家鄉的28場,每一場詮釋好這個作品的情境,更期待到每一個場地創造出不同的風景。
\n\n\n\n
我來自高雄。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畢業,從國小一路唸舞蹈班到大學舞蹈系畢業,舞蹈已經深入到我身體的任何一個角落,要說舞蹈與我有甚麼連結,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如同日常生活一樣如影隨形的陪伴在我身邊。
\n\n\n\n
柯貴婷/舞者
\n\n『我感受到的波麗露是變化無常的。』
\n\n遇見波麗露之後貴婷發現每次跳都有不同的感受,也因為每次狀態的不同而感受到不同的訊息,和同伴之間的傳遞與連結也是在每次的嘗試當中有不同的收穫,在舞動的同時用肢體和感受去接收與傳遞訊息,這是在這些過程中莫大的收穫之一。
\n\n『在戶外演出即便是練習,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意外或驚喜會發生,在戶外不可預測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尤其有觀眾時更是難掌控和預料,這也是在戶外沒有舞台的演出最有趣、迷人的地方。』因為參與波麗露舞作,貴婷人生第一次在高雄跳舞和短暫的住下來,最期待從衛武營出走出,最後帶著全部場次的觀眾回到衛武營!現階段全然的享受著作品,在舞作當中去找到自己的模樣、認識自己的特別。
\n\n\n\n
我是阿貴。我來自臺南,因為波麗露這個計畫從臺中搬到了高雄,也開始在南部教課、跳舞並做一些個人的小創作。2018年參與了NTT遇見巨人-拉斐爾藝術合作社-臺中國家歌劇院的《美國 民主》,2021年也參與了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舞團年度公演-臺中國家歌劇院-《奪》,在演出當中擔任舞者。
\n\n\n\n
陳品霓/舞者
\n\n『期待很多街舞人來觀看。』
\n\n大學讀流行設計系,舞蹈專項是街舞,作品累積及參與製作大多與現代舞沒有直接的關聯,但當凱文丟了波麗露徵選的連結給品霓,她投件了,開始了自己的波麗露旅程。
\n\n翻看過往舞蹈旅行影片,驚訝於臺南神農街場次的樣貌『狹小的巷弄中跳出了屬於波麗露的路徑,與當地的景色作為連結。影片開頭出現了廟會活動的片段,正如我生長的環境。』品霓在意識上被波麗露吸引了。喜歡波麗露的正向精神,作品的傳遞讓品霓想到自己很愛的靈魂沙發歌曲《I wonder 》在心靈上找到與作品的契合。緊接著在肢體上進入作品。
\n\n(文字訪談的當時)品霓說:『我還不敢問家人能不能來看,怕自己在情緒控管中失控。』這樣一個內心柔軟又自我要求的舞者,讓人很期待看到她的表現。
\n\n\n\n
我是一名來自嘉義的街舞舞者-陳品霓,歷經無數場的戰鬥經驗,因生活型態的改變,讓我對即興舞蹈有了渴望,力量的內化時而抽離時而融合,在創作過程中找尋更多的突破性與可能性。期盼也尋找機會與不同舞蹈形態的舞者,共同激盪出不同風貌,盼望擴大舞蹈的型態,讓人更輕易地接觸這快樂的日常。最近一次的獲獎紀錄是2019臺南OA來了 vol.10 freestyle battle / 亞軍。
\n\n\n\n
郭彥緯/舞者
\n\n『這一段旅程的每一刻都充滿驚奇。』
\n\n作品中有冀望、跌跌撞撞、再前行,這是彥緯內心的感動。在高雄生活已久,演出倒數,想到即將面臨熱辣辣的高雄太陽,覺得是最大難題。談起這次和觀眾零距離的相遇,他想到自己與舞作的距離,包含物理跟心理上的,希望能在這兩個層面,把舞作想表達的透過自己的表演狀態,傳遞出去!
\n\n說自己是土生土長在地高雄人,家住西子灣也最愛西子灣,看到海就覺得舒服自在,也特別期待即將到新光碼頭的演出,眾多場中唯一靠海的演出,期待波麗露在夕陽揮灑的海浪上閃耀的樣子。
\n\n\n\n
我來自高雄,是個自由接案的表演藝術工作者,近期參與過衛武營《茶花女》、《杜蘭朵》等作品,除了是一名舞者之外,在控台的舞台監督、在前台的服務也都能看見我的身影,期待能透過波麗露以嶄新的樣貌與大家相見。
\n\n\n\n
黃程尉/舞者
\n\n『戶外每一場都是挑戰,也都是享受。』
\n\n程尉感受的舞作有強烈的信息:關於生命、生活、生存,作品中的情緒以及身體的有機性是在其他舞作中不曾感受到的。因此他會經常回想生命經驗,並把情緒放大溶入要練習的片段中。
\n\n談起家鄉高雄市,程尉最喜歡去高雄的各個咖啡廳以及酒吧,就是日常。而近期突破自我懷疑再度回到舞者身份,盡情享受所感受到的。深感戶外演出最需要隨機應變,期待在各場觀察觀眾的反應,期待每一場的享受。
\n\n\n\n
來自高雄,從小學到研究所一直都是舞蹈班,因著高雄不會輸臺北的心,回到家鄉高雄並成立了自己的舞團–「嵬舞劇場舞蹈團」,致力於讓更多人理解舞蹈,並勵志打破舞蹈就是看不懂的刻板印象!
\n\n\n\n
葉佩玲/舞者
\n\n『只要步伐沒有踩好,就會跟伙伴差很遠,所以要很清醒。』
\n\n談到作品,佩玲其實內心有個小宇宙爆發開來『如何在停不下來的身體、情感和音樂中保持呼吸和笑容。從演出開始,腳步不曾停下來,也不能停下來。』聊起過往曾經在成功大學的聽到書毅的分享,知道舞蹈旅行去了臺灣很多地方。想起那場分享,佩玲腦中出現一把風扇向著一群舞者狂吹,舞者身上都是花花的衣服,已經忘了是哪一站的演出,而今,自己是舞者之一。
\n\n參加排練,佩玲說:『當身體極度疲乏時不能只靠個人意志力,這樣的「撐」會很幸苦。找到身邊的伙伴,相互一個笑容、一人眼神,一個共同的呼吸聲,讓大家的能量幫自己。這個我還在學習,如何把自己「安放」在一個群體裡,接收彼此的能量。』
\n\n拜訪高雄,她喜歡去武廟市場,生活壓力大的時就會跑去市場亂買水果,之後狂吃。晚上騎腳踏車去西子灣看海,覺得晚上沒有太陽的高雄比較可愛,但會一直迷路。找到一起跳舞的同伴,或者會一起愛上艷陽下的高雄?
\n\n\n\n
我來自香港元朗,十一年前來臺留學,2014年開始活躍於中南部劇場。現就讀高師大跨藝所。近年與南風劇團、愛慕劇團、空表演實驗場和影響新劇團合作,以演員、教學、導演、助理或行政身份參與社區、銀髮族、身心障礙者之劇場製作。
\n\n\n\n
楊以灣/舞者
\n\n『最近我會觀看世界正發生的事情,再默默想像波麗露的樂聲響起。』
\n\n在媽媽的鼓勵下,以灣報名了徵選,是她畢業後的第一個演出機會,所以沒有太多猶豫。遇上波麗露,感受到作品中的隱喻:人生總是充滿許多荒謬、荒唐到無法用言語形容的際遇,但是在經歷每一次的跌落、重新站立之後,還是持續著我們的腳步,面對變動與未知的一切,找到流動與自由。
\n\n小時候住在南投,當在 YouTube上看見家鄉曾經也有過波麗露的影子,看見大榕樹下滿滿的觀眾,就特別感動。於是就算這次排練的路途遙遠,以灣還是來了!談起最挑戰之處,應該是這支舞作帶有些戲劇成份,情緒該如何拿捏?而舞作即興的部分,有些時候會遲疑,於是在排練中做了很多不同於過去的練習,有種打開新世界的感覺。
\n\n『戶外演出,我覺得跟觀眾之間的關係,可以不需要跟在劇場一樣隔著一個鏡框,也許會有近距離的對視,也許就讓它自然的發生。很期待去六龜,因為書毅常常提到六龜。』
\n\n\n\n
我來自臺灣,苗栗泰安鄉泰雅族人,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現為獨立舞者。2019年獲教育部學海飛颺計畫獎學金,赴德國福克旺藝術學院及比利時羅莎舞團交流研習;2016~2019與新北市合作擔任舞蹈創作及演出,代表臺灣赴歐洲參與國際藝術節演出;2022年參與《雲劇團》流動藝術饗宴三部曲,擔任舞蹈創作及演出。相信藝術無界,在表演的路途中,持續尋找生命、生活與藝術的相連。
\n\n\n\n
廖玟淯/舞者
\n\n『大部分的時候我都很快樂,而快樂背後也都藏著許多的故事和悲傷。』
\n\n國小時期曾在虎尾布袋戲紀念館看到波麗露戶外演出,玟淯說小時候完全不懂藝術、不懂舞者為什麼要尖叫、藍色電風扇代表什麼意義?但記得這支舞的編舞家,大家喊他『周先生』無誤。多年過後成為舞者之一,隨著周先生的引導真正進入作品的內涵探索,很享受來自各地的舞者成為一個大家庭的美好,舞蹈的學習之外,也很多生活觀點的碰撞。
\n\n每次練習思考著人類的情緒:為什麼悲傷?為什麼傷心?而自己面對著作品極具張力的情緒表達,也試著找方法進入。這段日子騎車也波麗露、洗澡也聽波麗露,不斷期待著4月的高雄,精彩的每一場戶外演出。
\n\n\n\n
我是玟淯,來自雲林西螺,因為舞蹈從16歲就來到臺中學習,高中畢業後也在臺中生活,大學期間接觸不同編舞家的作品,參與了2021嘉義新舞風,2020、2021彰化圓舞集的作品,在2022與波麗露相遇很榮幸與書毅一起工作,讓我能夠再一次享受舞蹈帶給我的幸福。
\n\n\n\n
蔡宛育/舞者
\n\n『人,始於個人、活於群體、終於個體。』
\n\n最近的生活中我常使用這三個方式準備自己。第一種是為了波麗露舞作本身準備:一直回放音樂,在腦中跳過一遍又一遍;第二種還是從音樂出發,但不去想動作,純粹只是聽音樂,有時什麼都不想,有時隨著音樂產生出自己的即興;最後一種是隨時觀察身處的環境以及身邊的人,觀察植物、建築在空間的關係,觀察人們的動作,有時會發現非刻意的和諧。
\n\n關於即將出發的波麗露在高雄,宛育說:『光是想到每場不同的溫度、空氣、觀眾,而產生不同的火花就十分興奮。』特別期待高雄車站的演出,因為近來的日子每當要到衛武營排練,到達高雄的第一站就是高雄車站,然後轉捷運到衛武營。可以想像四月開始,從各地來的觀眾將會聚集在高雄車站,再往四面八方前進,就像是舞者們從各地而來的必經之地,接著把波麗露帶到高雄各地,都是以高雄車站為起點。
\n\n\n\n
我是蔡宛育,來自臺南。從就學就開始跨領域人生,分別主修應用外語、國際企業及應用戲劇,同時並行不間斷在舞蹈路上,目前攻讀臺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從不限制自己只能跳舞,除了舞蹈演出也多方嘗試不同藝術形式。曾參加大唐民族舞團《如夢乍回》《夜光蟲傳奇》《情穿水雲間》《雨夜花綻放》、釜山藝術節、PROJECTbyH臺北時裝週AW22《Let Go》、尚和歌仔戲劇團《敬瑭圍城》《將軍的押不蘆花》《半人》、擔任橄欖葉劇團《漢武帝與李夫人》演員、愚者表演工作室《愛情生活》演員、美好的事劇團《憶像實驗室:離開時請關門》動作設計、電影《愛的麵包魂》舞者。
\n\n\n\n
\n'},{title:"推廣工作坊",content:'
時間 | \n\t\t\t地點 | \n\t\t\t合作單位 | \n\t\t\t活動連結 | \n\t\t
3/24(四) \n\t\t\t19:00-21:00 | \n\t\t\t高雄李科永紀念圖書館多功能教室 | \n\t\t\t高雄李科永紀念圖書館 | \n\t\t\tLINK \n\t\t\t額滿 | \n\t\t
\n\t\t\t09:20-12:10 | \n\t\t\t\n\t\t\t 因為疫情延期,時間改成7/15(五)09:20-12:10衛武營1186排練室、公共空間 \n\t\t\t | \n\t\t\t高雄市國教輔導團 | \n\t\t\tLINK \n\t\t\t額滿 | \n\t\t
4/14(四) \n\t\t\t15:20-15:40 | \n\t\t\t鹽埕區忠孝國小中庭 | \n\t\t\t鹽埕區忠孝國小 | \n\t\t\t僅校內活動,無對外開放。 | \n\t\t
4/15(五) \n\t\t\t09:00-12:00 | \n\t\t\t高雄市婦女館展示室 | \n\t\t\t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高雄婦女青少年活動中心 | \n\t\t\tLINK \n\t\t\t額滿 | \n\t\t
4/15(五) \n\t\t\t15:20-15:40 | \n\t\t\t高雄市鹽埕區忠孝國小中庭 | \n\t\t\t高雄市鹽埕區忠孝國小 | \n\t\t\t\n\t\t\t 僅校內活動,無對外開放。 \n\t\t\t | \n\t\t
\n\t\t\t09:20-12:10 | \n\t\t\t\n\t\t\t 因為疫情延期,時間改成7/14(四)09:20-12:10衛武營1186排練室 \n\t\t\t | \n\t\t\t高雄市國教輔導團 | \n\t\t\tLINK \n\t\t\t額滿 | \n\t\t
\n\t\t\t10:30-12:00 | \n\t\t\t高雄市鹽埕區忠孝國小禮堂 | \n\t\t\t高雄市鹽埕區忠孝國小 | \n\t\t\t\n\t\t\t 僅校內活動,無對外開放。(因疫情影響取消) \n\t\t\t | \n\t\t
4/19(二) \n\t\t\t14:00-16:00 | \n\t\t\t\n\t\t\t 高雄市立圖書館草衙分館1F藝文研習室 \n\t\t\t | \n\t\t\t高雄市立圖書館草衙分館 | \n\t\t\tLINK \n\t\t\t額滿 | \n\t\t
4/28(三) \n\t\t\t14:00-15:30 | \n\t\t\t衛武營1182排練室 | \n\t\t\t高雄市民宿發展協會 | \n\t\t\t無對外開放 | \n\t\t
5/10(二) \n\t\t\t09:00-12:00 | \n\t\t\t高雄市大樹區竹子寮靶場 | \n\t\t\t高雄市大樹區竹寮社區 | \n\t\t\t\n\t\t\t 僅社區活動,無對外開放。 \n\t\t\t | \n\t\t
5/10(二) \n\t\t\t13:30-15:00 | \n\t\t\t高雄市六龜區新威國小 | \n\t\t\t高雄市六龜區新威國小 | \n\t\t\t\n\t\t\t 僅校內活動,無對外開放。 \n\t\t\t | \n\t\t
5/12(四) \n\t\t\t19:30-21:00 | \n\t\t\t旗美高中 | \n\t\t\t旗美社區大學 | \n\t\t\t額滿 | \n\t\t
5/19(四) \n\t\t\t10:20-12:00 | \n\t\t\t高雄市六龜區寶來國中 | \n\t\t\t高雄市六龜區寶來國中 | \n\t\t\t\n\t\t\t 僅校內活動,無對外開放。 \n\t\t\t | \n\t\t
\n\t\t\t19:00-20:30 | \n\t\t\t高雄市六龜區尼布恩學堂 | \n\t\t\t高雄市尼布恩人文教育關懷協會 | \n\t\t\t\n\t\t\t 僅校內活動,無對外開放。(因疫情影響取消) \n\t\t\t | \n\t\t
5/28(六) \n\t\t\t13:30-18:30 | \n\t\t\t大樹區-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區 | \n\t\t\t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高雄婦女青少年活動中心 | \n\t\t\tLINK \n\t\t\t額滿 | \n\t\t
5/31(二) \n\t\t\t14:00-16:00 | \n\t\t\t苓雅國中舞蹈班 | \n\t\t\t苓雅國中 | \n\t\t\t僅校內活動,無對外開放。 | \n\t\t
★場次持續增加中
\n\n★報名及活動資訊請詳閱活動連結
\n'},{title:"演出紀錄",content:'\n\n\n\n\n\n\n\n\n\n\n\n\n\n\n\n\n\n\n'}],time:["2022/04/23 (六) 17:00","2022/04/24 (日) 17:00","2022/04/30 (六) 17:00","2022/05/01 (日) 17:00","2022/05/07 (六) 15:30","2022/05/07 (六) 17:30","2022/05/08 (日) 17:00","2022/05/14 (六) 15:30","2022/05/14 (六) 17:30","2022/05/15 (日) 15:30","2022/05/15 (日) 17:30","2022/05/21 (六) 15:30","2022/05/21 (六) 17:30","2022/05/22 (日) 17:00","2022/05/28 (六) 17:00","2022/05/29 (日) 15:30","2022/05/29 (日) 17:30","2022/06/11 (六) 15:30","2022/06/11 (六) 17:30","2022/06/12 (日) 15:30","2022/06/12 (日) 17:30","2022/06/18 (六) 15:30","2022/06/18 (六) 17:30","2022/06/19 (日) 15:30","2022/06/19 (日) 17:30","2022/06/25 (六) 17:00","2022/06/26 (日) 15:30","2022/06/26 (日) 17:30"],title:"《波麗露在高雄》",related:[{title:"《波麗露在高雄》衛武營最終場|黃昏市集—果味狂想祭plus",introduction:"本次市集特邀旗山在地義式冰淇淋品牌「小露吃」...",image:"8c571fe4380ccbe2b7d02dbf032c823f",link:"/programs/62b0212ef54874000a2a8f29",catalogs:["市集","活動"],date:"2022.06.26",limit:!1},{title:"專訪《波麗露在高雄》:「還有觀眾沒看過,舞作就是新的」",introduction:"若每個作品都有一個大使命,波麗露就是要遇見新觀眾!",image:"2dcc346d25c7a55444de666edbc1eb73",link:"/blogs/625cca547406e30007ca91f2",catalogs:[],date:"",limit:!1},{title:"在高雄遇見想要跳舞的身體",introduction:"透過這次波麗露在高雄的活動,我才知道原來高雄有好多喜歡看現代舞的觀眾,只是過去從來沒有機會遇見!也發現比想像中更多的人喜歡跳舞,而且是隨心的自由舞蹈。",image:"1876921bb1d60cc1b31fa128b4fe8b3b",link:"/blogs/62bd41a7bb7c2e0007fc722b",catalogs:[],date:"",limit:!1},{title:"高雄各地輪番起舞的《波麗露在高雄》,在下淡水溪鐵橋轉出大樹的黃金年代。",introduction:"《波麗露》一曲來自1875年誕生於法國作曲家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的經典管弦之作,其母是西班牙馬德里人,因此在拉威爾的音樂創作中,不少作品帶有濃厚的西班牙風情,節奏講求精準幹練。",image:"18d5d0c9cd73cbad74b63a0a434a5c8b",link:"/blogs/62d50157869db00007239744",catalogs:[],date:"",limit:!1},{title:"【高雄市 • 波麗露在高雄】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跳到高雄街頭,讓日常光影成為舞者與觀眾之間的連結微光。",introduction:"樂曲《波麗露》的首演是在1928年,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支持的《波麗露在高雄》總共有28場展演;其中一場便是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剛好今年也是美術館的28週年,數字的巧合讓一切感到特別美好。——《波麗露在高雄》編舞家,周書毅",image:"a5b68fcce86715c82dda770658df88e4",link:"/blogs/62d502b87d375000074a98d3",catalogs:[],date:"",limit:!1}]},relatedPrograms:[{title:"《波麗露在高雄》衛武營最終場|黃昏市集—果味狂想祭plus",introduction:"本次市集特邀旗山在地義式冰淇淋品牌「小露吃」...",image:"8c571fe4380ccbe2b7d02dbf032c823f",link:"/programs/62b0212ef54874000a2a8f29",catalogs:["市集","活動"],date:"2022.06.26",limit:!1},{title:"專訪《波麗露在高雄》:「還有觀眾沒看過,舞作就是新的」",introduction:"若每個作品都有一個大使命,波麗露就是要遇見新觀眾!",image:"2dcc346d25c7a55444de666edbc1eb73",link:"/blogs/625cca547406e30007ca91f2",catalogs:[],date:"",limit:!1},{title:"在高雄遇見想要跳舞的身體",introduction:"透過這次波麗露在高雄的活動,我才知道原來高雄有好多喜歡看現代舞的觀眾,只是過去從來沒有機會遇見!也發現比想像中更多的人喜歡跳舞,而且是隨心的自由舞蹈。",image:"1876921bb1d60cc1b31fa128b4fe8b3b",link:"/blogs/62bd41a7bb7c2e0007fc722b",catalogs:[],date:"",limit:!1},{title:"高雄各地輪番起舞的《波麗露在高雄》,在下淡水溪鐵橋轉出大樹的黃金年代。",introduction:"《波麗露》一曲來自1875年誕生於法國作曲家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的經典管弦之作,其母是西班牙馬德里人,因此在拉威爾的音樂創作中,不少作品帶有濃厚的西班牙風情,節奏講求精準幹練。",image:"18d5d0c9cd73cbad74b63a0a434a5c8b",link:"/blogs/62d50157869db00007239744",catalogs:[],date:"",limit:!1},{title:"【高雄市 • 波麗露在高雄】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跳到高雄街頭,讓日常光影成為舞者與觀眾之間的連結微光。",introduction:"樂曲《波麗露》的首演是在1928年,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支持的《波麗露在高雄》總共有28場展演;其中一場便是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剛好今年也是美術館的28週年,數字的巧合讓一切感到特別美好。——《波麗露在高雄》編舞家,周書毅",image:"a5b68fcce86715c82dda770658df88e4",link:"/blogs/62d502b87d375000074a98d3",catalogs:[],date:"",limit:!1}]},fetched:!0},shippingAreas:{rows:[],loaded:!1},userAuth:{logined:!1,status:"NORMAL",inited:!1,data:null,showNsoOverlay:!1},announce:{show:!0},youthOverlay:{show:!1,showed:!1},featureCategories:{rows:[],loaded:!1,loading:!1},features:{rows:[],loaded:!1,loading:!1},newsCatalogs:{rows:[],loaded:!1,loading:!1},chronologies:{rows:[],loaded:!1,loading:!1}},routing:{locationBeforeTransitions:null}}